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耳中轟隆轟隆的聲音越來越響,不禁又吃驚起來:“這下面若是怒濤洶湧的激流,那可糟糕之極了。
”只覺水珠如下大雨般濺到頭臉之上,隱隱生疼。
這當兒也不容我多所思量,片刻間便已到了谷底,站直身子,不禁猛喝一聲采,只見左邊山崖上一條大瀑布如玉龍懸空,滾滾而下,傾入一座清澈異常的大湖之中。
大瀑布不斷注入,湖水卻不滿溢,想來另有泄水之處。
瀑布注入處湖水翻滾,只離得瀑布十餘丈,湖水便一平如鏡。
月亮照入湖中,湖心也是一個皎潔的圓月。
面對這造化的奇景,只瞧得目瞪口呆,驚嘆不已,一斜眼,只見湖畔生著一叢叢茶花,在月色下搖曳生姿。
賞玩了一會茶花,走到湖邊,抄起幾口湖水吃了,入口清冽,甘美異常,一條冰涼的水線直通入腹中。
定了定神,沿湖走去,尋覓出谷的通道。
這湖作橢圓之形,大半部隱在花樹叢中,他自西而東,又自東向西,兜了個圈子,約有三里之遠近,東南西北儘是懸崖峭壁,絕無出路,只有我下來的山坡比較最斜,其餘各處決計無法攀上,仰望高崖,白霧封谷,下來已這般艱難,再想上去,那是絕無這等能耐,心道:“就算武功絕頂之人,也未必能夠上去,可見有沒有武功,倒也無甚分別。
”這時天將黎明,但見谷中靜悄悄地,別說人跡,連獸蹤也無半點,唯聞鳥語間關,遙相和呼。
坐在湖邊,空自煩惱,沒半點計較處。
失望之中,心生幻想:“倘若我變作一條游魚,從瀑布中逆水而上,便能游上峭壁。
”眼光逆著瀑布自下而上的看去,只見瀑布之右一片石壁光潤如玉,料想千萬年前瀑布比今日更大,不知經過多少年的衝激磨洗,將這半面石壁磨得如此平整,後來瀑布水量減少,才露了這片琉璃、如明鏡的石壁出來。
我尋思:“看來這便是金庸描述的‘無量玉壁’了。
既然段譽可以出去,我也可以,何況這裡還有許多武林秘笈,正好修鍊一番。
”想明此節,不禁得意起來。
自從穿越時空來到此刻已有七八個小時,早餓得狠了,見崖邊一大叢小樹上生滿了青紅色的野果,便去采了一枚,咬了一口,入口甚是酸澀,飢餓之下,也不加理會,一口氣吃了十來枚,飢火少抑,只覺渾身筋骨酸痛,躺在草地上便即沉沉睡去。
這一覺睡得甚酣,待得醒轉,只覺田中氣運神定,我料想是昨天吃那果的緣故,那果肯定是增加內力的神品。
只見日已偏西,湖上幻出一條長虹,艷麗無倫。
我口中唱著曲子,興高采烈的沿湖尋去。
一路上在所有隱蔽之處都細細探尋了。
但花樹草叢之後儘是堅岩巨石,每一塊堅岩巨石都連在高插入雲的峭壁上,別說出路,連蛇穴獸窟也無一個。
找了半天,還是沒有找到出路,百無聊賴之中,又去摘仙果來吃,忽想:“什麼地方都找過了,反是這裡沒找過。
別要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撥開酸果樹叢,登時便搖了搖頭。
樹叢后光禿禿地一大片石壁,爬滿了藤蔓,那裡又有什麼出路。
但見這片石壁平整異常,宛然似一面銅鏡,只是比之湖西的山壁卻小得多了,心中一動:“莫非這才是真正的‘無量玉壁’?”當即拉去石壁上的藤蔓。
但見這石壁也只平整光滑而已,別無他異。
我將石壁上的藤蔓撕得乾乾淨淨,除下長袍,到湖中浸濕了,把湖水絞在石壁上,再拔些青草來洗刷一番,那石壁更顯得瑩白如玉。
可是還是沒有新的發現。
無意中我想到金庸書上提到有大小岩石的地方就是洞口,於是很快找到了那大小岩石,我將大小岩石之間的蔓草葛藤盡數拉去,撥凈了泥沙,然後伸手再推,果然那岩石緩緩轉動,便如一扇大門相似,只轉到一半,便見岩石露出一個三尺來高的洞穴。
大喜之下,也沒去多想洞中有無危險,便彎腰走進洞去,走得十餘步,洞中已無絲毫光亮。
我雙手伸出,每一步跨出都先行試過虛實,但覺腳下平整,便似走在石板路上一般,料想洞中道路必是經過人工修整,欣喜之意更盛,只是道路不住向下傾斜,顯是越走越低。
突然之間,右手碰到一件涼冰冰的圓物,一觸之下,那圓物當的一下,發出響聲,聲音清亮,伸手再摸,原來是個門環。
我伸手推門而進,一邊朗聲說道:“在下我,不招自來,擅闖貴府,還望主人恕罪。
”停了一會,不聽得門內有何聲息,便舉步跨了進去。
我不論眼睛睜得多大,仍然看不到任何物事,只覺霉氣刺鼻,似乎洞內已久無人居。
我繼續向前,突然間砰的一聲,額頭撞上了什麼東西。
幸好他走得甚慢,這一下碰撞也不如何疼痛,伸摸去,原來前邊是一扇門。
他手上使勁,慢慢將門推開了,眼前陡然光亮。
我知道自己進入了李秋水和逍遙子的住地,於是急著去找秘笈!其他的倒不想去考究了,反正都知道這個是怎麼回事!很快我就找到了李秋水的玉像,只見玉像的她儀態萬方,身上一件淡黃色綢衫微微顫動;更奇的是一對眸子瑩然有光,神彩飛揚。
我口中只說:“從她的玉像中我就知道了王語嫣的美麗。
金庸說她們長得很像。
”我眼光卻始終無法避開她這對眸子,也不知呆看了多少時候,才知這對眼珠乃是以黑寶石雕成,只覺越看越深,眼裡隱隱有光彩流轉。
這玉像所以似極了活人,主因當在眼光靈動之故。
玉像臉上白玉的紋理中隱隱透出暈紅之色,更與常人肌膚無異。
我側過身子看那玉像時,只見她眼光跟著轉將過來,便似活了一般。
我大吃一驚,側頭向右,玉像的眼光似乎也對著他移動。
不論他站在那一邊,玉像的眼光始終向著他,眼光中的神色更是難以捉摸,似喜似愛,似是情意深摯,又似黯然神傷。
我呆了半晌,深深嘆道:“果然不愧為神仙姊姊,小生我今日得睹芳容,真是死而無憾。
”玉像目中寶石神光變幻,竟似聽了我的話而深有所感。
此時我神馳目眩,竟如著魔中邪,眼光再也離不開玉像,當下四周打量,見東壁上寫著許多字,但無心多看,隨即回頭去看那玉像,這時發見玉像頭上的頭髮是真的人發,雲鬢如霧,鬆鬆挽著一髻,鬢邊插著一支玉釧,上面鑲著兩粒小指頭般大的明珠,瑩然生光。
又見壁上也是鑲滿了明珠鑽石,寶光交相輝映,西邊壁上鑲著六塊大水晶,水晶外綠水隱隱,映得石室中比第一間石室明亮了數倍。
我又向玉像呆望良久,這才轉頭,見東壁上刮磨平整,刻著數十行字,都是“莊子”中的句子,大都出自“逍遙遊”、“養生主”、“秋水”、“至樂”幾篇,筆法飄逸,似以極強腕力用利器刻成,每一筆都深入石壁幾近半寸。
文末題著一行字云:“逍遙子為秋水妹書。
洞中無日月,人間至樂也。
”眼光轉到石壁的幾行字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當即轉頭去瞧那玉像,心想:“莊子這幾句話,拿來形容這位神仙姊姊,真是再也貼切不過。
”走到玉像面前,痴痴的呆看,瞧著她那有若冰雪的肌膚,說什麼也不敢伸出一根小指頭去輕輕撫摸一下,心中著魔,鼻端竟似隱隱聞到麝般馥郁馨香,由愛生敬,由敬成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