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海爍嘆口氣,之前的無奈情緒卻一掃而空,悠悠道:“天啟錄之內容,已經告訴各位大巫長老。
妖狐兒地身份,和他未來要成就之事,我們早已心知肚明。
這許多年來,我苦心孤詣的扶持妖聖,不過是看他未在七奇行列,可以任我們便宜行事。
如今妖聖一統十萬妖山,那妖狐兒本不過是玉鴦山洞府主人,一切都在我們安排之內。
”七位大巫紛紛點頭,這些事情,竟然早就知道。
幸虧凌玉沒在雪宮之中,否則聽到清海爍的話,怕會氣到不行。
原來十萬妖山裡的主人妖聖,竟是清海爍和這些大巫們聯手扶植起來的,難怪未多少年就已經突破九品,連,達到聖級。
而妖聖對於當年的凌玉幾番打壓,看來也是出自巫王的命令,這些預謀,竟然從那麼久前已經開始。
清海爍不愧是天山上最為卓越地領袖,只從天啟錄中的隻言片語,就推斷出凌玉將來地作為,並試圖將其扼殺在萌芽之內。
蟄黑皺眉道:“既然巫王早有安排,怎麼凌玉還有這樣的作為,不止殺出重圍,還做了儒教供奉,甚至找到三道妖軍,勢力大漲。
”“世事豈能完全如人所料。
”清海爍道,“妖狐兒被天劫打中后,因禍得福重生成人,又一路奇遇,有今天地成就,實在是天道註定。
”“妖道起,人道落,世間滅。
”蟄黑道,“難道我們只能看著妖狐找齊妖軍,將這世間毀滅?人族之神為何不出手,巫王為何不親手將那妖狐兒殺了?”就連清海爍的親信大巫源生也不解:“那妖狐在妖山時,才區區七品,妖聖自以為能控制著,不殺也就罷了。
可如今事情越鬧越大,不趁著妖狐兒才五品時將他收拾了,還待何時?”七個大巫一起看巫王。
雪宮之中,已經是天山乃止整個大草原的實力總合,七位大巫皆是九品,巫王更已經超越聖級,實力還在妖聖之上。
他們之中,隨便派出一個,就能夠將凌玉殺死。
哪怕凌玉身邊有兩個九品高手護駕,七位大巫齊出,恐怕天下再無能攔阻的人。
更何況還有近神地巫王。
但為什麼,明明就要顛覆世間的凌玉正鬧得不可開交,可巫王不出手,就連人族的神佛都不出手。
一個只要伸出手就能殺死的威脅,卻沒有人敢出手。
為什麼???世事變化,真是神妙莫測,可謂九十九件不如人意,一件無奈。
巫王清海爍縮回雙手,在胸前糾結了個指印,目光空茫:“現在地妖狐兒,殺不得。
”“為何?”眾大巫不解道。
“因為。
。
。
已經與從前不同。
”“怎個不同?”蟄黑怒道,“再不同,也就是只妖狐,區區五品而已。
”“不同之處,便是他轉的那具肉身。
”清海爍眯起眼睛,“有這身體,我們都殺不得。
”“什麼厲害的身體,連我們也轟不死?”蟄黑還要耍橫,可其他幾個大巫彷彿想到什麼,個個神情大變,為之噤言。
只有源生愕然道:“莫非,傳說是真的!!”清海爍抬手一揮,几絲黑色的氣息從他的指尖散出,在空中彌散,竟化成了天地人三尊皇像。
清海爍彈指,天地兩尊皇像又煙消雲散,唯獨留下中間的人皇像熠熠發光。
“以前的慕容雪鴦,是妖狐兒。
”清海爍笑道,“現在的凌玉,卻是人皇!”“呵!!”七位大巫雖然心中早已猜到,但還是驚嘆起來,“他真是人皇!”清海爍拈拈手指,中間的人皇像也沒了蹤影,他若有似無的瞟蟄黑道:“凌玉的肉身,便是雲朝英宗小皇帝,亦是天道註定之人皇。
各位若有興趣,便可去殺殺看。
。
。
。
蟄黑被巫王一眼看的心中發毛,知道凌玉身份后,也沒了底氣,只是低頭不語。
源生大皺其眉,他是巫王親信,說話沒有顧忌:“真是天道無常,怎會讓妖狐兒得了人皇果位。
如此一來,便是大劫難了。
三皇果位乃是天道所定,滿天神佛皆不可阻。
九品上神佛尊聖,誰敢出手殺人皇,則立刻入萬劫不復之地,連帶整一系的神都會遭受天道所噬。
”清海爍輕描淡寫道:“九品及九品下的高手,倒是可以去殺他,只不過殺了人皇后,就再沒有突破九品成為尊聖的機會,更遑論成神了。
”第三卷 江州血第九十七章 - 不可殺、不可不殺(下)位大巫面色灰暗,雖說他們現在已經到九品之位,可更上一層,從此進入超越人間的尊聖仙神呢?殺了凌玉之後,就連這個機會也將失去,七位大巫可要掂量掂量。
蟄黑雖說沒了剛才的底氣,可還是心中不甘,問巫王道:“難道此事就這麼算了,我們就眼睜睜看著妖狐兒亂來,一步步傾覆整個天下么?”清海爍輕笑:“既然幾位大巫都不肯出手,那唯一的法子,就是等妖狐兒去掉人皇之位。
”“去掉人皇之位?”七大巫眼睛發亮,“還有此等事情?”“這事兒,快成了。
”清海爍輕輕擊掌,臉上似是露出笑容,可無人能發現,他眼底里如若海深的憂愁。
雪宮之議看似毫無結果,可數年之後,當蟄黑真正面對率領妖軍的凌玉時,他才知曉,原來今日之議,是何等的重要。
~~~~~~~~~~~~~~~~~~~~~=============~~=如今這天下,便成為一個奇怪的局面。
滿天神佛都知道,凌玉將會給這世道帶來災禍,甚至將逆轉天道。
但凌玉卻身為人皇,九品上的神佛都無法動他,唯有動用巫族之力,動用人族中豪俠力量甚至是福龍會的力量去消滅凌玉。
可這一步步下來,凌玉反而越來越強,不止得到儒教的支持,還將豪俠們收歸旗下,接下來便已劍指福龍會。
處於上位者都看的明白,想要阻止凌玉,只是依靠著小人物出手絕對不行,但神佛們又忌憚人皇之位。
所以為今之計,只有先去了凌玉的人皇之位。
這件事情神佛做不了,卻有人能做。
京都紫禁城太和殿內。
百官皆穿朝服。
肅立殿中,目光都盯著龍椅之上,尚有些怯怯的景王。
這位十五歲的蕃王,原沒有凌玉的沉穩大氣,雖然穿著攝政蕃王的外袍,但卻只坐龍椅一角,時不時的要朝站在文官行列中的凌實看一眼。
依著雲朝地規矩,蕃王滿十二歲,就要到藩地居住。
並且終身不可回京都,這也是以防兄弟篡權奪位的法子。
只是景王跟英宗乃是一母同胞,從小極為親近,英宗繼位后,始終不舍的景王遠離,這才將這小王爺留了下來。
可誰曾想,到今日。
這情同手足的兄弟兩個,還是要為了一張龍椅而爭鬥一番。
滿朝文武且不管景王臉上的怯怯。
只顧著在凌實的帶領下,三跪九叩。
口中呼道:“敬請景王陛下繼位。
”景王被這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嚇了一跳,又在凌實的注視下,才記起昨夜排練一晚的戲碼,伸出兩手搖擺道:“兄長生死未知。
臣弟怎可繼位。
”眾大臣再度勸進:“敬請景王陛下繼位。
”“不可不可。
”景王更是慌張,“我只是替兄長攝政,但皇位天定,我哪裡有資格。
”凌實雖跪在地上。
亦只是文官中地第二位,但絲毫沒有弱了文官之首的聲勢。
因為在他之上的,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嚴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