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全集 - 第1074節

說到鳩摩智,楚霸王對他熟悉的程度不作第二人選,要知道他可是看過書的,鳩摩智武功自然是當世高手,佛法也精深,但就是犯了貪戒,被慕容博隱晦的說到六脈神劍就對這天下第一神劍念念不忘,其實如果他專心修鍊他的火焰刀也差不到那裡去,畢竟火焰刀是他自創的武功,最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雖然六脈神劍是天下第一劍法,但論熟練程度已經使用心得等,比起他自己修鍊了幾十年的火焰刀甚至可能略有不余,使用鳩摩智根本不應該費盡心思去搶奪火焰刀。
不過慕容博就是看中鳩摩智的這種性格,所以最後鳩摩智落得了武功盡廢的下場,不得不說,慕容博真是個人物!本因方丈道:“‘六脈神劍經’乃本寺鎮寺之寶,大理段氏武學的至高法要。
正明,我大理段氏最高深的武學是在天龍寺,你是世俗之人,雖是自己子侄,許多武學的秘奧,亦不能向你泄漏。
”段正明道:“是,此節我理會和。
”本觀道:“本寺藏有六脈神劍經,連正明、正淳他們也不知曉,卻不知那姑蘇慕容氏如何得知。
”段譽聽到這裡,忽地想起,在無量山石洞察的‘琅環福地’中,一列列的空書架上,籤條註明‘大進段氏’之處,有‘一陽指訣,缺’、‘六脈神劍經,缺’的字樣,心道:“神仙姊姊搜羅天下各家各派武譜拳經,但我家的‘一陽指訣’和‘六脈神劍經’,她終究沒有得到。
”心中有些得意,卻也有惆悵,料想神仙姊姊對此必感遺憾。
只聽本參氣憤憤的道:“這大輪明王也算是舉世聞名的高僧了,怎能恁地不通情理,膽敢向本寺強要此經?正明,方丈師兄知道善意者不來,來者不善,此事後果非小,自己作不得主,請枯榮師叔出來主持大局。
”本因道:“本寺雖藏有此經,但說也慚愧,我們無一人能練成經上所載神功,連稍突擊堂奧也說不上。
枯榮師波所參枯禪,是本寺的另一路神功,也當再假時日,方克大成。
我們未練成神功,外人自不得而知,難道大輪明王竟有恃無恐,不怕這六脈神劍的絕學嗎?”第102章枯榮冷冷的道:“諒來他對六脈神劍是不敢輕視的。
他信中對那慕容先生何等欽敬,而這慕容先生又心儀此經,大輪明王自知輕重。
只是他料到本寺並無出類拔萃的高人,寶經雖珍,但無人能夠練成,那也枉然。
”本參大聲道:“他如自己仰慕,相求借閱一觀,咱們敬他是佛門高僧,最多不過婉言謝絕,也沒什麼大不了。
最氣人的,他竟要拿去燒化給死人,豈不太也小覷了天龍寺么?”本相喟然嘆道:“師弟倒不必因此生嗔著惱,我瞧那大明輪王並非妄人,他是想效法吳季扎墓上掛劍的遺意,看來他對那位慕容易先生欽仰之極,唉,良友已逝,不見故人……”說著緩緩搖頭。
保定帝道:“本相大師知道那慕容先生的為人么?”本相道:“我不知道。
但想大明輪王是何等樣人,能得他如此欽佩,慕容先生真非常人也。
”說時悠然神往。
果不其然,段正明剃度出家扮作和尚湊齊六人要以分散的“六脈神劍”抵禦大輪明王。
之後,便是枯榮大師教授本塵即段正明一路“關沖劍”楚霸王聽得明白,那“關沖劍”便是真氣自丹田而至肩臂諸穴,由清冷淵而至肘彎中的天井,更下而至四瀆、三陽絡、會宗、外關、陽池、中渚、液門,凝聚真氣,自無名指的‘關沖’穴中射出,由之而成一路劍法。
楚霸王也知道,鳩摩智開始時與本字四僧和段正明比斗時,是以自己的火焰刀摧動藏香煙氣去攻五人的,而五人則是各施自己所學的那一脈劍法相攻。
兩方都是以隔空勁力攻敵,又是刀勁與劍氣對接,互相摧動煙氣去攻向對手,這番便相當於以內力相拼。
等到了後來段譽獨施六脈神劍與鳩摩智的火焰刀互拼時,雙方都是鼓勁急施,劍氣縱橫,刀勁飛舞。
果然猶如書中記載一樣,鳩摩智以六根香的碧煙作為指引,和本因五人相鬥。
楚霸王一邊回憶書中的情節,一邊凝神觀看,書中的情景描寫的很消詳細,卻也不如這翻親眼看到,楚霸王對內力的使用還是略為生疏,看到內力竟然可以如此神妙的施展,再與腦中的想法以及丹田之中的金丹運氣之法一一驗證,當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只見鳩摩智這一次自守轉攻,五條碧煙迴旋飛舞,靈動無比。
那第六條碧煙卻仍然停在枯榮大師身後三尺之處,穩穩不動。
枯榮大師有心要看透他的底細,瞧他五攻一停,能支持到多少時候,因此始終不出手攻擊。
果然鳩摩智要長久穩住這六道碧煙,耗損內力頗多。
但他實在小強,終於這第六道碧煙也一寸一寸的向枯榮大師後腦移近。
此後情節卻與原書中一般無二。
枯榮大師智計過人,雙劍逼退鳩摩智。
鳩摩智略輸一籌,卻憑著巧舌如簧,著重“劍陣”與“劍法”之分,激怒五人。
本參心有不服,反駁之下,鳩摩智卻提出第一場天龍寺稍佔上風,自己對第二場卻有信心,便要比試第二場。
之後一番交手,鳩摩智已然佔了上風,忽見枯榮大師身前煙霧升起,一條條黑煙分為四路,向鳩摩智攻了過去。
鳩摩智對這位面壁而坐、始終不轉過頭來的老和尚心下本甚忌憚,突見黑煙來襲,一時猜不透他用意,仍是使出“火焰刀”法,分從四路擋架。
他當下並不還擊,一面防備本因等群起而攻,一面靜以觀變,看枯榮大師還有甚麼厲害的后著。
只見黑煙越來越濃,攻勢極為凌厲。
鳩摩智舉棋不定,暗暗奇怪,楚枯榮大師為何要焚燒圖譜!他心裡頗為不忍,還存有一個想法,即便要燒,也要讓我學會這“六脈神劍”再燒也不遲。
一切照往常發展,劍譜既被焚燒,鳩摩智又驚又怒,對自己兩番失敗頗為不甘,心裡卻有計較。
他站起身來,合十說道:“枯榮大師何必剛性乃爾?寧折不曲,頗見高致。
貴寺寶經因小僧而毀,心下大是過意不去,好在此經非一人之力所能練得,毀與不毀,原無多大分別。
這就告辭。
”他微一轉身,不待枯榮和本因對答,突然間伸手扣住了段段正明右手腕脈,說道:“敝國國主久仰段正明風範,渴欲一見,便請陛下屈駕,赴吐蕃國一敘。
”這一下變出不意,人人都是大吃一驚。
這番僧忽施突襲,以段正明武功之強,竟也著了道兒,被他扣住了手腕上“列缺”與“偏歷”兩穴。
段正明急運內力衝撞穴道,於霎息間連沖了七次,始終無法掙脫。
本因等都覺鳩摩智這一手太過卑鄙,大失絕頂高手的身分,但空自憤怒,卻無相救之策,因段正明要穴被制,隨時隨刻可被他取了性命枯榮大師哈哈一笑,說道:“他從前是段正明,現下已避位為僧,法名本塵。
本塵,吐蕃國國主既要見你,你去去也好。
”段正明無可奈何,只得應道:“是!”他知道枯榮大師的用意,鳩摩智當自己是一國之主,擒住了自己是奇貨可居,但若信得自己已避位為僧,不過是擒拿了一個天龍寺的和尚,那就無足輕重,說不定便會放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