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兄弟這才鬆了口氣,笑道:“大將軍真幽默。
”話一出口才發現。
聲音都發起了顫,背脊也己是濕涼涼一片。
“這彭城有多少兵士啊?”李頜忽然問。
“回大將軍,彰城共有東北軍三萬三千餘人,其中戰鬥人員兩萬六千人……”李頜不待他說完。
打斷道:“有人口多少?”“回大將軍,除去兵士,約有人口……”李頜又打斷道:“有糧食多少?”“回大將軍……”“你殺了多少難民?”“回大將軍,記不清了……”“彭城負責軍務的是誰?”毛元月道:“是……是下官。
”“除你之外呢?”毛元月指著身後一名身著鎧甲的黑臉軍官道:“是劉敬將軍。
”“錢糧由誰管?”毛元風道:“回大將軍,是下官掌管。
除下官外,還有洪月大人。
張廣張大人。
施元施大人……”“行了。
”李頜一擺手,停下腳步轉過身,陰著臉喝道:“毛元風、毛元月!”“下官在。
”毛家兄弟心懷忐忑的躬身應道。
“你們可知罪?!”李頜一聲大喝,兩人差點沒趴在地。
“下……下官不知……不知罪在何處?”毛元風顫聲道。
他這回真是不知怎麼得罪了李頜,心裡七上八下的一片空白。
他們身後一眾彭城官員也是聽得莫名其妙,一臉茫然。
“爾等貪贓枉法,私吞國家錢糧,中飽私囊,遇災后不僅不及時賑災,反而濫殺難民,以至逼得民反,壞我皇社稷,敗我朝朝綱,其心可惡,其行當誅!”李頜怒喝道:“爾等還不快快俯首認罪?!”毛家兄弟被喝得一愣,直接傻了眼。
李頜立刻眼睛一瞪,罵道:“他娘的!你們敢抗令拘捕?來啊,就地砍嘍!”三牛幾乎同時眼睛一亮,抽出大環刀,哐啷啷一串響。
毛家兄弟這才反應過來。
毛元風大喝:“老子是皇親國戚,你們誰敢殺我!李頜,老子是皇親國戚!騰凌王是我外甥!你們不能……”話還沒說完,兩把大刀己經一橫一豎后削了過去,瞬間將他削成四塊,鮮血向四周炸了開來。
香香忙一揮袖,將噴濺向李頜和她的血肉擋住。
毛元月尖叫了起來,連滾帶爬想后跑。
而他身後的官員將領一樣是被嚇得不清,紛紛四散退開。
“快!快殺了他們!殺了他們幾個!我重重有賞!……劉敬!快殺了他們……”毛元月向四周士兵和將領們吼叫道,但沒叫幾聲,牛大的大刀己經劈了過來,“啪喀”一聲,是大刀砍入地面的聲音,而毛元月的身體。
則已經化成了兩半。
被鮮血噴出來的力量沖開了去。
“嘩啦啦”三牛鼎了甩巨刀上的血,一副不過癮的樣子,如貓看耗子般巡視四周。
被他們看到的官員將領和普通士兵,無一不是驚恐得向旁邊閃去。
“劉敬!”李頜喊出了一個名字。
被叫做劉敬的將領立刻被人推了出來,幾乎一個踉蹌栽倒在地。
“末……末將……末……末……末將繞命啊……饒命啊……”劉敬己經是泣不成聲了,幾乎要將腦袋埋到地里去,好像這樣就能安全一樣似的。
李頜不屑的瞥了眼劉敬。
淡淡道:“現在彭城裡的軍隊都由你來指揮。
毛元月、毛元風作惡多端又拒不認罪,死不足惜。
其他人都是為他們所蒙蔽,縱有過錯,也是無心,本將都不予追究。
”這下不僅是劉敬,周圍所有的官員、將領、士兵都跪伏於地,大聲叩謝。
李頜不由得暗暗搖起頭來,這毛家兄弟看來沒什麼人心嘛,這麼容易就搞定了。
他本還以為要血洗一次彭城才能懾住這群傢伙呢。
他卻不知,本來以他虎威將軍的名號就己經夠懾人的了,再加上三牛的形貌和氣勢,更是讓人膽寒三分。
入城后他又一直表現得不冷不熱,直到後來突然發怒,命三牛砍殺毛家兄弟。
三牛的大刀將毛家兄弟瞬間分屍,情狀恐怖之極。
震懾人心的程度自是不用多說。
這種時候,么個人心底都下意識的肯定了,若誰膽敢對李頜說一個不字,那下場絕對是和毛家兄弟沒什麼兩樣的。
“劉敬按管軍隊。
洪月接管錢糧,其他人等繼續各司其職。
劉將軍,追剿毛家同黨和餘孽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我傍晚后再回來檢查,要是讓我找出什麼證據來,那劉將軍就別怪本將的鍘刀不留情了。
”李部背著手一邊向城門走去,一邊悠悠然說道。
“下官遵命!”劉敬趕忙大聲回道。
“牛大他們三個就留下來幫你了。
”李頜又加了一句。
“嘿嘿嘿嘿……”三牛快樂的笑了起來,彭城內的官員們也跟著笑了笑,不過前者是歡笑,后老卻是苦笑。
經過毛家兄弟的屍體時,李頜想起了剛剛毛元風臨死前的話,搖頭笑了笑,自言自語的低聲道:“皇親國戚?皇親國戚算什麼,皇帝老子都照殺……”太陽慢慢向西邊落下,西天映成了一片暗紅,在夕陽的映照下,彭城內,也是一片血猩的紅……第二天,李頜便給京城發去快信,說毛家兄弟私吞巨額錢糧,又私自徵收數倍錢糧,殘殺災民,逼得百姓造反起事,以至有東北之禍。
真相敗露后,輿圖拒捕,想殺了李頜滅口,被他的護衛一舉擊殺,並將其同夥一併誅除,還彭城,還東北一方凈土。
接著又說,東北百姓造反,皆因毛家兄弟而起。
如今毛家兄弟已伏法,只需賑災錢糧到手,便可順利安撫。
於是,向朝廷要了大批錢糧,平亂大軍,直接變成了賑災團。
李頜這一路上,除了彭城內讓三牛揮了幾刀外,也就砍了幾個頑不靈的縣官、地主、豪紳,開倉放了他們的糧。
其他面對百姓時,卻沒再打過一夥、動過一刀。
起事的百姓們本來聽到是虎威將軍帶領平亂大軍,就已經毫無鬥志。
如今大軍用軍糧救濟百姓、開倉放糧,所到之處,民心所向,歡欣鼓舞。
李頜這回也沒忘了趁機“假公濟私”一下,將朝廷送來準備賑災的大批錢糧,直接撥了七成派兵護送往譚平鎮,然後再給東北的難民們一些路費、盤纏、口糧,讓他們成群結隊往隴西省潭平鎮安居。
還派軍隊護送,命沿途各地官員極力配合。
說與其在廢墟上重建,不如到新城去安居,將潭平鎮說得恍如人間仙境,一時間東北難民皆是爭相前往。
直到風柳三連發七封快信,告訴李頜潭平鎮己就嚴重超負荷后,他才停止了這場大遷徒運動。
讓不願離開家鄉的東北人繼續在東北生活。
知道了這樣的情況。
不僅是太后、皇帝和騰凌王怒髮衝冠,就連李太師和其他滿朝文武都是哭笑不得,卻又無可奈何。
於是,一場平亂東征,變成了賑災移民。
不管怎麼說,東北的事情,又是被李頜輕描淡寫的解決了。
這次朝廷上論及李頜的功勞時。
有人便提議,東征軍此次斬首數為零,應不計功。
難得的,李系朝臣也沒多少異議,於是李頜的東征便成了無功之徵。
不過對於西南總督、武威侯、一品大將軍李頜來說,朝廷給的封賞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他這次在東北錢糧和人口都掠了個鍋滿盆肥,己就是心滿意足得爽歪了。
現在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回自己的譚平鎮瞧瞧。
看看當初的小城。
如今己是什麼規模了。
給風柳i三鼓搗了那麼多人和錢糧過去,希望不要給整成難民集中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