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全集 - 第2043節

它座經燕、遼、金、元、明,以及大清朝!北京城,座落在華北平原的最北端,向西北不遠,就進入廣闊的蒙古的高原啦!向東二百里,就是浩瀚的渤海。
西靠連綿不斷的太行山,南臨遼闊的華北平原。
古人因它負山帶海,形勢雄偉,故稱之為‘天府’與‘神京’。
北京!它雖是六朝建都之地,可是如今的北京城,是明初姚廣孝所建,分內、外城,內城方方正正,周圍四十里,外城是帽子城,周圍二十八里,內城正中央,尚有皇宮一紫禁城!北京雖沒南京面積大,可是建築宏偉、華貴與幫稱之美,則為六大古都之冠,其它古都,無法與之相比。
北京內城共開九門,正面中央為正陽門,左有祟文,右有宇武,東面開有朝陽與東直二門,西面開有阜城與西直二門,北面則開得勝、安定二門。
耆老相傳,姚廣孝建北京城的時候,北京乃是一片苦海,為九條千年沙魷佔據,幸賴姚廣孝施法術制服,用人鎖練鎖住,等北京城建守后,在每個城門不遠處砌一眼井,把沙魷關入不見天日的深淵中。
這九條沙魷以崇文門內的一條最凶,它詰廣孝道:“將我們關入地下何時始放?”姚廣孝想,此等深淵永不見天日,故曰:“天明即放!”沙魷:“我們不見天光,又何知天明?”姚廣孝順口道:“五更打鐧!”可是他說完這話可就後悔莫及了,萬一沙魷聽到鐧響如何是好?好在他急中生智,令人把崇文門的‘鐧’改為‘鍾’沿襲至今,就是老北京所謂的‘九門八鐧’的由來。
再說皇宮紫禁城,乃皇上的家,在北京的正中央。
重重城牆,四面有護城河環繞,城牆四角,各有一座聳峙雲天的眺望台,有車南西北四門。
南曰午門、北曰神武門,東曰東華門、西曰西華門!其中以門最壯觀,城樓九間,下關天個門洞。
門洞甚小,呈長方形,與高聳的城垣極不相配,也和天安門、端門巨大魁琥狀,相去甚遠。
為什麼挑廣孝當初要這麼設計?原來中國建築傳統,圓頂門,公眾可以隨意出入,私人府邸,多為方頂站,午門是皇上的家門,故用方門。
再者,乘轎、騎馬者,不得進午門,若是皇上賞紫禁城騎馬,那可是殊榮,所以午門門洞,不便太大。
午門樓上,尚有五鳳樓,分文東琥西掉掛有功大臣的名字及遺物,一如庸之凌煙閣,故古人有‘五鳳樓上美名留’的願望。
進午,即進入了紫禁城。
城分兩大部分,一是‘朝廷’,一是‘內廷’。
隔著金水橋的另一端,就是太和門。
東有骨仁、西有弘義閣,連二閣的是內庫,分銀庫、衣庫、甲庫、鞍庫等。
穿過太和門,即可看到‘萬國衣冠冕旒’的太和殿,與中和殿,保和殿,共稱為外朝的正殿。
再往後走,就到了乾清門了,在明朝,進了乾清門,過到內宮了,可是在現在的大清朝,卻把內三殿一乾清宮,交秦殿內坤寧宮中的乾清宮,改為正犬光明殿,同時又把軍機處設在這裡,誤入軍機處者斬,更令人感到森嚴。
小寶三人大搖大擺進了北京,頭一件大事,就是要找個大館子,大吃大喝一頓,好好祭祭五臟廟。
他們到了大柵欄的‘厚德福’飯莊!仔細看著,原來是所平房,可是好幾進全把通了,當然也有雅座單間,他們在敞廳一桌坐了下來。
夥計上前向道:“三位公子爺,想吃點什麼?”小寶問道:“你們有什麼呀?”夥計在一旁規規矩矩報菜名、跟唱一樣,又快又好聽。
小寶有心捉狹,笑道:“你唱的歌,不但有調子,又快,又咭咭喳喳,我沒聽清楚,能不能唱慢點?”北平不論賣什麼的,不是吆喝,全是唱,這是習慣!他要唱慢點,夥計抱著顧客全是財神爺的觀念,慢慢的唱了一遍!原來是煎、炒、熟、炸、燒、白、煮!上等高極海味全席,然後報了百十來樣菜名。
豁!全是滿漢席的菜名!小寶這三塊料,少年心想,要在天子腳下,表現表現吃的本事,點了幾味!頭一味——清蒸烏拉龜!第二——味蝦仁炒約旦!第三——味紅燒落翅仔!第四——味香酥落山雞!飯館子夥計一聽,就傻了眼,忙陪笑道:“二位小爺,您點的菜,小號沒有,你點別樣吧!”臨桌有位老者,帶著兩位姑娘,聽小寶點這四樣菜,知他是個搗蛋鬼,不由冷哼了一聲道:“吃完了咱們好找住處!”老者道:“住處不要緊哪!天泰店堂櫃跟我是朋方啦!沒房子內宅也會給咱們騰兩間!”小寶扭頭一看這位老者,趕緊又把頭轉回來,同時嚇得一縮脖子。
二禿子看他這樣子,傳音問道:“是誰?”小寶也傳音到:“江南八俠中的大鬍子!”二禿子又傳音問道:“啊!二俠虯髯客周濤?”“可不是他么!那兩人不用問,準是魚娘同呂四娘!”“嗯!他們爺三進京可不簡單,呂四娘的父親被皇上下令殺了,爺爺呂留良被戮戳,她這趟進京……?”“對!咱們要暗中伸伸手!”他們兩人傳音談完了,笑對旁等著點菜的夥計道:“你給我們煎、炒、烹、炸來四個菜,三壺酒就行啦!”不一會菜上來了,三人因為有了事,很快吃完,會賬離開了。
小癩痢問道:“剛才你兩傳音談了半天,什麼事?”二禿子道:“剛才在飯館發現了二俠周爺爺同魚、呂兩位姑娘,他們這趟進京,准有大事發生,咱們得暗中幫助!”小癩痢道:“他們有事也是晚間行動,剛才周爺爺不是說住在天泰店么?天泰店在哪兒,咱們打聽打,也住那家吧!”小寶道:“用不著打聽了,就在打磨廠!”小癩痢問道:“你也沒來過北平,怎麼知道?”“當年我爹同師父,是那家的常客嘛!”二禿子道:“那好,咱們一塊兒去找店!”小寶道:“你們兩人去找吧!我先去看大師祖,康老爺子,咱們天泰店見啦!”小寶一進三義錢莊,見一位五十多歲老者在櫃房坐著。
他忙上前見禮道:“前輩,晚輩段愷悅,是從山上下來給大師祖康老爺子請安來的,他老人家在么?”老者上下打量了他半天才道:“你由山上下來的?”“正是!”“哪座山啊?”“關外大山!”“啊!你由東三省來的呀!”“老前輩是……?”“我呀?快嘴王三!”“噢!原來是三爺爺!”他說著就是一禮。
“你知道我?”“家師出京頭一天不就碰上您的那輛伴隨車么?”“啊!這麼說你是真的來自天山哪!這年頭他們花樣百出,不得不防備著點,噢!對了,你姓段,那跟段復?”“三爺爺,那是我爹!”“噢!這更不是外人了,你大師祖在後廳哪!你跟我去見他老人家吧!”小寶跟他進了后廳門外!王三道:“大爺,梅少俠的徒弟來看您啦!”就聽康武在廳內道:“你們快進來!”小寶進廳后,就見一位古稀老者,雖然面貌清耀,但卻精神精神奕奕,他知道就是大師祖,忙道:“徒孫段愷悅,叩見大師祖!”說完,拜了下去。
三拜之後,康武道:“快起來,坐下說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