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養在房間里的小蘿 - 第459節

小奈美趕緊點頭,並且把懷裡哭不停的嬰兒交給哥哥。
這孩子在哥哥(爸爸)懷裡,一直張大嘴,哭的面紅耳赤,活力十足。
看孩子這樣,哥哥只是抱著這個孩子,面露微笑看著他。
溫暖的微笑。
平靜的微笑。
一點都不困惑的微笑。
真正屬於父親的微笑…… 因為這孩子的名字,還用再問嗎? 哥哥終於開口,平靜微笑的說:「這孩子,就叫奈高吧。
」 女孩們都好奇看著哥哥,除了莉貝亞之外,明顯不明白為什麽要取這樣的名字:「奈高?」 「因為啊…… 因為啊…… 因為啊…… 我相信來自世界第一高峰的這個孩子, 這個還在媽媽肚子里就讓我如此頭痛的孩子, 長大之後一定會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 哥哥什麽都沒有再說,只是溫柔微笑的重新把懷裡孩子交回小奈美的母親懷抱中。
在小奈美的母親懷裡,或許是再次聞到母親熟悉的味道,或許是再次聽到熟悉的心跳聲音,更或許是因為哭累了,奈高不再哭了,只是一直眨著嘴巴,好像想代替爸爸,向媽媽說出爸爸的心底話,解釋為什麽要取這個名字。
但是就算哥哥無言,孩子無語,身為母親的小奈美還是知道,完全知道,出於天然母性的絕對知道,這個孩子肯定會有個不平凡的一生…… 為此,小奈美哭了。
把還只是嬰兒的奈高緊抱在懷裡,感動的哭了…… 雖然他的個性自然直率, 粗曠不拘小節, 略嫌沒有禮貌, 粗人般的存在, 但是史書之中必然會有他的名字存在。
因為他的一句話,能影響世界大勢。
他的作為,能左右未來發展。
他是家族霸業的重要基石。
他是家族霸業的絕對支柱。
他是家族霸業開創者之一。
所以, 奈高, 奈高啊, 來自聖母峰的孩子, 天下第一高峰的孩子, 高山靈氣地脈的孩子, 你的人生也要如同聖母峰這座高山, 屹立不搖於天地之間, 永遠都在那裡啊…… 終究,高山靈氣地脈,絕不會棄山主於不顧。
不論山主去到哪裡,總會有靈氣地脈的追隨,隨侍輔佐。
因為曾被聖母峰的靈氣地脈養育長大的他,曾經的山主,就在這裡…… 不論是真是假,翻閱歷史,每位歷史偉人或是歷史巨人的出生,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傳奇故事。
孔子出生前,母親夢見仙女送來一個坐在麒麟背上的孩子。
漢高祖劉邦,相傳是凡人母親與龍神之子。
元太祖鐵木真,有一神仙進入室內,來到母親床上,因此懷有鐵木真。
明太祖朱元璋,母親遇一神仙贈予仙丸,吃下之後便懷有朱元璋…… 奈高。
一個來自聖母峰的孩子。
山脈靈氣的孩子。
楊柳樹轉生的孩子。
將要追隨親生母親和媽媽們,帶領後代家族,開創天下百年、甚至千年霸業的一個孩子。
這就是身為母親的小奈美和孩子奈高的誕生故事。
他們會永遠陪伴在彼此身邊的故事。
哥哥會永遠陪在母親和孩子身邊的故事。
母親會陪在夫君和孩子身邊的故事。
孩子更會陪在父母身邊的故事。
聖母峰的高山靈氣地脈更會陪伴他們的故事。
後院的小楊柳樹,再次輕輕隨風擺動了。
因為他(她)就在那裡, 永遠都會在那裡啊…… =待續= =01 飛向未來的阿庫別瑞= 自從人類這種生物產生智慧之後,夜晚總會不時抬起頭,看著美麗閃耀又持續變化的星空。
那一點一點的究竟是什麽? 是天界的門戶? 是神靈在天上的身影? 甚至於,是死去的列祖列宗們的靈魂? 人類對星空的好奇和憧憬,從來沒有消退過。
因此,天文學開始產生了。
隨著時代的過去,人們終於慢慢了解到,夜空中閃亮的那一點又一點,其實是燃燒不停的恆星。
紅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甚至是橘色的……在各自的位置持續閃耀不停。
全都是在非常遙遠地方的星體。
因此人類決定離開地球,進入廣闊的太空,追尋那所有閃耀不停的恆星,試圖拉近彼此的距離。
要更接近。
要更接近。
一直努力的嘗試讓自己更加接近那無盡的恆星。
因此,身處太陽系內的人類,無畏的開始向四周漆黑的宇宙航行出去。
數以千計的太空船,努力實行著先人們的夢想,在星海中來回航行。
這些太空船或是載運貨物,或是載運人員往來,完全依靠強大的噴射引擎和慣性,以地球為中心向四周飛去,努力航行於太陽系內。
每一趟航程,少則數天,長則數月數年都有可能。
為什麽需要這麽久的時間? 除了航太科技一直受限於噴射裝置和引擎的發展,也因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說:『速度越快、質量越大』,宇宙中不可能有任何物體的速度可能超過光速,因此人類的發展始終受限在太陽系之中,數百年來依靠噴射引擎緩慢的推進,推進,再推進…… 直到這一天,全人類文明終於要迎來翻天覆地的大改變了…… . . . 大約距離艾莉絲那群姊妹們,三百年之後的未來。
三百年過去,人類已經正式殖民火星,邁入太陽系時代了。
但是雖然時代已經先進三百年,太空技術卻依然沒有進步太多。
這個時代,蔚藍的地球,依高度和目的不同,總共有五層繞地軌道。
從最低層的純地球圈交通運輸軌道,直到最高層的地球圈出入口軌道。
這個最高層軌道,一如過往數十年,有數千艘龐大的太空船方向劃一的朝向東方航行,和地球一起迎來日出,迎來黑夜,再迎來日出…… 這些太空船少部分是剛結束旅程回到地球,其餘大部分是正要啟程出發前往地球以外的遙遠區域。
當然它們體積都非常龐大,為了載運更多人員與貨物行進於太陽系之間而不得不如此發展。
回到地球的,進入繞地軌道之後,引擎不再噴發,只以慣性維持航行,轉而和太空航管局進行通訊,取得下降軌道的許可。
準備離開地球的,取得航管局許可之後,它們的引擎大多啟動中,順著地球軌道進行最後加速與衝刺,要讓自己脫離地球的重力圈,以橢圓形的行進路線把自己拋向其他行星或衛星。
只是它們將要前往地球之外的哪些地方,完全受限於發射窗口。
至於什麽是發射窗口? 簡單說,因著每顆行星在太陽系內的位置不同,加上軌道運行因素,出發之後抵達目標區域的時間也不同。
因此所謂的發射窗口,自然就是指能以最短的時間,最近的距離,和目標地點軌道相交的出發時間點。
當然也可以完全不管發射窗口,軌道計算好之後點燃引擎立刻出發。
只是這樣的情況一般很少,畢竟效率不高,所以大部分人寧願等待發射窗口到來,也不願意提早出發,才會造成現在第五軌道如此擁擠的情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