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樂的身邊還有一個長白劍派弟子,只是對楊宗志抱了抱拳,並未搭話,楊宗志眼神一轉,又看向了他們的身後,只是他的視線還未看清楚,那馬上二人從馬背上飛快的跳下來,擄起長長的衣衫下擺,當頭拜道:“少主人……”楊宗志心頭微微一驚,放開身邊的費幼梅,皺著眉頭走過去,見到那兩人一高一矮,正是吳鐸和裘仁遠,楊宗志怔住道:“你們……”忽然看見他們兩人身穿長長的縞素,額頭上捆了白絹,緞帶一般的絹尾在腦後,被風吹得高高盪起。
楊宗志看得心頭一跳,暗覺事情不妙,急忙問道:“出……出了什麼事了?”吳鐸團身跪在地上,伸出衣袖抹了抹眼淚,抬頭大哭道:“少主人,軍師……軍師他老人家,已經大病過世啦!”楊宗志只覺得眼前一黑,又驚又悲,慌忙拉起吳鐸和裘仁遠二人,啞著嗓音道:“怎麼……怎麼會大病的,我前幾日離開的時候,不是還好端端的么?”三個大男子,站在街頭酒樓下哭成一片,楊宗志回想起那白髮老道長的音容笑貌,彷彿歷歷在目,自從第一次在陰山上相見,奉送玉笛,再到其後種種,無不跟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家有關,待得他在長白後山聽說了自己的身世后,更是明白原來這位老人家為自己操勞了一世。
楊宗志選擇決然離開那山谷,其一是覺得自己並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第二……也是不忍心再看到那老人家白髮如霜,小時候,他牽著自己的手雲遊天下,將自己安排在滇南投師,這些記憶楊宗志雖然想不出了,但是只聽到那老發道人說起,他便不知為何……篤信無疑。
眼下……老道長已仙游而去,在楊宗志的心頭不吝於走了一位慈愛的長輩,他驟然聽到噩耗,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茫茫然站在街頭上,潸然淚下。
費幼梅在他身邊,陪著他抹了一會清淚,嬌聲哽咽道:“大哥,老道長他走之前,還把我叫過去了呢。
”楊宗志回過頭來,獃獃的問道:“那……那他有沒有留下什麼話?”費幼梅點頭道:“有的,我去的時候,他已經卧病在床了,下不了地,拉著我,咳嗽的問我,‘那孩子他毅然迴轉中原,可是覺得貧道所說之事,他信不過的么?’我便回答他說:‘不是,大哥他信得您老人家,他只是……他只是……‘。
他便又問我:‘那他是覺得老道士算計太深,一時接受不了的吧。
哎……他的爹爹敬王爺為人心慈手軟,為了他娘親,坐失良機,到了那孩子的頭上,他難道要重蹈覆轍,步上他爹爹的後塵不可?他定然會跟你說,他不願意去做皇上,更不願意因為這事,將你們這些出眾的女子們牽連入內,是不是?’”楊宗志聽到這裡,心頭咚的一響,暗嘆道:“老人家彌留之際,依然將我的心思猜的如此精準,不是神人又是什麼?”可就是這樣一位算無遺策的神人,也有生老病死的這一刻,楊宗志聽著費幼梅嬌軟的嗓音回憶當時情形,心中便能幻化出白髮老道長的模樣,鬍鬚少少的幾縷,掛在蒼老的額下,臉頰上儘是深深的皺紋溝壑。
費幼梅輕泣道:“他還說呢,裘二哥和吳四哥對你們一家忠心耿耿,乃是你爹爹賜名的忠僕下人,他自知大壽將近,無法再幫你爹爹帶著這些人了,而是讓我帶著他們來投奔你,我本來急的不知該答應還是不該答應好,可是那老人家說過話后,忽然闔住眼睛便再也沒有睜開,我就算想替你拒絕,也無法說給他聽了哩。
”楊宗志聽的心頭一驚,回身盯著垂首而立的裘仁遠和吳鐸,定聲道:“老道長,他真的……這麼說的?”裘仁遠道:“少主人,我們這些人,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軍師在世的時候,我們還能跟著他老人家,可他現在過世了,我們除了跟著你,還能去哪裡,軍師他吩咐過了,讓我們草草料理他的後事,便捨棄山谷,隨了你來到北郡,眼下八千子弟,都在城外彙集著,只等你一聲令下。
”楊宗志的臉上陰晴不定,變換極快,心底複雜一片,一個怪異的想法忽然跳出來,道:“莫非……這是那老人家所使的苦肉計?”那白髮老道長千方百計的遊說他帶兵謀奪天下,自少時起,便安排他習文修武,所作所為,無不是為這個目的籌謀策劃,半個月前,楊宗志搖頭拒絕了他的提議,難說眼前這一幕,不是他暗中安排。
究其所以,楊宗志對那位老道長雖然親昵,卻更敬畏,那老道長行事為人,如同神龍見首不見尾,無跡可尋,就連他也猜不出半點。
冷眼看著吳裘二人一臉悲戚,甚至幼梅兒都陪著墮了好些清淚,楊宗志不禁又在心頭暗罵自己:“呸,你怎能……如此猜忌一個故去之人?”漫說那老道長對他一家,對他自己有過大恩大德,就算是一個相見幾面的知心人,聽到人家的死訊,也萬萬不可動了這般妄念。
楊宗志蹙眉道:“裘二哥,吳四哥,過去我不願意作那背負血海深仇的小皇子,帶著你們征戰天下,只是因為我曾經親赴戰場,深深知道……一旦戰火起來,只能造成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上位者為了一己私利,顧不得天下千萬子民的生死命運,最後就算僥倖坐上了什麼寶座,又怎麼能坐的心安,問心無愧的?”裘仁遠抱拳道:“少主人,你說這些軍師臨走前也都交代過了,他說他放任你離去,自然不會再來逼你做事,我們本來就是你家的下人,跟了你后,你給我們找個清凈之所開山種田,我們便去作農戶,你讓我們泛舟打漁,我們便去作些漁夫,總之決不逼你做任何不願做的事情,我和吳四弟對天盟過誓約,謹遵他這番教誨。
”吳鐸洪聲道:“不錯,少主人,屬下再也不敢逼你啦。
”楊宗志背著手,在雪地上踱了幾步,不由得心頭一動,暗想:“他們有八千軍馬,而此地義軍正在籌劃抗擊蠻子,人力不足……”想到這裡,他不覺怦怦心跳,暗想這一切難道是天意不可,前幾天諸多不順,要麼缺糧,要麼缺人,現在卻是正當用人之際,八千人馬主動來投。
轉念又狐疑:“那老人家果真能算出身後事不成?”他臨死之前,讓這八千子弟來投奔自己,難道是算準了自己定然拒絕不了。
楊宗志毫不懷疑自己在北郡的所作所為,那老道長必定瞭然於胸,他甚至不需要掐指一算,便能算出自己正當缺人之時,他讓裘二哥這些人來投奔,而且說明任由自己使用,便好像下了一個無法讓人搖頭拒絕的蠱。
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回頭道:“裘二哥,吳四哥,你們要跟著我也行,但是咱們有言在先,我不作什麼少主人,也不會帶領你們去打天下,若是你們不願意,儘早可以提出來。
”裘吳二人不待他話說完,頓時大喜道:“我們願意。
”楊宗志的眉頭不禁皺了一皺,又道:“還有一事,蠻子即將入侵邊境,我會帶領一幫義氣漢子們抗擊北蠻,蠻子兵強馬壯,這一趟交戰,生死難測,那八千子弟們本是有家有戶之人,沒有理由蹚這渾水,你們這就傳令出去,不怕死的盡可留下,若有家眷顧慮,自管走了,餘人決不可留難,而且……留下之人就算沒死,活著趕走了蠻子,我也沒有什麼封賞,至多帶著他們去迴轉滇南去謀日子,聽清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