我根據八女的特點分別為她們挑選了趁手的兵器。
楊靈的一把神兵“風鳴劍”,她的九陰白骨掌到底是險中求勝,對付高手很容易發生危險,要鼓勵她多用劍,“風鳴劍”輕靈而又會發出風聲干擾,想必她會喜歡。
不悔的是一把高級短劍,這丫頭可帶不了長劍,整天撲在別人懷裡,帶把長劍,還不折磨死人。
小昭的是把削鐵如泥的“神龍匕”,因為她武功好,這樣的神兵在她手裡不會埋沒,而她嬌小的身材也適合運用匕首。
楊梅四女人手一把高級青鋼劍,劍身比一般劍稍短而窄,顯然是為女子設計,整把劍握於手中並無多大分量。
給史紅石的也是匕首,叫“火龍匕”,入手溫暖,既然她老爹叫史火龍,我就給她選了這把。
我回到我的房間,只有不悔和小昭還在。
問過她們,才知道不悔把楊靈六女安排在客房了。
我將手中的兵器交給兩人,兩人都很喜歡,又把其它六把抱著要去找楊靈她們。
我當然不好意思跟去了,只好一個人做下打算。
丐幫之事就照原計劃進行,我得讓楊靈和家人解釋一下,再讓她和四女伴在史紅石身邊,這樣加上我們的百名高手應該足夠應付了。
接下來是各地起義的事,得趕快安排下去,先讓外公等天鷹教眾回江南整頓和擴展事業。
還有就是要把分散各地的教眾骨幹召集起來,統一指揮,在同一天發動起義,這樣才能有驚人的效果。
就在我八月十五大婚的時候好了,這樣也是個糾集教眾的理由,也不大會引起蒙古人的太大注意,現在還是五月,天氣已經有些熱了起來,據說江南更熱,那就還是在蝴蝶谷吧,那裡地處偏僻,只要布置妥當,應該是可攻可守,就由巨木旗負責。
我么還有很多事做,去武當見太師父,還能混一套正宗的太極功夫;去靈蛇島接表妹,同時也得去冰火島接義父,主婚了,屠龍刀了。
風流皇帝張無忌第三十四章巧救劉基翌日,我讓小昭請了楊靈六女來,將我的計劃一一道出,她們當然不會反對。
要求楊靈她們作為史紅石的軍師兼護衛,為紅石出謀劃策和保證安全,而且請楊靈指導史紅石等人的武功,力求以後足以自保。
交代了一應策略,其它就由楊靈隨機應變了,憑楊靈的聰慧應該問題不大。
我還囑咐了紅石要多聽老長老的意見,畢竟人家現在也算丐幫除幫主之外,級別最高的頭目,而且人老經驗足。
至於百名高手的身份,是以史幫主秘密訓練為借口。
商量好后,楊靈攜楊梅、楊蘭回古墓稟明長輩。
我則去會同教中頭領準備離開事宜。
主要安排是天、地、風、雷四門和洪水、烈火、厚土三旗留守總壇,由冷謙做總指揮。
銳金旗保護巨木旗秘密前往蝴蝶谷準備我的大婚和明教聚會場所。
楊逍命人分別通知各地明教分壇香主以上教眾在八月十五準時參加我的婚禮和聚會,併發布準備起義的通知。
外公、舅舅領四個千人隊把錢財武器運回江南,整頓教務,並準備起義,同時訓練千人突擊隊和進行投資發展。
百名已經訓練得差不多的高手則由史紅石帶領下去君山,我命他們尊紅石和楊靈為小姐,他們哪會不從。
我則攜不悔、小昭,帶領楊逍、韋蝠王、四散人和十名教中高手去武當。
下午,楊靈她們迴轉,說是已得長輩同意,於是我便帶了她們六人去見了那百名高手,雙方先見個面,熟悉一下,在楊靈刻意於其中幾名最強的高手較量,並輕鬆獲勝后,這一百個大男人心服口服。
紅石也不甘示弱,同幾名高手過了幾招,大家也立刻喜歡上這位小小姐,於是兩廂融洽,我也就放心了。
第二天,我們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離開總壇,這時我們都是最安全的,這麼將近五千人的隊伍,即使遇到蒙古騎兵隊也能戰勝。
這日,快到玉門關了,這麼大隊人馬容易引人注意,於是外公帶下屬分隊離開,之後楊靈、紅石等帶百人離開……我們一行最後緩緩而行,過了玉門關,人便多了起來,原本在關外,除了自己人,很少有別的什麼人,偶爾有幾戶牧民而已。
關內猶如一個集市,賣著關內關外的貨物,但是由於世道亂,買的人比較少,稍微有些冷清。
“妖道,站住,你還跑……”只見一個道裝中年人從我們身前急速衝過,身後不遠追來一隊五十多人的蒙古兵,由於不是騎兵,一時倒是很難追到。
反正沒急事,而且對方是蒙古人,那麼這道士肯定是好人了,我決定幫他一把,就帶了眾人徐徐跟在後邊。
出了關,那道士向左邊逃跑,蒙古兵緊追不捨。
不久前面出現一座蒙古包,那道士一下沖了進去,蒙古兵也追進去,一時之間,裡面一片響動,卻在這時,很多蒙古兵又鑽了出來,互相詢問有沒見到妖道。
原來他們進去后並沒找到那道士,反而誤傷了幾個自己人。
這時,一個看來是頭目的傢伙說:“這裡只有一個出入口,妖道肯定沒有逃離,他一定是在裡面擺了迷魂陣,我們只要把這座蒙古包燒了,看他還能不能活。
”說完,指揮幾名帶有火種的士兵四面放火。
蒙古包易燃,火勢蔓延很快,不久就燒了大半,一個身影從黑灰中衝出,但四周圍滿了蒙古兵,那人與蒙古兵交手,雖然單打獨鬥比蒙古兵高明許多,但蒙古兵都是一齊出手,他很快便力有不支。
不能等了,我們一齊沖了過去,三兩下滅了所有蒙古兵。
只見這個滿身黑灰的道士狼狽地坐在地上喘著粗氣,卻一點也不顯尷尬,見到我們反而大笑起來。
笑完之後,起身宣了“無量壽佛”,向我們道謝。
看這傢伙有趣,我們便談了起來。
我這才發現撿到寶了,他竟然是劉基劉伯溫。
他怎麼會在這兒出現呢?我按捺住心中的激動,不動神色,但出於好奇,我還是直言問他。
他倒也爽快,把事情因果告訴了我。
他是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自幼便是天才人物。
二十三歲時赴大都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從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幾次都因為剛正不阿、得罪權貴而遭貶斥。
最近更是得罪了一位蒙古貴族,雖然表面上僅將他削職,那貴族卻在暗地裡追殺他。
因為怕連累家人,所以就沒回江南,反而向相反方向躲避。
為了隱藏身份,他就假扮道士。
而他對於陰陽八卦、風水占卜十分精通,於是一路上倒沒引人注意。
哪知在玉門關又管起閑事,招惹了蒙古官兵,於是才有了剛才一幕。
聽他話語,雖對元朝甚是失望,但對於一身治國安邦之術無用武之地還是難以介懷。
突然,他緊緊盯住我,神情有些詭異,說道:“我觀公子相貌,隱隱有股皇霸之氣,雖然不是很強烈,但它卻是正在成長,有越來越強的趨勢。
不知公子可有打算在此亂世之中建立功業?”既然他問起,我就照實說了。
象他這樣的人必須以誠相待,反正以後也瞞不過,而且我也要把招到身邊,橫豎是自己人了。
我告訴他我是明教教主,我們正在準備反元起義。
告訴他我們所具有的勢力和相應的布置。
還告訴他我對於丐幫的控制計劃。
最後我誠懇地邀請他輔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