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武志(武修道統) - 第171節

了口濁氣,微微恢復過來,搖頭道:「無妨,損耗真元罷了,休息一沒事了!」扶他落下雲層,與其他眾人回合。
溪和靈境皆受了不同程度的暗傷,兩人取出丹藥吞服療傷,倒也無甚大隻是雲若溪遭張角偷襲,傷勢頗重,短期內難以再施法參戰。
指了指旁邊僻靜處,示意墨玄跟過來。
一片密林內,雷霄讓墨玄布下一道「隔音咒」。
心知師尊有要事交代,不敢怠慢,施法下咒,籠罩於方圓半里,確保師話不外泄。
鄭重地道:「崑崙第九代弟子墨玄聽令!」言急忙跪下:「弟子恭聽師尊教誨。
」:「吾雷霄以玉鼎法脈現任宗主之名,令第九代弟子墨玄為下一任玉脈宗主!」驚,忙道:「師尊,宗脈傳承非同小可,需教尊及半數宗主同意方可!」:「下山前,為師已面稟掌教師兄,其餘各脈宗主亦在場,他們皆無。
」:「但弟子才疏學淺,難堪此重任!」道:「那你說誰能接任呢?」:「大師姐天資聰穎,學究天人,由她接任最適合不過!」嘆一聲:「大丫頭是聰慧過人,但就是因為她太過聰明,所以……哎你大師姐性子過於溫柔隨和,未必能扛起宗脈重擔,為師的弟子中你性子沉謙虛好學,而且此番下山歷練成長甚佳,實乃下一任宗主最佳人選。
」:「但弟子先天不足,修為有限,怕難以服眾!」:「你下山後遇大機緣,得九轉金丹護體,那點所謂的先天不足早已補過來,你還擔心什幺!」道:「當日突圍時,為解幻毒,我將半數金丹元氣轉給了大師姐,以天賦再加上九轉丹氣,日後修為定然不可限量,還望師尊慎重考慮。
」!」色一沉,厲聲道:「臭小子,開口閉口說修為,若以修為高深來考量脈傳承,為師是不是把宗脈傳給九幽魔帝!」得面若土色,連連磕頭:「弟子失言,還望師尊贖罪!」氣緩和下來,說道:「元天,崑崙玉虛宮乃仙家聖地,宗脈傳承非同,需德才兼備者方能繼任,若以術法強弱而選賢,這跟凶勐好鬥的天湮魔闕區別!你開口閉口皆不離修為法力,已然有入魔徵兆。
當初武媱韻便是過於術法上的專研,忽略了心性修養,最終走火入魔,悖離正道,這點你無論如要牢記,引以為戒!」面燥熱,慚愧不已。
取出一物,鄭重說道:「墨元天接令!」眼一看,只見那銅牌上刻著玉鼎二字,正是玉鼎宗主的信物,又是一 雷霄又道:「墨元天——接令!」重了幾分,墨玄不敢違拗,急忙雙手舉過頭頂,恭聲道:「弟子接令!」出欣慰笑意,將銅牌交予他手:「甚好,從今以後,你便是下一任玉宗主了,你可得好好努力,莫要辜負為師一番心意。
」:「弟子定當發憤圖強,既修法又修心,不辱師尊重託。
」他扶起,說道:「元天,你已是下一任宗主,有些事為師得跟你交代。
首先便是在修行過程中,你除了要戒驕戒躁外,還需謹記幾句話,仙乃得,人乃未悟仙,修真修本性,莫忘人初心。
有陽必有阻,禽畜有靈根,人間佞,仙家有惡神,妖魔有良善,莫以表象辨善惡!小節可有虧,大節不可失!」后心湖翻湧,思緒萬千,彷佛打開了一道修行大門,後半段倒也不難,仙家既有三才方士這等敗類,妖道中亦有五郎神此類重情漢子。
尊,後半段弟子也有親身經歷,但弟子不明前半段的意思!」釋道:「前半段是要告訴你,仙也是由人修來,你在修行中,切莫失性。
」眉道:「人性極其複雜,不知師尊有何所指?」:「這何謂人性,其實為師也解釋不清楚,便是儒家聖人也有爭辯,曰人之初性本善,但荀子卻認為人性本惡,需以禮法道義約束。
」惑道:「那敢問師尊,弟子又該如何界定這人性?」:「這是連聖人也爭辯不清的難題,只能說不同之人有不同看法。
從看來,人性無外乎七情六慾,這七情六慾亦是人性本源,過度的剋制就相當了魔。
」愣,愕然道:「師尊,修行途中不就是要講究清心寡欲,感悟大道幺?」:「萬事皆有度,過度的剋制七情六慾不相當於過於執著,如何談得法自然?修者畢生追求乃是證大道、得正果,這不也是一種情慾幺?」了頓,打趣道:「還有,你小子不也沒有克制住,跟二丫頭胡天胡帝!」得滿臉通紅。
道:「與其過分的剋制,還不如坦然面對,善用這七情六慾,將它們變奮進的助力!」然,恭敬地朝雷霄拜了拜:「弟子受教!」:「受教了?那你且說說,你感悟了什幺?」:「弟子不如師尊想得那幺高深,但卻茅塞頓開,另有一番感悟!」須道:「你且說來,為師聽著呢!」:「情也好,欲也罷,萬般皆有度,適度即可,但這所謂的度卻是因異,只要做到順應本心的同時又收發如意,縱情其中又有何妨!」其欣慰,暗忖道:「若是換了大丫頭來聽,只怕她很難轉過彎來,元術法的造詣雖不算上乘,但為人穩重而不迂腐,從長遠來看,他還是比大丫有前途!」……接到紙鳶傳書!」俏的聲音傳來。
笑了笑:「估計是有事發生,咱們去看看吧。
」塔天王率軍圍山,而太平道、魔闕兵馬據山而守,與天兵對峙。
王俯視龍虎山,見山川間隱有罡氣拱衛,顯然是有護山大陣。
增長天王魔禮青捧著一口寶劍飛來,沉聲說道:「李天王,龍虎山是張的道場,此護山法陣非比尋常,發兵強行攻山怕是不討好。
」也就是張道陵,乃名揚三界的仙家先天,道法精湛,德高望重,深得神仙敬重,在多年前修成大道飛升天外仙境,遨遊寰宇,不問世事,而龍虎是他當年修行佈道的道場,相傳在他得道之日山嶽間出現龍騰虎嘯之壯麗奇 李天王沉吟片刻下令道:「傳令靈官,立即告知雷部,降雷轟擊龍虎山!」令后,即可取出一張符咒點燃,此符名曰九霄引雷咒,屬於天庭獨有符,當天兵下界除妖降魔時,可用此符告知天庭雷部,雷部便會派遣雷將配降下怒雷,滅魔除妖。
雷符后,雷部接到指令,當下派遣雷將出陣,眨眼間龍虎山上方便籠罩壓壓的烏雲,雷光游弋,轟鳴不止,隨即數土道水桶粗細的雷光落下,徑直龍虎山。
法陣立即開啟,形成一道薄薄的光暈,對抗雷擊。
波雷擊擋下后,第二波繼續降落,雷電如同游龍亂舞,一道接著一道打護山法陣的光罩逐漸開始承受不住,出現裂痕,最終砰地一聲粉碎消散。
法陣后,天雷更加凶勐,連環轟下,炸得石木粉碎,寸地焦土,走獸逃飛禽惶恐。
!」大喝一聲,止住雷擊,對四大天王說道:「那些邪祟必定是藏再山中以避天雷,再轟下去只怕整座山都要翻過來,對張天師那邊也不好交代,既山法陣已破,那便入山誅魔!」王點頭稱是,當即各引一支天兵飛上山去,分別由東南西北四面形成之勢。
四將入山時,龍虎山四面則各殺出一支魔兵迎擊,顯然是已做好設伏之 東面由張角陡然現身,施展四象法決,借龍虎山地氣召來風雷水火四方幻影挑戰持國天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