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蛇之吻 - 第6節

古城初建於5世紀,后隨著瑪雅帝國的衰亡而被遺棄.公元10世紀末,古城又曾一度興旺.古城是以天象確立方位,布局嚴密、結構合理,主要建築多圍繞方形天然水井或位於通向水源道路的兩側.古城南北長3公里,東西寬2公里.遺址中最主要的建築物有城堡金字塔、虎廟、廳殿、球場、石柱、聖井、尼庵等等,還有一些圓形建築,所有建築都以雄偉壯觀的風格以及建築內外精美的雕刻裝飾而引人注目. 奇琴伊察古城遺址充分反映了瑪雅人高度發展的文化藝術和宗教意識.遺址中最大的建築物是城堡金字塔及塔頂上的"羽蛇神廟".金字塔高30米,底周長59米,底座呈四方形,有9層平台,塔身逐層縮小呈梯形.塔的四面各有91級寬闊的石台價直通塔頂,加上通到神廟的一級,總共有365級,正好與一年的天數相等,含有時間的含義.石階兩邊,配有雕刻成巨蛇形的石砌欄杆.台階最下端的欄杆是一對高1.43米、長1.87米、寬1.07米的大蛇頭,從蛇口內還伸出一條1.6米長,0.35米寬的巨舌.遠遠看去猶如兩條巨蛇正從塔頂"羽蛇神廟"處向下遊動.整座金字塔為石砌結構,塔的表面上布滿了非常精緻的雕刻和裝飾建築.塔頂上的羽蛇神廟高6米,內部使用了羽蛇形狀的石柱裝飾,布滿了飛檐、精美的壁畫.廟門上兩個圓形浮雕上刻滿了象形文字和裝飾圖案.瑪雅人認為帶羽毛的蛇神是天神和雨神的化身,使風調雨順. 在城堡金字塔以西有一個虎廟和一個球場.球場是由兩堵86米長、5米高、相距約100米的平行石砌牆圍繞而成,兩牆中間的廣場中央,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穿洞圓石盤.從虎廟的高處可看到球場的整個院子.虎廟的名稱來源於寺廟頂部一座老虎造型的高浮雕像.廟內有一幅非常精緻、描繪城市爭奪戰的壁畫,畫中武士們的姿態各異、形象生動. 城堡金字塔以東有一組院落、金字塔和石柱群,稱為"千柱城".可能經歷了地震的破壞,現在大部分石柱僅剩下柱基或半根柱身了. 聖井是遺址中一座大的地下泉水池,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水深21米,地下水從未乾涸過.有一個石砌階梯通往水池.據考證該城居民有傳統的祭井儀式,將青年男女及金銀寶飾投入水池舉行人祭.在聖井中已打撈出部分珠寶飾物,它們現存於墨西哥和美國的一些博物館內. 在聖井以南還有幾座正面布滿雕刻、保存相當完好的建築.尼庵是古城遺址中最漂亮的建築,主體聳立在一個10米高的路堤平台上,北面有一個寬17米的大石階梯直達尼庵.尼庵對面有一些廳室,其門框等處均布滿了象形文字. 在城堡以西較遠處,有一個圓形建築物,稱為"大蝸牛",位於兩層平台的頂部,有環形階梯可拾級而上.兩層平台的周圍,有兩堵約1米厚的蛇形扶手圍牆,牆上有許多雕刻和浮雕.此外,古城中的雨神廟、武士廟等都很有特色. 流浪畫家 流浪畫家 終於熬過那個艱難的夜,我手裡拿著那個玉米,一邊吃,一邊流淚,感動呀,仙女給我的玉米我吃在嘴裡比天下最稀奇的山珍海味都要好吃,那個玉米都被我啃的芯都沒有了,我還不放棄,還把玉米柄放在懷裡作一個留念。
第二天一大早,我用了一個金幣吃了飽飽一頓熱飯,還在平民聚集的南市場買了身新衣服,深藍色,還有瑪雅傳統的紅黃交錯的圖案的織錦繡在領子口,跑到河邊,我找了個沒人看到的隱秘地方美美地洗了個澡,那個痛快呀,我已經一周沒有洗澡了,不知道搓下來幾斤灰,把人家那個本來很澄清的河都給污染得不成樣子了,洗完澡,換上新衣服,整個人都清爽了一截。
等飯也飽了,澡也洗了,我坐在河邊一個人尋思,這兩個金幣我也撐不了幾天,我又沒有田地可以種地,又沒有本可以做買賣,這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難道還到街上乞討?仙女又不是天天可以碰到。
我左思右想,最後終於想出一個主意,我可以去街頭賣畫!瑪雅有一種用石灰水浸泡晾乾的粗糙紙草,去燒一點木炭條,弄個板子搭好就可以在街邊賣畫了,我以前學過幾天素描,雖然不敢說畫得有多好,起碼畫出來的人比畢加索的畫像模特本人一點。
這年底肯定也算畫得像的了,而且這一行街頭賣畫的在我那個年代雖然見多了,在瑪雅也算首創了,就這麼辦! 說做就做,我在林里揀來些粗細合適的樹枝,燒成木炭,又從市場上買了一些瑪雅特有的石灰草紙,又找來幾塊木版在奇琴伊察平民聚集的的南市場開張賣畫,剛開始只有有一些人來駐足觀看,我為了拉攏客人,做開張促消,為他們免費畫像。
漸漸地圍觀的人越聚集越多,好在我還有點功底,花的像跟本人都有九分像,我在加上一點PS效果美化一下,比本人都會年輕一分,漂亮一分,每幅拿到畫的人都滿意而歸,一天下來也有一些收穫,還賺了五十多個銅板,在南市場上也算收益不錯,有了一點小名氣。
在我隔壁的是一個賣玉米的,叫科科嘰哩,那個烤玉米做得是一絕。
在那個時代我本來是北方人,吃麵食長大的,到了南方,我那些夥計大為驚嘆,彷彿我是一個怪哉,「你都不吃飯啊,吃面可以長大呀。
」原來在他們眼裡只有米飯才算飯呀,所以說如果專著於某種食物的人會有很多奇異的吃法,瑪雅人以玉米為主食,他們做的玉米那叫一個好吃,科科嘰哩做烤玉米會放很多種香料,紅的,綠的,黃的,我只認識其中的一種,紅紅的,那是辣椒! 由於吃過幾次他烤的玉米,我基本對他有點依賴——我的肚子,我便常去他的攤子關照,他也常幫襯我,找不開錢的時候都是他解決的,於是科科嘰哩成了我到瑪雅的第一個好朋友。
「嘰哩兄呀,你是不是有一個兄弟叫咕嚕的。
」我跟他開玩笑。
「你怎麼知道呀!」汗,還真有。
「他們都說我們的名字起得好呢,很順口,我兄弟科科咕嚕去了帕倫克王國做生意呢。
」 科科嘰哩很自豪地對我說。
作者有話要說:瑪雅分為三個時期,前古典時期,古典時期和后古典時期,我們現在所在的奇琴伊察屬於后古典時期,而第三卷的帕倫克,蒂卡爾,科潘屬於古典時期,凱爾屬於前古典時期,但是為了展示瑪雅的全貌全部都會在一個時代出現。
露娜公主 相思成災 我正在給一個人畫像,突然聞到身後一陣陣幽香。
那香味很熟悉,我彷彿在哪裡聞到過,如同雨後綠葉的清新,又如同早晨玫瑰的誘人,似黎巴嫩沒藥的甘美,又如同午夜悠蘭的陣陣消魂。
我轉頭去看,是仙女! 那夜曾經救我的仙女,原來她是真實存在的,我突然覺得一陣心慌,那感覺又不似心慌,彷彿一瞬間被甘美的汁液填滿了,一瞬間又傾倒而光,患得患失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