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著說道:“這只是他們打擊同為武林泰斗的武當的一個陰謀。
接下來,他們又發現我爹與我娘的關係,便決定犧牲都大錦和在其家的弟子。
找人假扮我爹殺人,又假意留下目擊者,而我爹娘卻剛好被引來,於是便被他們冤枉了,還是證據確鑿。
不說我娘,我爹的為人大家想必也有所了解,師伯師叔更是清楚不過,你即使要殺我爹,只要未對他造成很大的傷害,我爹也不會傷人,又怎麼會因此而殺都大錦全家。
之後逼死我爹時最勤的是誰大家也知道吧,就是少林,這下武當七俠變五俠,而且是功力高的兩位,實力當然有所下降。
且對武當的聲譽也是大損。
”“而後,少林並沒有因為其實力穩定而有所放鬆,他們採取暗中控制的手段來掌握其他門派。
當然各大門派是不那麼好控制的,於是他們選擇了比較混亂的丐幫。
先由圓真,也就是成昆收丐幫中很有野心的年輕長老陳友諒為徒,待其忠於少林后,告知整個陰謀,並許以重利,而後合謀暗害了丐幫幫主史火龍大俠。
各位若是不信,可去丐幫想現在的幫主挑戰,我相信他絕對不會應戰,因為他只是由一個地痞無賴所假扮,雖經陳友諒的調教,但終是只具其形,各派只要隨便派個中等弟子,便能將其擊敗。
少林已經完全將丐幫控制了,這時,便放下心來。
因為即使有事,也可以通過丐幫來做,別人是聯繫不到少林的。
所以,此後的重點便是覆滅明教,先聯絡各派痛陳利弊,說服各位參加,還不忘叫上武當,想再次削弱武當實力,而他們卻由於有丐幫又人多勢重,而不怎麼怕。
你們想想這回如果明教真的覆滅,而你們大家傷亡慘重之下回去,他們再派丐幫和聯繫蒙古人在路上攔截,那會是如何的情景。
到時中原武林便都是少林的天下了,各小派當然是伏首稱臣,那時蒙古的統治將會愈加穩固,漢人將永世成為蒙古人的奴隸,你們的子孫都將受蒙古人的蹂躪,你們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嗎?”我的大聲喝問,引起壯年人的反應,一時群情激憤,大聲嚷著“不能!不能!”幾派首領也不能控制住局面,而各派對少林顯然是認定了,都開口質問起來,甚至還將石頭扔了過去。
“蒙古人的走狗,滾出中原!”一個明教教眾大喊著。
各大門派的門人卻也加以回應,“滾出去!滾出去!”少林有若落水狗不知所措,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實在呆不下去,空聞老賊便率眾狼狽而去。
風流皇帝張無忌第二十四章調解恩怨形勢一片大好,各派頭領雖沒有什麼表示,但疑惑的眼神卻至少說明他們開始懷疑少林,而門下弟子在沒有被掌門人制止的情況下,更是不停地辱罵少林,當然武當、峨嵋未在其中,武當在太師父教誨下都很謹慎有禮,而峨嵋滅絕管教嚴厲,眾人不敢有所逾越。
這時,武當這邊卻傳來不協調的聲音。
這個年輕而高傲的聲音說道:“那麼請問這位張兄弟,魔教的青翼蝠王愛吸人血是怎麼回事,難道這也不是妖邪行為嗎?”看到自己吸引眾人注意,這小子不由爽在心,卻不露於臉上,那似笑非笑的樣子格外討厭,再加上他說完后竟看向我的芷若,這小子的身份不言而喻,宋青書個白痴!難道你還搞不清狀況嗎?這不是幫著少林說話是什麼?只見宋大伯臉色尷尬,其餘叔伯也是一臉責怪。
這傢伙卻在那兀自洋洋得意。
看著眾人望向我,我不得不解釋清楚,說道:“少林之事就到這兒,各位愛信不信,可以自己去查,但我提醒各位以後多防著點。
”看到眾領頭者暗暗點頭,我又道,“各位對於蝠王吸血都有所知吧,卻不知韋蝠王也是無奈,那是他練《漢冰真氣》走火入魔的後遺症,如果不吸熱血,會血液凝固、全身筋脈盡斷而死。
我想任何人都會珍惜自己的生命的,他也不例外。
他喝人血當然不對,但他一般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吸人血,平時都是吸豬、牛、羊等的血的。
要不然,這幾年他得殺多少人。
到目前為止,他所吸之人都是在與他交戰時所吸,因為他一旦運用功力,便必須吸血,所以每次你們跟他打,他都會吸你們的門人。
現在你們就不必多慮了,我有能治好他的方法,並會讓他發誓永遠不再吸人血,相信以青翼蝠王的名聲,他的誓言還是可信的。
“在看到眾人點頭后,我開始了我的勸說:“大家難得聚在一起,又正值中原武林陷入危機,我想各門各派應該趁機把各自的恩怨清了一下,然後組成一個團結一致的聯盟,共同抗拒蒙古人的陰謀才是。
”各派頭領紛紛稱是,這時王八蛋宋青書又跳了出來,說道:“你有何德何能對各位長輩指手畫腳?”媽的,我那個氣啊!好不容易一番亂彈,將各派老大耍得暈忽忽,已經習慣了聽我的號令,卻被這混蛋一聲斥責所驚醒。
紛紛疑惑剛才怎麼會被我牽著鼻子走,望著我的眼神也都是不服。
奶奶地,不打得你們討饒是不行了!嘿嘿,who怕who啊!我微笑著問那小子道:“那你說怎麼才算有德有能?”“大家身為武林人,當然以武功為先,只要你能勝過在場各位掌門前輩,那我想各位前輩必能如你所願!”他假做友好,卻是眼中閃過一絲詭笑。
他話是不錯,也算是說出眾人的意思,但用意不可謂不惡毒。
在他眼裡我再強也不能連贏如此多的前輩高手,且他一句話也將武當捲入,對於自己叔伯的能耐他是知之甚詳,想要一一戰勝,連太師父都有困難,更何況是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
他到現在還沒把我當武當的人,可能發現芷若對我的關注,以至於恨上了心頭。
對於他的挑撥,叔伯們雖然暗恨於心,卻又無可奈何。
這幾年,太師父不問世事,大師伯宋遠橋成為實際的掌門人,作為少主的宋青書更是寶貝的不得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為人雖然不壞,卻是高傲的緊,經常自做主張,這回又是未向長輩詢問便任意出言。
大師伯深深嘆了口氣,無奈地同意了兒子的說法。
這小子更是得意地望向芷若,以現自己的才能,哪知芷若理也不理他,卻把臉轉向我。
這妮子,這不是害我嗎?不過也沒什麼,遲早解決了這個禍根。
既然人家武當表示了看法,眾掌門與門中長者一陣議論,便都同意了這個決定:如果我能夠勝出在座的所有門派長輩便與明教將以前的恩怨一筆勾銷,而且同心抗拒蒙古人,當然考慮到時間和我的年齡的問題,他們決定每派派出三人包括掌門人,於是五派共十五人要同我交手。
這時,一直靜靜坐於我身後的外公顯然有些擔心,表示願替我接下幾人,而楊逍等人更是強撐著要協助我。
但我以約定中只提到我一人,若是換人恐怕他們不會答應為由拒絕。
而那宋青書耳朵尖尖立時傳話過來,表示只能我一人,約定才有效。
氣得楊逍等人怒目圓睜地盯著他,如果目光可以殺人,那他不知已經死多少回了。
看來咱們是結了不解之仇了。
各位叔伯又是一陣無奈的搖頭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