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色生香 - 第249節

明知這不是玉佩,是凌家的催命符,卻還是要人快馬加鞭的送過來。
這是什麼道理?凌實琢磨不透自家兒子地所為,更何況這滿朝文武呢。
就在人人心緒浮動的當口。
大家都忘記了在龍椅上,還坐著一位呢。
景王有些怔怔,昨夜教的好好的,只等三次勸進后。
今天的戲碼就散場,可怎麼橫生枝節,第三次勸進還要不要,自己還要不要做這皇帝了?正這時,另一個人卻曉得,自己必須出來說話了。
他要讓這滿堂文武都知道,在雲朝內,並不只是他們這些人,有能力左右朝政。
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壽海,一搖拂塵,側身跪下,朗聲道:“老奴恭請景王殿下登基。
”眾人俱驚,這才想到,三次勸進,尚差這最後一次。
景王縱然年幼,但心中亦是冰雪聰明,明白茲事體大,並不敢立刻答應,反而拿眼睛去瞟凌實。
凌實卻捻須凝神中,並沒有看到景王的質詢。
反倒是在大殿文官最末處,有一人大聲道:“一國不可有二君,既然英宗殿下尚在,則因先迎回英宗,以固國本。
”“殿下何人?”王壽海站起來,陰惻惻的問道。
“在下禮部給事中薛中離。
”那人落落大方,對王壽海一躬到底。
“薛中離?”“是中離先生?”不熟悉地文官們都竊竊私語起來:“聽說才進了禮部,他不是清高文人么?”“顧明仁命他從仕,他哪敢不從。
”薛中離的名號響徹天下,是數得著地大儒,但站在文官隊中,卻極其靠後,只是小人物而已。
王壽海陰笑:“區區七品給事中,竟敢妄論國事。
”薛中離抬頭,眉目疏朗,笑道:“王公公此言差矣,迎回英宗也好,新皇登基也好,正是我們禮部的事情,在下正是在其位,謀其事。
”“你!”王壽海被噎了回去,恨到,“你們禮部尚書都不開口,你一個不入流地小官,也敢頂嘴。
”“奉開國太祖遺訓,六部給事中的職責,就是監督六部行事。
”薛中離道,“雖然在下不過七品,卻有權退回內閣發往禮部公函,就算是禮部尚書的命令,在下也有權發還。
”王壽海氣的雙手發卻無言可對。
雲朝官制極為複雜,六部本是處理國國太祖為免六部處置不公,又特設六部給事中地職務,專門監督各部做事。
這給事中品銜雖低,權力極大,連內閣都要給幾分面子。
“好!好!好個薛中離!”王壽海未曾想,一個七品官也敢這麼頂撞他。
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乃是內廷之首,與外廷之首的嚴山高可謂兩大巨頭,景王登基,便是內外兩廷,再加上文官系統共同和議而成。
如今陡生劇變,王壽海自然不忿,他咬牙道,“薛中離,照你說,此事怎麼辦?”“按祖制辦。
”薛中離胸有成綉。
“祖制?”“皇帝北狩,蕃王攝政。
迎回皇帝,蕃王歸還朝政,這便是祖制。
”薛中離朗聲正氣道,“我等接受孔孟之道,再受朝廷恩典,自然要遵循朝廷祖制。
若誰想改制,便是心懷不軌。
”這一言,在寬闊的太和殿中擲地有聲,卻讓周圍的私語都銷聲匿跡。
甚至連人們地呼吸都摒住了。
“誅心之論呵!”凌實閉上眼睛,心中咯噔一下,感到了無比的疼痛。
顧明仁將薛中離送入朝廷時,凌實還以為來了天大的助力,以最快的速度辦妥手續。
可誰曾想,那位東林山上的儒教首領,卻早就算到了今天的一幕。
薛中離也是顆棋子,卻是一顆恰到好處的妙棋。
王壽海卻不曉得厲害,他畢竟只是個太監。
哪裡有這等學問,張口便是叱道:“胡說!什麼祖制!恭請景王登基,乃是國師地決定,豈容你這小人多嘴。
”薛中離一聽此話,便昂然道:“在下雖是小人物,但卻誓死捍衛祖制,縱然國師決定。
我也決不後退!”“你大膽!”“大膽閹賊,還嫌禍害我雲朝不夠。
想再來一次天木堡之變么?”薛中離臉色煞白,指著王壽海怒斥道。
這番話。
卻引發了文官武將們的一致嘩變。
“你這閹貨,竟然還敢把持朝政,想學那姓王的閹貨么?”“朝廷正統,乃祖制所定。
你這閹貨敢妄為,難不成想篡權?”“國師身在何處,需要你這閹貨通傳,簡直豈有此理!”天木堡一戰。
便是大太監王崗把持朝政,一意孤行所為。
大敗后雲朝上下死傷無數,王崗卻逃回京都,妄想重掌朝政,最後竟在太和殿中,被滿朝文武活活打死。
王壽海見犯了眾怒,頓時也不敢多言語,瑟縮回了原位。
“諸位稍安勿噪,今日之事,突逢其變,實在是大家都沒想到。
”嚴山高突然開口,他一說話,四周便鴉雀無聲,“太和殿之議,乃凌實大人主持,我看此事,便交由凌大人決定吧。
”嚴山高將這麼重要的決定權丟給凌實,令眾人側目。
但凌實心中卻暗自叫苦,此事真是個燙手的山芋。
他一直扶持景王上位,這是人所共知的,若英宗回歸,第一個要處置的,便是他,恐怕整個凌家也會因此遭難。
但今天這局面,再要推景王登基的話,凌實就要得罪所有的儒教文官,文官體系將正統論看地極重,凌實若一意孤行,這文官領袖怕就不用做了。
如今,便是真正的左右為難,而這難題,竟還是他兒子給的,凌實亦不知是哭好笑好。
無奈之下,他只有推脫道:“嚴大人乃是內閣首輔,如此大事,自然由嚴大人做主。
”“我做主?”嚴山高半睜開眼睛,睡眼惺忪的望著凌實,“終於。


輪到我做主了?”凌實臉色大變,黯然的退到一旁。
堂下嚴黨眾人神情喜悅,都知老爺子總算髮威,要奪回之前的權柄。
嚴山高對景王半躬一禮:“如今雖有英宗陛下的玉佩,但並未證明陛下仍舊在世。
薛中離先生正統說自然有禮,可朝中不可一日無首,絕不能因枚玉佩,而無限期拖下去。
”這話說地有理,就連景王都連連點頭。
嚴山高道:“就老臣看來,不如景王殿下先晉為攝政王,總領朝政。
而錦衣衛陸統領布下偵騎,查詢英宗陛下的下落,我們以三個月為期限,若三個月無果,則景王殿下正式登基。
老臣不妥之議,諸位覺得如何?”“就依首輔所說。
”還不等門下大臣們商議,景王已經一口答應。
凌實臉色微動,但事情到這一地步,卻毫無轉地餘地。
那位發表誅心之論的薛中離,已經在嘈雜議論聲中退了下去,彷彿從沒有他這人存在一般。
幾乎沒有人看到,在太和殿金柱之後,薛中離靠在柱上,目光朝著門外天空,臉上掛滿了微笑。
“三個月,為你拖了三個月。
”薛中離心中暗想,“凌玉,就看你地了。
”第三卷 江州血第九十八章 - 瘋!狂!(中)個月時間,凌玉能做什麼?三個月後,若被奪去人皇之位,凌玉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所以這寶貴的時間內,他或者就拚命增加實力,變得連神都無可奈何。
或者就徹底解決人皇的問題,回到雲朝的宮殿裡面。
但凌玉正在做的,卻讓任何人都看不懂。
他開始一路禮佛參拜。
從鷹嘯山往江州而行的路上,凌玉見寺就拜,一路禮拜過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