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志聽的哈哈一笑,點頭道:“范大人是怕我不敢出使突厥,找了個由頭自己溜走了,他便不好去跟皇上交代。
”許沖誒的一聲搖頭道:“我卻不信,楊大人錚錚鐵骨,許某是最最佩服的,蠻子兵強馬壯的時候,楊大人都沒有走,蠻子敗了,楊大人怎麼會反而溜了,范大人他是多慮啦,也好,許某這就去回稟范大人,不日,咱們就收拾好出發往北。
”楊宗志點頭應承下來,送別了許沖,便又回到鐵爐前怔怔發獃,忽日列嘆息著道:“好奇怪的神玉呀,就算火燒不化它,它又怎麼作到滅掉火勢的?”楊宗志道:“這塊神玉本就呆在海中孤島上,我去的時候聽說,神玉山是一塊地熱之山,地下不斷有火勢衝天,便有這塊神玉將火勢壓制住……”他說到這裡,忽然面色一呆,恍惚著又道:“那……那我帶走紫玉,神玉山又會變得如何?”神玉被他抽走,當時地下曾經冒出一股衝天的火星子,可見地熱有多麼的厲害,就不知道……神玉山會不會因此而遭了劫難。
此時無暇細想原宥,回憶起神玉在山中時,一直浸泡在池水當中,楊宗志心頭一動,又對鄭老廣等人吩咐道:“快去取涼水來。
”鐵匠們端來幾潑涼水,依言將神玉浸泡在內,見到水光浮動,神玉靜靜的躺在裡面,波紋起來時,恍惚變得柔軟蕩漾,鄭老廣再用指尖在神玉山用力的摁了摁,然後搖頭道:“還是不行的,火勢煉不了,水也融不化,這可怎麼辦?”一行人頹然坐在地面上,捏著下巴苦想,有人說不如浸泡三天三夜試試,看看可否叫神玉軟化,還有人說,就算真的軟化了,這神玉受不住水,日後作成兵器,對手用水一潑,就變成軟綿綿的廢物,頂什麼用。
楊宗志坐在他們中間,回想起在神玉山上所見所得,暗自覺得有哪裡似乎還沒作到,可又一時摸不清頭緒,倩兒走到他的背後蹲下,給他捏了捏肩頭,柔聲道:“志哥哥,會不會是可兒的爺爺會錯意哩?他老人家也只是道聽途說,從未真真見過神玉一眼,也許這神玉,根本不是什麼堅不可摧的器物。
”史艾可紅著小臉,聳著鼻尖嬌聲道:“嗯,我爺爺他整天吃了就睡,睡了又吃,他……他說的話,有時候也當不得真呢。
”倩兒溫婉嬌笑道:“我可不是怪你爺爺,他也是一片好心呀,有這神玉,總比什麼都沒有的強吧,志哥哥說,冥王教主的金刀乃天下第一硬器,沒有與之相配的兵刃的話,他也打不過人家呀,不如……我們再想想其他辦法。
”正說到這裡,楊宗志忽然跳起身來,拍著腦袋道:“是了,用鐵盒盛水,把神玉浸泡在裡面,然後再在下面生活烘烤試試。
”見到神玉山沸泉時,泉水涓涓,泉眼下便是地熱的火口,情形與先下不盡相同。
當下一行人又依照他的吩咐,在空地上架起了火爐,鐵盒內盛著神玉火烤,過了一會,涼水變成了滾滾熱湯,鄭老廣用一根鐵棍探進去,在神玉上猛力的戳了幾下,大家通過滾滾水面,見到神玉似乎是軟了一下,猶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睜大雙目看下去,一陣煙氣升騰,神玉在沸水中泛起了紫紅色,漸漸伸縮變形,由四四方方的形狀,變得越來越長。
大家一起歡呼起來,趕緊接好了模子,趁著水熱將神玉和沸水一股腦的倒進模子中,用草栗吸幹了滲出的水滴,而聽著鐵器模子中嗤嗤作響,便連模子外側也變得通紅滾熱。
大家誰也不敢靠近,撐著腦袋等了好幾個時辰,煙氣從模子的鈍口升出來,淡淡的變薄,又漸而轉濃,如此四五個循環,天色漸漸變黑的時候,模子才緩緩黝黑了下來。
朱晃大著膽子湊過去,用手在模子外邊摸了一摸,入手處一片冰涼,恍惚比起周遭還要涼上幾分,接著用力的掰開模子,從裡面取出一根通體紫氣盎然的長槍,用手盤著在面前揮舞片刻,大家只覺得一陣寒氣掃過,槍頭上光滑晶瑩剔透,繼而再用長槍插進厚厚的石墩子內,就如同切開豆腐一般的輕而易舉,手指握著槍柄左右一擺,沉甸甸的石墩就好像豆花般散開了,碎石粒撲灑一地。
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回過神時,便又一起高聲歡呼起來,笑聲雷動,人人都被這紫色神槍耀花了雙眼。
===================================嗯,看到有很多人在追問鳳舞池那群小姑娘的下落,看過龜哥的書的朋友大多知道,只要我書裡面全力描繪過的人物,最後都會有結局的,無論結局好壞,都會交代,她們當然不會是就露這麼一面,後面還會有劇情作用的。
第五百九十七章 故客 之一夜裡,楊宗志帶著幾個小丫頭,興高采烈的回了聚義樓,家裡早就給他備下洗塵的美酒好菜,聽說他今日落日前煉槍成功,那麼出使突厥之事便又多了幾分把握,大家都替他高興地。
既然他一意孤行的要遵守聖諭,率兵去突厥王庭和談,誰也不敢真的攔著他,明知他此行懷有幾個不同的目的,其一是徹底維護住北郡的安危,保障未來至少十年內不會再有大的兵變,其二也要迎回秀鳳和賽鳳兩姐妹,彼此團聚,同往滇南去享清福。
煉槍成功后,有神兵利器在手,出使之行總是多了些威懾把握,夜裡燭光高照,楊宗志被大家頻頻勸酒,喝得微有熏意,轉眉看身邊珠翠滿堂,一家人其樂融融,不禁心滿意足。
從明日起,便要開始籌備出塞的事情,籌集糧草,點齊兵馬,帶上國書,反正這些事情皇上早就交代了范蘄操辦,楊宗志倒也樂得清閑,回門總是不過三五日,便又要遠出,趁著這幾天,好好陪陪家人才是正經事。
吃過飯後,楊宗志坐在內堂品茶,一群小丫頭們忙著收拾打整,夜已深了,幽州沉浸在靜謐的月色下,去年冬末的雪下的大,今年的春天來的也早,瑞雪兆豐年,耕農們倒是忙著插秧種田,如今中原大亂,北郡反而寧祥的緊,倒是難得的一片樂土。
沿路見到不少中原人趕來北郡,把家安在這裡,這在過往數十年來,是極為少見的,由來只聽說北郡人無奈南遷,何曾聽說富庶的中原人,會結伴趕到北郡寒地。
楊宗志對著茶杯徐徐的吹了也幾口氣,茶是筠兒募來的竹葉青新茶,青葉在杯中根根倒豎著,泛起一股濃濃的綠意,他就著滾燙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水在喉間還未咽下,背後一個笑嘻嘻的甜聲響起道:“哥哥呀……別忘了喲!”聲音落下,一團白影快速的跑進堂內,楊宗志回過頭瞟了一眼,見到似乎是紫兒那高挑的秀影閃過,品味她話中意思,不禁想起早間出門時,她曾拉著自己,在耳後諄諄囑咐:“晚上有好東西給你……”其時楊宗志還以為她準備了一手新學的好菜,要在晚飯桌上獻藝,回來的時候,心裏面高興,把這事給忘記了,這時候回想起來,才記得一桌子酒菜,好像都是印荷和筠兒備下的,索紫兒對酒菜提也沒提,倒像是自己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