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身後的竹屋中傳來飯菜的香味,可惜沒有天鼻通這樣的法門,大概氣味的傳播和聲音圖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吧!忽有一團黑煙闖入了他心中的“世界。
”那煙來的極快,方才還在山巔,剎那間已經接近竹林的邊緣,穿林而過帶起烈風陣陣。
許仙的神通竟看不透黑煙的籠罩,但他的天眼天耳已有所成,稍一定神。
就立刻看煙幕中的景象。
滾滾黑煙中,乃是一個身穿紅袍,腰懸鐵劍的猙獰惡鬼。
雖是惡鬼。
渾身上下卻無絲毫鬼魅陰邪的味道,而是一股寧折不屈的網烈與通天徹地的殺氣。
除了鍾旭還能有誰!(未完待續)Hao123中文網[Hao123.se] 更新最快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第一百三十章雁塔西院浮屠,大雁塔。
每年科舉之後,必有新科進士。
三五成群到此觀卑遊玩。
或可遊覽古寺,尋幽訪勝。
亦可登臨高塔,憑欄遠眺,俯瞰長安。
然則其中最為重要的便還是“雁塔題名”中進士者可將自己的名字題在大雁塔下,不知是從行時興起的規矩。
但在金榜題名之後游大雁塔卻已成風俗。
有道是“名題雁塔傳金榜大顯門庭天下揚!”潘玉立身七層雁塔之上,憑欄向南遠眺。
風舞衣襟,身邊卻出奇的並無一人。
其他進士都在另一側享受俯瞰長安的快意,又怎會來觀這蒼茫群山。
但立刻又會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
上前道一聲潘公子,或者潘大人!她也就順勢融入人群之中,為眾人指點這江山古迹。
或得迎合,或得讚譽。
她從容應對,於不經意間,回眸一眼。
群山渺渺,不見鴻雁。
來到塔下,寺中僧眾早已準備好了筆墨紙硯,供眾進士題名之用。
進士們一一持筆,題上自己的姓名字型大小,莫不是寫的小心翼翼,工工整整。
來日若為卿相。
此時此匆或許便是千古留名。
只是在千古之下,後人游訪古迹。
呼朋引伴之間,真的會注意到那刻壁上,密密麻麻留下的是誰的名字嗎?潘玉一筆寫就,在白紙上留下“潘玉字明玉”幾個字,字跡端麗明秀。
已消餌當初的陰柔之氣。
若是王文瑞在此,也要讚歎一聲。
有人感嘆,可惜許仙去辦差。
沒等到這時候,不然說不定還能趁此雅興,賦詩一首。
潘玉卻又執筆,思慮片刻,寫下“許仙字漢文”審視良久,方才交給等在一旁的僧侶。
遊覽寺院之時,潘玉尋空去拜訪慈恩寺的方丈大師。
這才是她此行最大的目的。
禪房之中,枯瘦的老僧盤腿坐在蒲團上,但雙手卻並非像尋常僧侶打坐那樣,規規矩矩收在腹間,而是隨隨便便的握著腳踝。
身姿更非筆直挺立而是佝僂著。
身上卻披著一件極為華美的袈裟。
仿若用綾羅綢緞裹著枯木,形容頗有些怪異。
哪怕一個俗家弟子都可以指責他不通佛禮,然而這老僧卻正是慈恩寺的方丈大師。
檀香裊裊生煙。
明明該老僧入定莊嚴景象,但他的臉上卻絲毫沒有端莊肅穆的意思,而是掛著笑容。
那笑容並不是那種通明透徹的領悟之笑,而更像是小孩子偷到了糖,窮人出門撿了大元寶那種笑。
這幅景象,給潘玉的感覺就像是小孩子偷了和尚的袈裟,學和尚打坐。
但偏偏又學不像,心中還覺的十分有趣得意,想笑出來又要強忍住的感覺。
再加上他腦袋上此,潔溜溜,不但沒有頭髮。
連鬍子也沒有。
更顯的滑稽,實在讓人生不出尊敬的意思來。
潘玉心中微惱,她進禪房之後,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兀自說了一通,更開出極高的加碼來,但從她進來,到現在已有半個時辰,這和尚就只是一言不發。
無論任何達官貴人,要見這位方丈大師,都要先捐助善款五百兩。
而且見了也沒法與之參禪論道,因為這位方丈大師從來是笑而不語,據說他修行的是閉口禪,據說他如今已有十年沒說過一句話了。
當然,據說也有不少香客從他的笑意里領悟了什麼高深的佛理。
“法善大師,我知你所修的是閉口禪,但你有什麼意思。
不妨用筆寫下來,明示在下。
”法善慢慢睜開一隻眼睛,連那眸子中都洋溢著笑意,卻忽然開口道:“潘王子,你又從富僧的笑里領悟到了什麼?”潘玉一愣,“你不是修閉口禪嗎?”據說十年沒說過一句話的高僧竟然說話了。
法善眨眨眼,“剛才不是已經修了半個時辰了嗎?”潘玉道:“那敢問一句,富僧又是何物?”法善理所當然的道:“貧僧是說那些到處討飯吃的窮和尚,我貴為慈恩寺主持,吃穿不愁,當然是富僧。
”潘玉一陣無語,只是不知多少“貧僧”聽了這句話,會大犯嗔戒。
有把缽盂拍在他臉上的衝動。
但既然這和尚貪金好物,也就好對了。
“大師,你覺得在下方才的提議如何?”她已開出了一個不低的價碼。
要讓這和尚改口,贊同柔嘉和她的婚事。
只是她有些不明白,精明睿智的皇後娘娘為何會供奉這樣一個釋子,而且竟然會為了一個和尚的話改變本來的決定。
“潘王子,你還不曾回答,從富僧的笑里領悟到了什麼?”潘玉。
望了他一眼,淡淡道:“大師佛法精深,通明世事,自然是要笑天下可笑之人!”“假話!”潘玉便又換了一種說法如此三番四次,潘玉終於失去耐心,豁然起身,“我看你不像個和尚。
倒像個賊禿。
”便要拂袖而去。
法善哈哈大笑,“真話!潘集子請留步,你的提議,富僧同意了。
”潘玉止步回首,從懷中掏出一個裝滿銀票的錦盒丟在蒲團上。
“那就請弈丈仗義執言,不要再受小人的利用,蒙蔽上聽,也讓在下償得心愿。
來日另有重謝。
”“你又怎知富僧不是仗義執言呢?”“你!”法善慢慢的道:“潘玉若娶柔嘉公主,陰陽不能相諧,來日恐生不測之禍!”正是他當日對皇後娘娘之言。
潘玉眯起眼睛道:“大師這是何意?”法善枉顧左右而言他,只是笑道:“方外之人,又怎能干預得了方內之事,不必富僧多言,你的心愿已經償了。
”潘玉思慮片發,拱手道:“那就多謝大師美意了。
”法善命令待客僧道:“來,將本方丈勝制的上好雁肉送與潘王子一壇。
”再對潘玉異樣的目光,法善單手合十,“貧僧修的是小乘佛法。
”潘玉點點頭,她博覽群書,自然知曉小乘佛教,可吃三凈食,即雁、鹿、犢肉,不算犯戒。
但在這個時代,已很少有佛門弟子修乘佛法了。
而且她暗自懷疑,這和尚不想說話就修閉口禪,想吃肉就修小乘佛法,若是想近女色的話話,是不是就要開始修大歡喜禪了。
在潘玉將要離去的那一刻,法善卻忽然笑語道:“沒錯,富僧修的正是大歡喜禪,只是無關女色。
若能除盡一切煩惱。
自得大歡喜之奧妙。
心中若常得歡喜,便是給個佛陀也不要。
”潘玉腳步一停,頭也不回的出門而去。
法善掂量著手中的錦盒,笑道:“梁王子送來黃金千兩,潘王子送來白銀萬兩,我這富僧就是想貧都貧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