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志已經嘿嘿壞笑著,伸手探入她鼓囊囊的嫩胸上,遊走一遍,輕捻慢擰,手下動作溫軟細緻的緊,費幼梅痴迷的閉上秀眸,湊在他耳邊嬌聲再道:“不要……大哥,幼梅兒不要你……不要你捉弄人家的時候,心裏面卻想著秀鳳姐姐,或是其他人,好不好嘛?”===============================看到有同學留言說,希望本書一直寫下去,恐怕要失望了,本書的題材和人物大概就是這麼多了,正在朝結局大步邁進。
第五百二十一章 眷眷 之五兩日後,駐守在望月城外的朱晃派人傳來急訊,連日烏蘭山下不斷有北方四國的探馬進出,朱晃據守在此處,暗暗捉住了其中的一些,幾番審問下來,說是突厥大王子固攝聽聞手下文武兩將被人伏擊而死,身首異處,丹奇和達爾木的頭顱被送到萵恰河邊的王庭中,固攝震怒,四國朝內大驚。
固攝一邊派兵前來打探敵手的番號動靜,一邊撫恤手下眾將士,誓言要御駕親征,踏平南朝,血洗十三城,為丹奇和達爾木報仇。
望月城外原是剿北將軍呼鐵的駐地,呼鐵被仁宗急招回洛都,誥命讓他帶齊八萬大軍,會合變州大營的陳通,一齊去討伐寧安府的鮮於無忌,哪知呼鐵聽說楊居正一家慘被斥為反賊后,半夜挂帥印而去,陳通獨自帶兵去征討東南,葬身在千島湖的魚腹之中,兩路大軍十三萬人馬,逃的逃,散的散,其餘盡都皈依了三皇子麾下,三皇子和鮮於無忌重新整頓大軍,號稱精兵十萬強取洛都,而西南和北方就此空虛了下來。
這兩路大軍一路是為了防止西蜀羅天教造反鬧事,另一路是為了提防北方四國所設,可以算是當今南朝天下的兩路精銳,他們消亡后,南朝的兵力大弱,最強盛的一支兵馬,只能算是鮮於無忌過去的五萬水軍,再加上這兩路兵馬歸附的合計十萬人,其餘各地府都還有一些駐軍,可人數不會超過萬人,微不足道的緊。
不管洛都現下戰況如何,北郡的局勢可是危急的很了。
呼鐵走後,北郡沒有一支整裝的朝廷兵馬,楊宗志帶領義軍伏擊了丹奇和達爾木先部,懸挂他們的屍首於陰山外側,必然會引怒北方四國,不過如此作,也有他的好處,那便是十三城的子民們聽到訊息后,信心大振,過去那些尚在觀望的人們紛紛來投,只這兩日就湊足了人馬五千,陰山之戰折損兵馬三千,兵馬補給的很快,現下義軍已經有了一萬六千多人,各地富紳慷慨解囊,兵器和裝備輜重比過去也多了不少,加上陰山之戰中繳獲了許多戰馬和戰刀,義軍操練起來,也看著更加齊整。
第二日黃昏,從長白山運來要的四千匹戰馬已經抵達幽州城,前來押送戰馬的是柳順意和段如玉,楊宗志看著他們風塵僕僕的趕來,一臉疲憊之色,心底不由得感動不已,想過去虎家牧場恁的強盛,也不過豢養了戰馬數百匹,費清一次便叫人送來了四千匹,可算是傾盡所有,將長白山附近大小馬庄的戰馬都收遍了,柳順意給他帶來了費清的親筆書信,信裡面對他說,讓他儘管放棄後顧之憂,缺什麼了只管招呼一聲,費清和董秋雲必定為他全力辦到。
楊宗志拿著信箋,心頭久久不能平復,不論這一次和北方四國戰局如何,便是筠兒婷姨她們的女兒家心思,和費清一家的天大恩情,就讓他無以為報,男子漢大丈夫馬革裹屍,生來無牽無掛,一轉身百餘年,死而後已,能留在心底里的,只有這些親人和愛侶們的天高厚義,他自幼便是個孤兒,尋常人如同他一般得知身世后,或許會自怨自艾,徒嘆身為皇家人,不能得享榮華富貴,他卻不以為然,只想著天下太平之後,能夠和這些佳人們隱居在田園山水中,快快樂樂的,就算心滿意足。
眼見固攝出兵在即,楊宗志不敢延誤,當天夜裡便點齊兵馬,帶上輜重裝備,補足糧草,向望月城趕去,頭一次大戰前,義軍尚未與蠻子兵交過手,人人心頭惶恐不安,趕路時俱都默不作聲,這一次挾勝仗之餘威,大家的腳步便輕快的多,一路上陶老幺等人嘻嘻哈哈的自不必說,便是霍二哥鄭老廣等人也臉色鎮定,滿面輕鬆愜意。
出幽州城后,途徑平州和邸州,中夜便來到了綿州城外,大軍在此稍事歇息,補充了一些乾糧和清水,半個時辰后又再度北行,如此直到清晨方才趕到望月城下,大軍夤夜趕路,眾將士疲累不禁,前面幾個機巧的探馬回來相報,說朱晃帶了一千人馬在原野中紮好營寨,等著大軍前去入宿。
楊宗志低頭一看,眾軍疲色盡顯,顯然再要趕路已是難以做到,便嗯的一聲,對忽日列和白老大道:“你們讓大家在原地休息,過兩個時辰之後再趕來,我先去望月城外看看蠻子的動靜。
”原本依照他的打算,今日是要一鼓作氣的趕到望月城紮營,然後休整隊伍,但是眼下義軍的戰力尚顯不足,行路長了,體力頗為不濟,而烏拉山下的動靜如此緊急,他心頭擔憂不下,便想獨自前往。
忽日列在陰山大戰中受了些輕傷,經過這兩日的休養,已經好了大半,不過整夜急行,黝黑的臉龐上依然略微蒼白,他聞言點頭道:“好,你只管放心,我們隨後趕來。
”說罷對身後揚手喊道:“眾將聽令,原地休整。
”身後一萬多義軍行動統一,倏地停下軍陣,在雪道兩旁盤坐下來,這裡是距離望月城三十里不到的官路,雪勢很深,將官路掩蓋在下面,增加眾人行軍的困難,大家依次在官道旁坐下,取出清水飲用,蜿蜿蜒蜒的隊伍如同長蛇一般望不到盡頭。
楊宗志從吳鐸的手中取過自己的長鐵槍,上一次他的鐵槍在戰場上折斷了,回到幽州城后,便又命人趕製了一根,這一次吸取上回的教訓,這根鐵槍作的又粗又長,全身用精鐵淬火而溶,拿在手中頗顯沉重,極不稱手,但是好賴聊勝於無。
他取過鐵槍,拉上韁繩便要牽馬遠去,吳鐸叫道:“少……楊兄弟,時局混亂,讓小人陪你一道去吧。
”楊宗志回頭掃了他和裘仁遠一番,見到他們一身義軍將士打扮,他知道這兩位家將過去便有一身武藝,後來跟了白髮老道長后,更是練就了一身好本領,乃是老道長為他爭霸江山攢下的家底,現下跟了自己參軍從戎,無怨無悔,楊宗志哈哈豪爽笑道:“不必了,這裡去朱大哥那邊,不過一百里左右,我騎快馬,幾個時辰可到。
”他一邊說話,一邊用力的拍了拍手中鐵槍的槍身,寒風中吟吟作響,裘仁遠的身後騎出一匹棗紅小馬,李十二娘低聲道:“還是我陪你去……姑姑讓我仔細看著你,你一個人上路,我……我總是不放心。
”李十二娘的話音未落,自己英美的小臉蛋卻先紅了,所謂照拂之說,商怡婷倒是真的給她提醒過,但是她說這話時,不知為何想到了前幾天夜裡,那個拿著長氅追出酒樓的俏麗背影,自覺地甚為羨慕,因此忍不住騎馬出來叫住了楊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