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西遊之我是牛魔王 - 第189節

有兩個徒孫上前問道:“師祖,你哭怎的?”老僧道:“我哭無緣,看不得唐僧寶貝!”和尚道:“公公年紀高大,發過了他的袈裟,放在你面前,你只消解開看便罷了,何須痛哭?”老僧道:“看的不長久。
我今年二百七十歲,空掙了幾百件袈裟,怎麼得有他這一件?我雖是坐家自在,樂乎晚景,卻不得他這袈裟穿穿。
若教我穿得一日兒,就死也閉眼,也是我來陽世間為僧一場!”眾僧道:“好沒正經!你要穿他的,有何難處?我們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罷了。
何苦這般痛哭?”老僧道:“縱然留他住了半載,也只穿得半載,到底也不得氣長。
他要去時只得與他去,怎生留得長遠?”正說話處,有一個小和尚名喚廣智,出頭道:“公公,要得長遠也容易。
”老僧聞言,就歡喜起來道:“我兒,你有什麼高見?”廣智道:“那唐僧兩個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著了。
我們想幾個有力量地,拿了槍刀,打開禪堂,將他殺了,把屍首埋在後園,只我一家知道,卻又謀了他的白馬、行囊,卻把那袈裟留下,以為傳家之寶,豈非子孫長久之計耶?”老和尚見說,滿心歡喜,卻才揩了眼淚道:“好,好,好!此計絕妙!”即便收拾槍刀。
內中又有一個小和尚,名喚廣謀,就是那廣智的師弟,上前來道:“此計不妙。
若要殺他,須要看看動靜。
那個白臉的似易,那個毛臉的似難。
萬一殺他不得,卻不反招己禍?我有一個不動刀槍之法,不知你尊意如何?”老僧道:“我兒,你又有何法?”廣謀道:“依小孫之見,如今喚聚東山大小房頭,每人要乾柴一束,舍了那三間禪堂,放起火來,教他欲走無門,連馬一火焚之。
就是山前山後人家看見,只說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將我禪堂都燒了。
那兩個和尚,卻不都燒死?又好掩人耳目。
袈裟豈不是我們傳家之寶?”那些和尚聞言,無不歡喜,都道:“強,強,強!此計更妙,更妙!”遂教各房頭搬柴來。
原來他那寺里,有七八十個房頭,大小有二百餘眾。
當夜一擁搬柴,把個禪堂前前後後四面圍繞不通,安排放火。
孫悟空回到寺中,先回房中,拔下毫毛,變了兩個瞌睡蟲,把本就在熟睡的唐僧叮了一口。
那唐僧本就勞累,被這麼一擺弄,便是在門口打雷也不得醒了。
孫悟空又使了個隱身法,神不知鬼不覺地出門,跳在房頂,取出辟火罩來,罩住禪房,跨坐在房頂的鎮殿石獸上笑吟吟的看著下面眾僧來往奔走,搬柴運草,已圍住禪堂放火。
須臾間,那些和尚放起火來,孫悟空見了,立起身來,捻訣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氣吹將去,一陣風起,把那火轉颳得烘烘亂著。
這正是星星之火,能燒萬頃之田。
除了唐僧所在之處半點火星皆無,其餘各殿盡皆遭殃。
風狂火盛,把一座觀音院,處處通紅。
那些和尚本存著惡念,要燒死唐僧兩個的,誰知眨眼之間,到處都是火頭,個個都嚇得瞠目結舌,筋麻骨軟。
好容易有幾個腦筋靈活些的,終於反應過來,大叫走水,這才驚醒眾人,連忙都去拿水救火,搬箱抬籠,搶桌端鍋,滿院里叫苦連天。
那火借著風勢,哪裡容易滅得?不多時,燒得左右偏殿坍塌,火勢又往大雄寶殿蔓延過來,一發不可收拾。
今日兩更,第二更就在午飯後。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id,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第一百四十九章: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火光燃起,映紅半邊天,遠在二十裡外的黑風清二楚。
熊羆王大喜,當下駕雲徑往觀音禪院而來,目標只有一個:錦瀾袈裟。
哪知到了禪院,只見人頭簇擁,熙來攘往,都在救火,到處都是火光衝天。
熊羆王當場就愣住——要是在原著中,熊羆王與那老和尚素有來往,走得熟路,但這時候他只是剛剛到來,寺里亭台樓閣極多,哪裡認得路?若要一間一間的搜尋,又費時耗力,心裡只暗暗叫苦道:“失了計較了,早知道先來探探路,現在兩眼一抹黑,到哪裡去尋那袈裟去也?”正無計時,抬頭一看,見孫悟空坐在一座禪房屋頂上,手舞足蹈,拍手稱快,不時吹一口烈風,以助火勢更熾。
他本身所在之處卻是無火,此便是那辟火罩之效。
再往旁邊看去,又見一處偏殿,前後左右都燃起火,偏它一座孤零零的立在火中,半點無損,想來必然有些蹊蹺。
熊羆王也不及多想,化作一陣清風,直撞入內。
這裡果然便是那老和尚的宿處,此時那些僧眾見火勢難當,怕他有什麼閃失,早已派幾個身強力壯的和尚冒著火衝進來,不由分說,抬起老和尚便往無火處跑,把那老和尚幾乎唬殺。
是以熊羆王來時,此間半個人影也無。
在那几上,霞光彩氣粲然,充盈在整座禪房內,不但半點火勢不得侵入,人在其中,連一絲熱氣都感覺不到。
熊羆王大喜,上前細看,果然便是那錦瀾袈裟,端的是件寶物。
他自然不會客氣,一手抄起袈裟,轉身就走,出了禪房,依然化作狂風,一溜煙腳底抹油去了。
孫悟空居高臨下,見有一團妖雲匆匆來去,情知熊羆王得了手,心下大定,更是賣力鼓風,一時間火燒得更是猛烈,那些和尚潑水上去,就像潑了一層油上去一般,反燒倍旺盛。
這一下叫那些僧眾哭爹叫娘,也顧不得救火,紛紛冒死衝進自家房裡,把那些金銀財貨搶救出來,堆在院子里,便如小山相似。
卻說熊羆王得了手,不回黑風洞,就在山腳處降下雲頭,拔了一把毫毛,吹了一口仙氣,就變作七八十個小沙彌,各自手執銅鑼,一路敲響,大聲呼喊道:“來人哪,救火啊,禪院起火了。
”他卻將身形隱了,沒在暗處偷笑不提。
這山腳處原有百餘戶人家,都在附近打獵種田為生。
此時夜深,眾人都已睡下,山頂禪院離得遠,喧嘩之聲傳不到山下來,是以仍在熟睡,突然被鑼聲驚醒,各各穿衣下床,推開窗看時,呀,但見山頂火光晃亮,照地半邊天紅通通一片,均是大驚,這座禪院在方圓千里之內甚有名聲,香火極盛,信徒也是無數,山下百姓日常多有來拜菩薩、進香油地,此刻見禪院失火,當下抬桶的抬桶,拿瓢的拿瓢,都來滅火。
趕得上山,見山門已被燒毀,眾人不敢遲,一擁而進時,卻都呆住了。
只見那院子中央,堆積了無數財寶,光是紅木漆籠的大箱子就有十數口,有幾口箱子由於匆忙,就這麼敞開著蓋兒,裡面物事看得分明:有巴掌大的金元寶、有馬蹄狀的銀坨子、珍珠瑪瑙串成的項鏈、翡翠玉石刻成的擺設,林林種種,皆是奇珍異寶,不計其數。
眾百姓都是窮苦人家,只怕三輩子輪迴也沒有見過這許多財物,一時忘了救火,都在面面相覷。
那和尚正在救火的救火,搬箱的搬箱,仍有不少箱子從各處雲房內不斷搬出來。
那些和尚看見山下百姓趕至,急切之間哪裡想得到這財寶堆在眾人眼前是何等礙眼?大呼道:“快來救火啊,莫在一旁干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