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色生香 - 第167節

這一次,凌玉卻不退反進,他早知不好,卻又不肯勢弱於這和尚。
便乾脆咬牙拔出了儒教地兩件寶物,一手正氣訣,靈力沖入后,化作長達數尺的浩然氣,在正氣訣上綿延漫長。
另一手百川扇,上面的百川入海圖猶如活過來一般,仙氣四溢,江河奔騰水霧繚繞。
凌玉以這兩件寶物與粉色法蓮對撞在一起。
轟然巨響中,佛家金光和儒教的浩然氣猶如千道細針一般四濺散開。
反倒是凌玉的兩件寶物佔了上風,將小和尚結指化出的法蓮給撞散了。
若說實力,凌玉萬萬不及那個小和尚,乃至身份,那小和尚也是佛門中極為重要地人物。
但怎奈今日交手,和尚看凌玉不過區區四品實力。
有些託大,這才只是采了些許佛光結出這一品法蓮,欲將凌玉收服。
可凌玉手中那兩個法寶,卻是真正的儒教至寶。
百川扇由董聖親手繪製,其中蘊藏儒教兩大至聖領悟的力量。
再加上東林書院歷代主人供奉煉製,可謂東林第一寶物。
而正氣訣是浩然氣修鍊法門所在,又有昔日大儒文天祥在匯聚天下一百儒生共同凝練,是儒教最為正氣的法寶。
這兩件東西因其根性正直,絲毫不怕佛光照射,一擊之下,反而將那法蓮打到粉碎。
凌玉得手后,去勢更快。
幾乎要攀上祝融峰的岩壁。
可小和尚卻是勃然大怒,他本來自持身份高貴,想輕鬆將凌玉拿下,哪知竟連吃兩個暗虧。
雲朝佛門之內,小和尚身份極為崇高,降妖伏魔無往不利,從未象今天一般連遭挫折。
憤怒之下,和尚飛快的結了十多個手印,幾百字的真言口訣如流水般誦出。
凌玉見祝融峰黑色石壁越來越接近,自以為脫困。
心中正是高興,卻沒有察覺到,方廣寺的上空有了驚人變化,那金色如實質地佛光,在小和尚的手印控制下,已經全然凝結在一起,八座蓮花峰拱衛著方廣寺,八座峰上,出現了八朵金蓮,每朵金蓮都寬有十尺,有八瓣葉子,其中蓮蓬佛性無限,蓮蓬之上都坐著一個小人,看起來,竟似是那小和尚的化身。
這八朵金蓮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座曼陀羅,其中有無限佛法之力,冒出金色琉璃光,將凌玉給牢牢的吸住。
這一回,便是凌玉的大劫難了。
這八朵金蓮乃是方廣寺和周圍八座蓮花峰蘊育數百年的佛光所化,其中不知藏著多少羅漢、金剛之力,也不知道有多少高僧大德修持之力。
不要說是現在的凌玉,就算從前七品妖狐來了,也照樣抵受不住這金色佛光地一照。
更何況,和尚八朵金蓮結成一氣,形成了個巨大的曼陀羅,這乃是陀羅中的法曼陀羅,其中包含諸佛種子真言。
曼陀羅是佛家密修法門,其中蘊積各佛菩薩真力,具足圓滿,是降妖伏魔的大武器。
凌玉被這法曼陀羅生生的給扯了回來,落在地上,卻看見頭頂鋪天蓋地地便是八朵金蓮所化曼陀羅,中間一尊多手佛像,面目威武,呈忿怒相,手持金剛杵、金剛鈴,直要將凌玉給打成齏粉。
—以凌玉現今修為,如何能跟諸佛的大威能相抗衡,更何況頭頂的乃是方廣寺和蓮花峰百年佛光,還是在小和尚的全力施為之下,就怕九品高手來了,也不一定能夠抵的下來。
凌玉一甩,拔出千銀秘豺刀在手,莫煞雖然沒有現身,可力量已經推到頂點,這九品上的妖獸,也深知今日之事頗不可為。
而凌玉早將所有靈力噴出,注入正氣訣中,居然有捨去肉身,拚死一戰的勇氣。
小和尚口誦真言:“阿!”曼陀羅里的大日如來象更具光華,雙目中有金光迸射,立刻朝凌玉捲來。
而凌玉這邊,他本身地力量再加莫煞一起,也是足可驚天動地,正要與那曼陀羅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突然之間,又有新的變故出現。
整個衡山上的佛光陡然一震,隨後寺廟鍾亂響,只見漫山上有幾十道光芒,猶如高人在御光飛行,幾個彈指間,便從山頂飛落到山腳的南嶽大廟。
小和尚也被這陣陣鐘聲驚了,顧不上凌玉,轉頭去看,望著南嶽大廟佛光凝聚,似乎整個衡山的佛光都被吸引過去,這時才真的大驚失色:“有人敢闖山門?”手朝著山下一指,整個方廣寺的佛光也匯聚入山門之中。
這乃是衡山諸多寺廟同氣連枝的禦敵之法,歷來凡有闖山門的,便要匯聚整個衡山佛教之力,在山門口便將敵人阻住,盡量不讓對方得以上山。
小和尚雖然與凌玉對戰,但見山門有難,自然也不敢輕易怠慢,更何況以他地實力,無需佛光也足夠對付凌玉了,故才散了曼陀羅,將佛光之力灑向南嶽大廟。
誰想這一來,反倒是救了凌玉的性命,他本已經準備拼的肉身再滅,也要跟佛光撞個你死我活。
可曼陀羅突然散去,凌玉愕然撞了個空。
誰能曉得,山門外的事情,也與凌玉有莫大的關係。
張寧兒和花舞月兩個,見凌玉一飛衝天,在衡山上攀爬后,心中更是焦慮萬分,花舞月知曉自家少爺過不了方廣寺那關,幸虧張寧兒卻心中自有主意,命船家在衡山山腳靠了岸,然後帶著通伯和一行護衛上山。
花舞月自己是妖獸,離衡山稍近,已經被佛光和道氣壓迫的渾身冰冷發顫,只能在船艙里由破戰護著,無法隨同張寧兒一起上山。
衡山山下,有南嶽大廟。
這廟裡面,本是供奉著南嶽司天昭聖大帝,但這個南嶽大廟卻與別處不同很是古怪,它東有八個道觀,西有八個寺廟,卻共開一個山門,這在佛道為敵的雲朝中,實在是前所未聞的景象。
南嶽大廟的山門上書欞星門幾個大字,前有兩隻石獅子鎮著,紅牆白石柱子足足有幾丈高,門檻也有一尺之高,但黑色大門卻始終關著,信徒只能走兩邊偏門而不可走正門。
東邊偏門進道觀,自然供奉南嶽司天昭聖大帝。
西邊偏門入寺廟,供奉著佛家諸尊。
但唯有正門,卻是佛道兩家,信徒百姓都不可以走的。
以佛家說法,正門唯有真正的高僧大德才可以進入,而道家則更直接,唯有三皇果位之上才能入正門,一句話,除非你是神仙,不然是絕不可走。
可那學富五車的張寧兒,卻象是鐵了心,竟然叫自己的一隊侍衛去硬砸南嶽大廟的正門。
通伯等人本覺得不妥,可畢竟是家將身份,怎麼拗的過主人,無奈之下,只能派出一隊人,砸起那扇黑鐵大門起來。
這一砸不要緊,卻砸出了段天翻地覆的事情。
第二卷 東林火第七十三章 - 方廣寺的和尚(下)岳衡山之上,那麼多寺廟道觀,裡面住的可不是普通僧大德和道教鍊氣士,豈是普通寺廟可比的地方,張寧兒這幫人才砸了兩下,登時便有異象出現。
南嶽大廟裡面,鐘聲隆隆響起,隨後整座衡山之上,異光閃爍,那座山門的上空竟然一分為二,西面是金色佛光,隨著衡山中的佛光都紛紛朝這邊凝聚過來,已經入琉璃般實質。
而另一面則是道氣,山中道觀里的道氣象百川般匯聚,如今已經凝成乳白色。
再有幾束光芒射來,在大廟正門之前,化作了一個方丈模樣的老和尚,老和尚的身後,有十個護法僧人,另一邊則是個身穿道袍,頭戴如意冠的道士,那道士身後,也有十個道門弟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