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見到卡民這樣的舉動,擺了一下手,那些侍衛,將領都退了開去,戰破來到卡民面前,接過那把匕首,交給太子。
太子仔細端詳著這把匕首,道:“本王認得,這是皇上贈給博爾多卡努老王爺的,這匕首相當於尚方寶劍,有先斬后之權。
”然後對卡民道:“殺朝庭欽差現在權且不論,你的五萬騎兵離開封地又作何解釋。
”太子最後的話其實是已經對卡民砍殺欽差之事不作追究了。
卡民這次大聲道:“朝庭大軍西征前朝叛軍,察哈爾為朝庭一葉,出兵相輔也是為朝庭分憂。
”婷玉插口道:“東北方面戰事也起,察哈爾離東北更近,你們為何不援兵東北?”卡民道:“回郡主的話,臣知道東北方面也起戰火,但是對付這些異國賊兵,何須我中華大張旗鼓,朝庭精銳‘地’‘雷’兩軍足可卓卓有餘,但是前朝叛軍,是朝庭的心腹之患,此次朝庭重兵遠征西北,相信是不想放過前朝叛軍有再生力量,而且臣得知克洛特的援兵八萬人馬現在已經到下馬崖一帶,故臣率察哈爾鐵騎經過半個月的日夜趕路,現在已經在柳園、峽東集結,臣也特此來向太子報到。
”眾人聽完卡民的,都沒有出聲,顯然是在分析和消化他話里的用意。
卡民又道:“臣的先父為克洛特所害,試問臣又如何會放著家仇不報呢?正如婷郡主說的那樣,這裡離察哈爾千里迢迢,要是臣的一心叛變,山西、熱河等地不是更好的地方嗎?相信朝庭此時在中原地區駐兵並不多吧?”大廳上人如果此時還以為卡民是像外表一樣粗莽,那就是白痴了,卡民的分析透切,如果察哈爾真的叛變,又何須投靠克洛特,自立稱王不是更好嗎?大順現在除了京城還有幾萬宮字軍之外,中原地方只有一些老弱殘的軍隊,要是察哈爾的騎兵直接南下,以察哈爾騎兵的戰鬥力和千里奔襲的特點,相信不用半個月就可打到長江北岸……太子的目光緊緊盯著卡民,問道:“你說卡老王爺是克洛特所害?”卡民看了竹如風和諸葛通一眼,道:“今天早上竹將軍和諸葛將軍曾給臣分析過,臣有八成把握認為先父是死在克洛特的暗算之手!”太子站起身,來到卡民身邊,將那把匕首交到他,卡民連忙跪在地下,雙手接過。
太子扶起卡民,道:“父皇與卡努老王爺曾有八拜之交,你與本王也算是兄弟情份,我又怎會不信你所講呢。
”竹如風今天是第二次見到什麼是變臉變得快了,剛才是海豐,現在是太子,但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有利益關係的,聽到太子又說:“卡努老王爺被克洛特所害,相信在你們內部一定有人接應。
”卡民點頭道:“是,臣也有這樣的想法。
”太子:“這樣吧,你的騎兵先不要與叛軍接戰,你先查清你們內部參與害老王爺的兇手,事實清楚之後,才與克洛特決一高下!”“臣領旨!”卡民忙道。
太子又道:“察哈爾的鐵騎縱橫草原,朝庭依仗你們的地方還有很多,希望你能儘快查清真相。
”……第四十六章 圖麗公主卡民的獨闖玉門關確實有很大的勇氣和眼光獨到的一面,以大順軍現在掌握手中兵力,而且已經知道察哈爾已經叛變,以精兵擊潰經過千里奔襲的疲軟察哈爾大軍可以說是舉手之勞,如果卡民剛才不出現在玉門關下,竹如風和陸小七率領的前鋒營的鐵蹄此時可能正在踐踏察哈爾的軍營…………玉門關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要塞,這裡本是兩座連綿的大山,大山卻是左右對望,這就造成了兩座山之間的一條還算長的狹谷,這樣的天然戰略要塞,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只要在這狹谷的兩端壘上堅固的城牆就是一個絕好的軍要堡壘,在前方的城牆面前透過護成河更是一片平原,一馬平川,視野開闊,在城北的一個四方虎墩與城牆隔河相望,虎墩與城牆上遙呼相應,中間用去梯聯繫起來。
像玉門關這樣要塞,當日要不是諸葛通想到用火攻下虎墩,然後海豐將大順軍的幾門大門架到虎墩上向玉門關猛轟,嚇得當時關內的克洛特守軍大部心驚膽怯,大順軍隊絕不可能用兩天時間就攻下了玉門關。
……由於大順軍今天軍事會議正在太子的中軍大廳舉行,大順軍隊的各級將領除戰備值勤的留守在關上之外,其餘的此時都齊集在太子的中軍大廳。
王副將是風字軍中的一個偏將,年紀不算大,但是他從軍十餘載,跟隨著風字軍東征西討,立下不少功勞,所以年僅二十七的他就被提升上副將。
卡民已經入關兩多個時辰了,太子的中軍議事大廳沒有發出打鬥聲,可見卡民此時還是平安無事,關上的大順將士知道克洛特這幾天必會來搶奪玉門關,所以都是十分認真的戒備。
王副將現在還在回憶剛才察哈爾王爺卡民在關下的風采,卡民身著朝服,威風凜凜,騎在馬上的英姿深深的嵌入玉門關上將士的心中,在大順軍隊已經知道察哈爾已經叛變的情況膽敢一人獨闖玉門,這樣的膽識正是軍人應具的氣質,要知道如果當時的王副將只要有小小的一點看卡民不順眼,一聲令下,卡民就會被城牆上的將士射向刺胃,事後王副將只要說這是一個意外,以為卡民是敵軍的探子就行了……突然從遠處傳來陣陣地動山搖的腳步聲,這樣的聲音雖然離玉門關還有幾里之遠,但是還是準確的傳到在關上大順將士耳中,王副將也被這樣的聲音從在回憶中拉回現實,他馬上趕到關上的最高處的城樓上觀看,在關前的遼闊的平原上,遠處的地平線上沙塵滾滾,王副將一看就知這是大隊人馬衝鋒的所引起的。
王副將身邊的一個校尉聲音有些激動,問道:“將軍,可能是克洛特來反攻玉門關了,現在我們要報給太子嗎?”這個校尉激動不是因為他怕事膽小,相反而是激動又可以親臨戰場,讓手上的長刀再次飲血……王副將擺擺手,冷靜的道:“不急,敵人離這裡還有三里之遠,再說我們現在還沒有探明這些人馬是何方,再等一回。
”然後,他又沉聲道:“傳令下去,叫各位兄弟打醒十二分精神,聽本將號令!”“得令!”震耳欲聾的聲音越來越近,就是連正在大廳的太子等人也聽到了,但是太子他們一點也不心慌,繼續著和卡民談事……滾滾的沙塵終於在玉門關下停止,關上的大順將士瞪大眼睛看著城牆下護城河那一端的兵馬,這些兵馬全是清一色的騎兵,沒有重裝備,手執馬刀,背掛長弓,人數不多,大約有一萬之眾,在這一萬兵馬中,前方的旗手上的大旗綉著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鷹,在大鷹上還綉寫著一個血紅的“科”字……關上的大順將士糊塗了,看關下這些輕騎兵,他們一眼就看出這是蒙古人的騎人,但是這些人卻是手執這樣的裝備,如果說這些蒙古騎兵是來攻關的,有可能嗎?這些騎兵沒有重裝備,沒有攻城用的衝車,雲梯,拋石機,就是騎兵身上也沒有防備用的盾牌,只要關上的守軍隨便在城牆上放箭,扔石頭,放火箭就可打發掉,眾人一看還不知這些蒙古騎兵到底所為何事?大順的將士糊塗歸糊塗,但是他們還是將手中兵器緊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