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全集 - 第1122節

楚霸王心中大定,忽然縱聲大笑:“哈哈,老禿驢……”他聲如驚雷,滾滾而去,轟隆隆打在鳩摩智的心神上,鳩摩智如挨了一悶棍般,只覺一瞬頭暈眼花,天旋地轉。
由於這音攻妙法是臨時領悟尚未嫻熟,眾人紛紛受到微波。
段譽長吁一口氣,他壓力極大,但內力高深,楚霸王約束了聲音,他勉強能支撐得住。
楚霸王一身武功,出手的機會極少,鳩摩智雖然是一個卑鄙小人,但也不失為一個高手,那他來練手正好,他目視鳩摩智,擺擺手道:“段兄弟,你帶阿碧阿朱兩位姑娘先走一步,我來會一會這位吐蕃國師!”“楚兄,放心吧……”段譽上次見楚霸王將鳩摩智打得落荒而逃,對楚霸王的能力深信不疑,他雖然迂腐但也是聰明之輩,自然知道自己等人是他的拖累。
此時鳩摩智已經從剛才楚霸王發出的精神音功之術之中恢復過來,但仍然一陣后怕,驚道:“你這是什麼功夫?”楚霸王笑了笑,盯著鳩摩智少,笑道:“剛剛臨急所創,一點皮毛之術,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好!”鳩摩智聞言咬牙徹齒的吼出這一聲,但心裡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尋思道:此時天資天下無人出其右,距離上次見面不過兩月,內力突飛猛進不止,而剛才那具有高深莫測之效的功夫居然是他短時間所創,實在是匪夷所思。
要知道學武雖易,但想推陳出新創出一門中等的武學沒有數十年的武學經驗是很難成功的,更不要說要創出一門上乘的武學,他自己的火焰刀也是經過數十年的改善才成型的,鳩摩智心胸狹窄,妒忌心重,當即有了將楚霸王埋葬於此地的念頭,楚霸王年紀輕輕,武功就已經與自己不相上下,憑他的進步速度,十年後誰人能與他一戰?不如在他未成長起來的時候將他抹殺在襁褓之中,為吐蕃減少一個勁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鳩摩智也明白這個道理,更為自己的心胸狹窄找到了一個偉大的理由,可是,楚霸王有那麼好殺的么?心裡有了決定的鳩摩智鳩摩智雙眼陡睜,精芒閃動,右掌豎起,如豎單刀,輕輕一劈,虛空中響起一聲輕嘯。
“嗤!”如裂衣帛,耳膜隱隱發疼。
段譽忙招呼兩女離開,鳩摩智知道楚霸王會六脈神劍,是攔不住段譽,遇上乾脆讓段譽帶走兩女,專心對付楚霸王。
三人走後,楚霸王無後顧之憂,兩手十指輕點,一道道劍氣破空而出,形成網狀,攔在鳩摩智跟前。
鳩摩智雙掌施展火焰刀,一刀一刀斬來,斬向楚霸王是劍氣,刀勢凌厲。
楚霸王微笑道:“老禿驢,技僅此而已嗎?”“楚施主竟懂得六脈神劍,小僧好奇之至,不知楚施主可為老衲解答”鳩摩智神情詳和,並不生氣,談吐甚是文雅。
他見楚霸王能學到六脈神劍,那麼必是另有法子,他也不用逼段譽默寫劍譜。
楚霸王十指或屈或伸,劍氣自指上激射而出,嗤嗤作響,劍氣或雄渾,或飄逸。
手指伸屈,或靈動瀟洒,或舒展大方,或壁壘森森,各具氣象,已得六脈神劍的三昧。
鳩摩智大是吃驚,臉上卻露出喜悅神色,六脈神劍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劍法。
他施展自己絕學火焰刀,刀氣橫斬,嗤嗤作響,凌厲之極,看上去並不次於六脈神劍。
隨著施展,楚霸王對六脈神劍領悟越深,威力越來越強,鳩摩智的火焰刀漸招架不住。
平時楚霸王獨自練習,對六脈神劍練得對與不對也不甚清楚,現在與鳩摩智一戰,平時不解之處頓時煙消雲散,心中明悟越深,六脈神劍使得越是得心應手,威力更甚從前,有不感之處,也漸漸皆水到渠成無難礙。
漸漸的,楚霸王每發出一劍,鳩摩智往往要倆到三記火焰刀才能將六脈神劍的劍氣擊潰。
六脈神劍以段家地一陽指為基礎,若是內力足夠,修習起來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楚霸王半路出家,沒有修鍊過一陽指,單純靠在強大的精神力以及精純無比的內力練成,可謂是天縱奇才。
原書中段譽修鍊時也同樣沒有練過一陽指,但內力卻比楚霸王深厚得多,是以他也能練成,但他畢竟沒有練武功底,也是同樣的沒有修鍊過一陽指,所以時而靈時而不靈。
此時楚霸王六脈神劍已成,忽然一飄,避過火焰刀,收起十指傲然道:“老禿驢,你地火焰刀雖然厲害,但前期準備時間太忙,刀芒不凝聚,不是我敵手,不如換一種武功罷!”鳩摩智知道楚霸王說的是實話,也不惱怒,微微笑道:“好,楚施主的六脈神劍果然精妙,試試小僧的拈花指!”說罷手縮回寬大袍袖中,身體挺立,卻給人一種坐立的感覺,露出一副彌勒佛的笑容,確是有幾分神棍的模樣,怪不得能成為吐蕃的第一國師,楚霸王想不到這拈花指法還有這番講究,那鳩摩智的笑容容易給人誤導,還沒有出指就給人一種無法下手攻擊的錯覺,往往當你回過神來,那一股無形的勁力卻已經涌了過來,如此一來,就算不敗也會被弄得手忙腳亂。
“大和尚果然有點意思,有趣有趣。
”拈花指乃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此時由鳩摩智使來,頗有幾分佛祖拈花迦葉一笑的韻味,鳩摩智已經深得其中三味,不愧為吐蕃的第一高手,論資質,鳩摩智不遜色於任何人。
鳩摩智說道:“這拈花指小僧當年不過是興之所至,隨意涉獵,所習甚是粗疏,還望楚施主指點。
”他說得謙虛,但心裡卻極為得意,這一路拈花指法,他研究頗深,否則也不會拿出來獻醜了。
只見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鮮花一般,臉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輕彈。
但見他出指輕柔無比,左手每一次彈出,都像是要彈去右手鮮花上的露面珠,卻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臉上則始終慈孩笑,顯得深有會心。
據禪宗歷來傳說,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說法,手拈金色波羅花遍示諸眾,眾人默然不語,只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釋迦牟尼知迦葉已領悟心法,便道:“吾有正法眼藏,涅般法門,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付囑摩訶迦葉。
”禪宗以心傳頓悟為第一大事,少林寺屬於禪宗,對這‘拈花指’當是別有精研。
這拈花指與一陽指全然不同,其陰柔內力,確是頗有足以借鏡之處。
拈花指的威力不容小覷,佛祖一笑的愚弄,配合拈花指難以捉摸勁氣,的確有幾分棘手。
只可惜楚霸王繼承項羽的衣缽,在他的眼裡,佛祖與神棍無疑,拈花指或許能對付得了其他人,但對楚霸王首先是一種失策。
拈花指雖然是難以捉摸,但在楚霸王眼中,卻是清晰如紅光,他左手四指屈起,唯翹小指,輕輕一點,嗤嗤作響,乃少澤劍出。
“嗤”兩道無形勁氣相撞,發出一聲輕嘯,如寒風掠過樹梢。
楚霸王微微一笑,收回小指,伸出中指,嗤嗤輕嘯中,中沖劍出,劍氣刺破虛空,與另一道拈花指相撞。
鳩摩智會的絕技甚多,拈花指過後便是無相劫指,無相劫指之後有使出多羅葉指,數十指后,鳩摩智竟有束手無策之感,楚霸王的六脈神劍如臂使指,越發精熟,威力大盛。
楚霸王十指撥動,如撫無弦之琴,微笑而道:“大和尚,你覺如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