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后震驚不已,原來有這麼多高手去了,原來傳聞有誤,但我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連忙問道:“前輩,你說的是第二次論劍,那第一次又是什麼情況呢?”“哦,我得想一想。
嗯,自古以來大家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很久以前就有以武功決定誰是天下第一的盛會,每隔十年二十年,江湖上的好手們便會暫時放下大家的種族、國界的不同,約定地方聚集在一起比試武藝,並以一把神劍來作為武功天下第一的證明,這把神劍就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天下武學高手都為了奪得這把劍而勤練武功,希望能成為天下第一高手,為門派爭光。
但後來天下大亂,本來已經四分五裂的天下又再發生戰爭,一直延續了數十年,直到近四五十年才算是比較安定下來,但整個天下已經一分為六,中央部分有稍北的滿清和稍處南方的我們大宋,北有蒙古、西有西夏、南有大理,西北面是六大勢力中最弱的回疆,而西藏和羅剎諸國窺覬在外。
因為各國各族的高手多去參與了戰爭,所以天下第一比武大會也停了好多年了,‘天下第一劍’也在戰亂中不知所蹤。
“停了一下,喝了口茶后南賢繼續說:”在局勢穩定以後,不少高手都想重新召開天下第一比武大會,可惜找了許久都找不到天下第一劍或者相當的替代品,那比武大會也就沒有再召開了。
沒想到四十年前王重陽找到了曠世武學秘籍《九陰真經》,加上西毒歐陽鋒勾結西夏等西方諸國圖謀不軌,便決定以《九陰真經》再舉行比武大會,藉此聯絡武林中各大門派共同對付歐陽鋒。
王重陽選擇在華山舉行,而由風清揚這當時華山派劍術第一高手借出地方,在比試中東邪黃藥師替這盛事改名,從此‘華山論劍’便成為了武林佳話。
當時王重陽正當壯年,一舉擊敗其他四絕而奪魁,並以武林盟主的身份號召天下英雄抗擊西方各國入侵,使歐陽鋒的陰謀失敗了。
西毒從此對中神通和支持他的三絕恨之入骨,所以雖然相隔二十年,但一聽到十四天書就認為王重陽的武功是從裡面來的,當然藉此機會挑起第二次華山論劍。
“我說:”這回應該也是王前輩贏了吧?具體情形是怎麼樣的?“南賢苦思道:“也可以這樣說。
其實當時出手比試的只有五絕、裘千仞和何足道七人而已。
林朝英心裡自然希望王重陽取勝;玄慈大師是少林有道的高僧,雖然還沒有象現在那樣當上少林方丈,也只是和老夫一起去見證而已。
周伯通是王重陽的師弟,當年武藝還未比得上五絕,大致比玄慈大師的實力高出少許吧,所以只是去觀摩而已。
穆人清是代替其師兄風清揚接待和主持大會的,他那一手‘混天功’和‘混元勁’再配合華山派的神妙劍術雖然可以縱橫江湖,但也不過是和周伯通差不多,自然也沒有下場比試。
裘千仞第一次沒有參加,但這次和西毒一起來,自然也是厲害人物,可他始終未比得上五絕,在四百招時輸了半招,再打下去必定失敗,堂堂一幫之主豈能在天下高手面前大丟臉,只得恨恨地停手。
當時只有十八九歲的何足道則是一試即走。
他是武學方面一等一的高手,只和王重陽過了兩招便知自己功力有所不及。
本來嘛要真的交手也要在一兩百招才見優劣,要定勝敗更需在六七百招之外了。
何足道雖然年少,但眼界極高,兩招一過已經知道結果,居然就此飄然遠去,其人瀟洒得就連黃藥師也自嘆不如。
之後歐陽鋒苦苦纏鬥,再加上黃藥師技藝不凡,折騰了好幾天這大會才宣告完結。
可惜在比武后不久,王重陽因病去逝,歐陽鋒糾結大批邪道高手夜襲全真教重陽宮,十四天書在混亂中失去……當然了,也有人說王重陽認為他那七個徒弟沒能力保護天書,事先將天書安置好了。
反正什麼說法都有。
“我心想,那裡有這麼容易就找到爆機道具的,始終都是要慢慢來才有意思。
於是我再問:“晚輩希望自己能在下次華山論劍中一顯身手,甚至奪取十四天書,以便可以回到屬於自己的世界去。
可能晚輩的想法是有些狂妄,不過前輩以你的慧眼替我看看,看我能否有資格做到?”南賢上下打量了我好一會,然後才說:“看你的骨骼體型,實在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材,可以這麼說,我所見過的所有人中,也沒有幾個能和你相比的!另外可以預見的是,沒有幾個人敢收你為徒的。
除非他是要故意誤導你或者是有其他小算盤,否則不是一代宗師是不會收你為徒的。
”我愕然道:“晚輩也知道自己有能力吸收一切這裡的知識,畢竟這裡的知識只有部分是我所不清楚的,但為什麼說別人不會輕易收我為徒呢?”南賢嘆了口氣說:“只要有眼光的人的可以看出你是那种放任不羈、敢說敢做但又悟性極高的人,如果你們師徒不和打將起來,萬一他敗在你的手下,那他威信何存?他又怎麼會不留上一手?”我不禁紅著臉點頭,並習慣性地摸了摸耳朵,以前就是有位老師被我看不順眼出言頂撞,在同學們面前大失顏面,因此找了個機會罰我揪著自己的耳朵在課室里站了足足一堂課。
自此之後我就將精力投到書本、足球和電腦上去,免管閑事,但現在沒有了管束,又沒有了電腦,以後會怎麼樣倒不是我可以預料得的,所以我知道了南賢的所指。
南賢笑起來說:“其實不要緊的,只要用功及得名師指點,他日成就必定無可限量,要成為武林盟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你也不必太在意的,要成為師徒還是需要點緣分的,呵呵。
”我向南賢道了謝,又再問他:“那我是否應該向著正道走呢?就我自己來說我喜歡過些按我喜好辦事的日子,如果什麼東西都要分好壞而束手束腳,恐怕我的日子會很難過。
”南賢道:“能在俠義道上作出堅持,那當然是一種好事情,但做事只要無愧於心,那就不用管世人如何看你。
再說行事邪氣甚麼的那也不太重要,現在所謂的名門正派行事太墨守成規,食古不化,不思進取,才讓魔教猖狂了去。
另外就像黃藥師人稱東邪,天下有誰比他更邪氣?但他恰當地運用其聰明、才智,即使不能做福人群也無損江湖中正道。
“我連忙說:“多謝前輩指點。
另外我想請問如今武林最有名氣的門派有哪些呢?”南賢道:“當今武林中有所謂‘三教九流’、‘八幫十九派’,是公認最具影響力的門派了。
簡單來說,‘三教九流’都應該算是邪派,而‘八幫十九派’則較特別,幫會中龍蛇混雜,所以有正有邪,而門派則大都是正道的。
”所謂‘三教’,分別為‘明教’、‘五毒教’及‘日月神教’。
明教中高手如雲、架構嚴密,他們在西域立教,與中原向來河水不犯井水,但每與正派接觸都會起衝突,因為他們行事詭秘,又信奉火神‘明尊’,被中原人視為異端。
五毒教是中原群雄因其專以五種毒蟲煉製毒藥而對之如此稱呼,他們則自稱‘五仙教’,在雲南一帶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抱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宗旨,很少出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