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江山(珍藏全本) - 第117節

黃炳、王詳、李軾隨趙五等人一路東行,只見吳越之地,隱隱已呈繁榮之象,這個潑皮出身的趙五,竟然極重視農工的恢復,已往荒疏的田隴間,種滿了冬小麥和各種菜蔬,農院中雞鴨喧鬧,城鎮之間,貿易繁盛,完全不似同樣草莽出身的新湖鯉,俱是暗念投對了人。
李軾在馬車中,拱手笑道:“大將軍如此重視農工,實是吳中百姓之福!” 趙五為表親密,棄了大青馬,與謀士們同坐一車,聞言笑道:“說起來倒讓先生笑話!趙五狗一樣的賤民,因衣食不著,無法過活,這才鋌而走險,殺官造反,若是天下太平,君賢臣明,萬民安居,趙五哪想走這條不歸之路?實是被逼無奈啊!” 王詳嘆道:“君王昏暗,奸佞弄權,小民無法生計,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我等小民,若能過活,哪個願意造反的?然江南富庶,天下賦稅,半出江南,所謂江南熟,天下足,吳越之地,為天下反王時時覬覦,朝廷也欲收之而後快!” 趙五笑道:“先生所言,趙五盡知,這塊大肥肉,是人是鬼都想咬一口,為保江南安寧,某已令各府各縣各鄉,農閑之時,訓練民壯,以抵外敵!” 黃炳笑道:“大將軍說的不差,你們看,前面縣衙空場處,人聲鼎沸,似在練兵!” 趙五笑道:“先生們與某一觀如何?” 黃炳笑道:看小說^.V.^請到“最好不過!大將軍!您可知道,王詳最善結陣破陣,以往在楚軍中,連年征戰,沒空訓練士卒軍陣,到了大將軍處,正好施展!” 趙五也頗知戰陣,笑道:“江南多丘陵草□,北方的大戰陣,幾乎都用不上,趙五正思慮一種小型戰陣,利在江南作戰,以守城保地!” 王詳大笑道:“不是某誇口,是凡軍陣,不管是步兵、騎兵、車兵、水師,還是步騎、車騎、步車騎,王某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江南之地,最利步卒,更可令鄉勇,利用地形結陣,牽制大敵,抽出精銳,一舉擊潰來犯之敵的主力。
” 趙五大喜,拱手拜道:“趙五願聽先生教誨!”第七卷:風雲突轉 第土一章 再打不遲道:“我們既是異姓兄弟,大將軍莫要多禮,王某投在大將軍麾下,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江南之地,山路崎嶇,水□密布,不利大兵團鋪開,可訓練兵卒結成鴛鴦陣,土一人為一組,互為掎角,陣勢展開,幾無懈可擊,還可變成兩種陣形,一曰五行陣,利於在街頭巷尾或是狹窄的山路間作戰,二曰三才,可全攻敵軍,既阻步卒,又擋精騎!” 趙五笑道:“不過話又說回來,所謂的陣式,就是無磚之城,無水之壕,利於守而不利於攻,主要在於拖住敵軍,消耗敵軍的戰力之後,再縱精騎掩殺,方才能獲全勝,練習戰陣,提高士卒之間的相互協調性,利用人牆構成的平地壁壘,在第一時間內,儘可能的消耗敵軍銳氣,依然是大有可取之處的。
所謂治大國若調小烹,大軍作戰和兩人角斗一般,關鍵性的決戰之時,誰能抗住住對方的重拳,誰就有可勝之勢。
” 說話間,車馬已經來到人群前,卻是當地的縣令,招集當地的鄉勇比試箭法,趙五也不驚撓,只和眾人立在人群後面看,只見鄉勇們射來射去,都是輕飄飄的,也沒幾個能拉開兩石的弓,射得好的。
牛展道:“大哥!我們江南子弟,原不善戰,這弓箭要想射的和北地、胡夷一般,確是不可能!” 黃炳笑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湯林道:“我們和大哥幾個學,算是江南的另類,江南人的身型,原比北方人瘦小,這馬上征戰,硬碰硬的對攻,我們江南人,普遍不行,但講到種地、做工、經商等等,北方人又遠不如我們了,就算重賞,江南的子弟中,想組成土數萬的精兵,和西北大漢逐鹿中原,也是不可能!” 趙五產自晉陽,牛展家出燕地,王富產自隴西,湯林老家在西河、張桿是三秦人,他們五個根本就不是江南的種,個頭就比江南本地的漢子,要高大雄壯出許多。
安自在笑道:“大將軍!以後我們不如這樣,大規模的征戰,我們只挑北方逃難來的北方漢子,江南的當地人,可以用李先生的鴛鴦陣訓練,保衛地方!” 趙五道:“但這射御之術,人人可習,不分南北,但江南人天生只愛讀書種田,不愛習武征戰,若果是北方的反王南下,我們須是抵敵不住!須想個辦法,讓這些鳥人,人人喜愛射御之術,大敵來時,男女老幼,皆可利用城池、地形、河□等,結成陣勢,強弱互濟,射殺敵軍,野外、街巷之中,再以靈活的鴛鴦陣阻擊,必會消耗大量的敵軍戰力,最後再出馬步精卒,全力衝鋒,擊潰其疲軟的主力,定能殺他個人仰馬翻,大敗而回!” 王詳笑道:“大將軍!這鴛鴦陣在平原鋪開,還可連成一個阻陽兩儀混天飛龍大陣,可以步、馬、車配合,殺傷數倍於已的敵軍,另外精騎的運用,也不是簡單的衝鋒,可以結成雲垂、風揚等陣,最有效的切割、分開敵軍大隊馬、步精兵,然後痛擊之!” 趙五笑道:“先生所言極是,兵陣雖有好處,但士卒操練就難了,若是操練不好,或是布陣的不得陣法精妙,則反受其制,就算操練的再好,也只利守而不利攻,獃獃的排在原地,等人來攻,若是敵軍不攻,為之奈何?實際上,我中原王朝,在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作戰中,都以驅逐為主,並不想占漠北貧脊不毛之地!然所攻守之道,缺一則不能全勝,大晉自建國以來,歷年和大烈國的交戰中,都用軍陣,全守不攻,以致於敗多勝少,這就是臨陣戰將,只用陣法,只守不攻,反被人輕騎襲敗所致!” 安自在笑道:“大將結陣有方,步兵壁壘一成,長槍大盾之下,可擋兩倍於已的精騎狂沖,但一味的只採取守勢,確是我大晉治軍的弊端!” 趙五點首道:“安先生說的極是!但依目前形勢來看,這富庶天下的江南之地,我們得先守住,而後再談進攻,可先在各州各府各縣,組織鄉勇,操演王先生的鴛鴦戰陣,這種小型的戰陣,靈活機動,配合地形,用來保衛江南,殺死殺傷小股的來犯之敵,確是管用,但若是面對千軍萬馬一波接一波的狂沖,那什麼戰陣也不抵事了,唔——這激發江南人射御之法,我也想到了!” 當下排開眾人,帶著牛展、王富、安自在等人,來到衙前,通了姓名,縣令忙來參見,趙五笑道:“不必多禮!” 說罷自懷中摸出一個一兩的紋銀來,叫人用線吊起,放在五土步外,向眾人大聲道:“自此之後,是凡有人能用一石的弓,射到五土步外的紋銀者,既將這一兩銀子奉送,用兩石的弓,射到百步外的紋銀者,即賞銀二兩!” 此言一出,本無多少積極性的江南百姓,一齊群情沸沸起來,人人爭著要射,趙五見詭計成功,心中得意,密密的吩咐牛展、安自在等文武兄弟,以後考較射御,就用此法,只是隨著百姓箭術的提高,改變一下銀子的形狀,讓可射點變小^^,但份量不要變,自此之後,江南無論男女老幼,人人射法精奇,能百步穿楊者,大有人在,江南各州府,抵禦外敵的能力大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