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志 - 第925節

鏡面映照出了長安”映照出了黃土高原”直至倒影出整個中土世界”就那麼溧浮於虛天之上。
靜止不動。
a。
第九章 皇帝陛下到(六)太師府中,王文瑞正與幾個大臣正在一間小黑屋裡秘密協商。
忽然管事來通報:“大人,門外有人求見。
,…王文瑞揮揮手:“不見不見!”“那是許仙許大人!”“哦!”幾個人同時抬起頭,望向王文瑞。
許仙來到了客廳中,拜見了這位久違的王老師,只覺他面目蒼老了許多,心中也有些唏噓。
但他清楚的知道,另有幾個人躲在屏風后偷聽。
王文瑞裝作不經意同許仙寒暄了幾句,又問了問近來的近況,再回想了一番當初相識的情形,最終長嘆一聲:“真是物是人非啊,漢文你說“江頭未是風bō惡,人間別有行路難,果然不是虛言,為師幾番潦倒終歸是一事無成,有負於家國天下。
、,言及於此,就差老淚橫流了,而這也不是偽飾,而真是情不自禁、真情流lù。
若是尋常弟子,這時候只怕就當仁不讓,刀山火海了,至少也要陪著捐幾滴清淚。
“老師,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又何必自苦如此。
”許仙這麼說完,都覺得自己這話太像反派了,正在威逼利yòu堅貞的〖革〗命志士。
王文瑞果然瞪眼道:“許漢文,這就是你讀的聖賢書嗎?我們身為臣子,受命於君,怎敢有一日忘卻。
孟子有云: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許仙無奈道:“橫豎就是死,對吧!”“你!”王文瑞氣的說不出話來:“忤逆!”許仙起身一揖:“老師,弟子也聽孟夫子說過一句話。
”“什麼話?”“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許仙雖然欣賞王文瑞他們的氣節,但是若真的詔告天下,玩什麼群雄討董,非得讓這天下重新陷入動亂之中。
或許成全了一兩個士大夫的清名,幾個梟雄的野心,但付出的卻是千千萬萬尋常百姓的身家xìng命。
他們遭受的苦痛,史書中是不會記載的,但在許仙眼中,卻比那什麼君臣社稷要重的多。
“王朝興亡更替,不過是常事,我等為官是受萬民所託,而非某一人所託,不該以萬千黎民的xìng命來成就自己的清名?”王文瑞一時無言,屏風後有人忍不住跳出來道:“孺子不可教也,孺子不可教也。
”“天地君親師乃大道綱常,太師簡拔你於草莽之間,你要做背恩負義之徒嗎?”許仙不等他們繼續批判,打斷道:“諸位的事,大將軍早已知道了。
”幾個人登時像是被卡住了脖子了雞,說不出話來,顯然他們也明白他們所作的事的嚴重xìng,想著今日真要出師未捷身先死了,仍有人嘴硬:“大不了一死!”但也不是很有底氣,顯然慨然赴死並不容易,特別是這種毫無意義的死。
王文瑞已知事不可為,無力的揮揮手道:“諸位都回去吧,大將軍既讓你來,顯然不是要趕盡殺絕!”許仙一笑道:“有學生在,世上無人能動得了老師一根毫毛,至於其他人嘛,學生就不敢保證了。
”但哪怕只是一線生機,就足以讓人燃起生的希望了,一個個都匆匆忙忙的告退,考慮是不是到了告老還鄉的時候,他們能為周氏盡的義務已經盡到了,既然不可能成功,又何必枉然搭上一條xìng命。
這時候再考慮孟夫子的那句話,就覺得甚有道理,果然不愧為古之聖賢。
轉眼間,廳中只剩下許仙二人,王文瑞深深的望著了一眼許仙道:“漢文,當初收你為徒,真沒料到你會有今日,這也算為師一樁緣法。
許仙默默聽著。
“我知你與大將軍是知交故舊,但是伴君如伴虎,也不可不慎啊!為師的xìng命是小,但有一人的xìng命,你一定要替為師保全,否則為師到了九泉之下,也無顏面對先帝。
”許仙尋思您到九泉之下,大概是見不到先帝,只能見到學生我1口中道:“老師說的是幼帝吧!”王文瑞沉重的點點頭,他身為太師,最大的責任,便在這小皇帝身上了,但在王朝更替間,未有不斬草除根的,可以說因此他才不得不得鋌而走險。
許仙道:“這也請老師放心,我必保幼帝安然無恙。
”那小子現在不知跑到哪玩去了,替這一家子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這本來就是人家想走的路。
王文瑞重重的嘆了口氣:“若真能如此,為師又怎願以卵擊石,只願歸隱田園,了此殘生了。
”潘玉的厲害,他已經體會到了,在這種境況下對抗,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數日之後,皇宮大殿,靜默的針落可聞。
當今天子,周邦宜正坐於大位之上,一臉的yīn郁。
百官感同身受,這亡國之君的滋味,定然是不好受之極,有不少老巨都流下淚來。
但他們那裡知道,周邦宜隨金聖傑趙才子趕回蘇州,還沒來得及仔細遊玩,被許仙伸手一抓,就抓回京城來了,才一肚子的鬱悶。
而且許仙表示,他是不負責送他回去,要多給他點鍛煉,想去就再走一趟好了,更是讓他鬱悶之極,那可是幾千里路啊!在一個老太監的提醒下,周邦宜宣詔禪讓位於潘玉,潘玉則堅辭不受,而後三讓三辭,做足了功夫,方才接詔。
“皇帝陛下到!”隨著太監一聲聲尖聲傳報,群臣臉sè都是一肅。
潘玉頭戴琉璃冠冕,身穿盤龍帝王服,足踏天地履來到金碧輝煌的寶殿之上,瀟洒轉身俯瞰群臣,英美絕倫臉上帶著帝王方有的威勢。
“吾皇萬歲萬萬歲。
”群臣俯首拜道。
長安宮上空,一條鱗爪分明朝氣蓬勃的金龍飛騰於九天之上。
王朝更替,天下易主。
許仙負手立於雲端,望著潘玉微微一笑。
潘玉帶領文武百官,來到宮門前。
數十輛華車緩緩行過,離開這帝京皇城。
皇太后掀開車簾,回望了一眼那huā費了自己數十載春秋的皇城。
“娘,別看了,你呆了這麼多年,還不覺得膩嗎?這次我出去,才知道天下原來是那麼大,好玩的事情那麼多。
”皇太后望著一臉歡喜的兒子,聽他講述了一路上的遊歷,第一次覺得,這或許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而且她的女兒,已然代替了她的位置,成為了母儀天下的後宮之主。
不過宮中嬪妃大都被遣散,如今的柔嘉皇後娘娘,正對著這空dàngdàng的後宮,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潘玉登基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重整朝綱,大封群臣,以聚攏人心,確立自己的地位。
然則排在冊封文書第一位的人,卻讓滿朝文武都吃了一驚。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封許仙漢文為許國公”不安撫威德深厚的老臣,不獎賞有功的家臣,卻先封一個許仙,而且直接封為國公,這般恩寵簡直是厚的不可思議。
而且尋常國公都是“安國公”“忠國公”什麼的,哪有直接拿姓氏冠封的。
許仙mōmō鼻子:“明玉真是討的好口彩,皇帝即為國家的象徵,要我以身許國,自然是別無他許了。
”而讓文武百官更mō不著頭腦的則是,除了這個國公的虛名之外,再無任何實際的封賞,許仙仍要繼續做他的蘇州知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