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桐聽后,欣喜若狂,他興奮地詢問道:“你可說的是真話?不是誆騙本王?” “微臣豈敢啊,微臣行醫多年,如果喜脈都診不出來,那就有愧御醫之名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人來,請陳御醫下去,重重有賞,”接著他走到床邊,高興地握住唐玉仙嫩白的玉手說道,“愛妃,你聽到了沒?你有孕了,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
” 而此時的唐玉仙,只是嬌靨上露出一絲勉強的微笑,但心中卻是翻江倒海,雖然每次與龐駿幽會之後的日子,唐玉仙都會與楊桐同房一次,以防萬一,但是恰好一個多月之前的那段時日裡面,她並沒有與楊桐歡好,因為那幾天,楊桐都是代表朝廷去宴請南蠻的使者,回來之後,就不省人事,所以那一大段日子裡面,能讓唐玉仙受孕的,就只有自己的兒子龐駿,她竟然懷上自己親生兒子的種!一念至此,唐玉仙的芳心中一陣悲苦。
但唐玉仙觀察楊桐的樣子,好像對上個月的這段時間二人未曾歡好,並不知情,於是,她便不動聲色,靜待楊桐的變化,只聽見此時楊桐疑惑道:“咦,不對啊,上個月的那個時候,本王宴請南蠻人,回來之後應該是醉得很厲害才是的。
” 唐玉仙心中好像踏空了一步一樣,她故作嬌羞地說道:“王爺你……壞透了,王爺上個月喝得爛醉如泥,一回來就把臣妾撲倒了,像頭蠻牛一樣,一點都不憐惜臣妾。
” 楊桐這時才恍然大悟:“哈哈哈哈,哎喲,是本王的不是,是本王的錯,弄疼了愛妃,愛妃受累,本王向愛妃賠罪了,哈哈哈哈。
”楊桐可是愛煞了唐玉仙,自從唐玉仙改嫁給他之後,就再也沒有納娶過任何一個女人,對唐玉仙也是尊重有加。
接著,他又說道:“愛妃現在有了身孕,就不宜操勞過多了,呆在家裡,好好休養,本王,就不打擾愛妃了,愛妃好好休息。
”他又吩咐丫鬟好好照顧好王妃娘娘,才離開了房間。
楊桐走後,唐玉仙的笑容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她有些不知所措,陷入了迷茫之中…… 一零三、朝堂反應 龐駿在松州剷除祖氏一族的事情,也隨著龐駿與費霖二人奏章,傳到了朝堂之中,朝堂也因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交鋒。
只見吏部左侍郎鄭應璘出列道:“啟稟陛下,劉駿膽大妄為,剛到松州,就私自殺死松州一方指揮使,導致松州大亂,民不聊生,實在是無法無天,臣懇請陛下降旨,把那目無國法的張狂之徒,壓送到京城受審。
” “鄭大人果然是巧舌如簧,顛倒黑白,無論是劉駿,還是費霖費老大人的奏章,都寫得清清楚楚,松州祖氏一族,勾結東瀛北胡人,販賣鐵器戰馬,劉駿把此事查出來了,祖逆生怕事情敗露,隧起兵作亂,被劉駿所平定,如此清楚明了的事情,鄭大人依然是要把功臣除之而後快,看來,鄭大人與祖逆的交情匪淺啊。
”禮部的一名官員說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劉駿並未按照朝廷律例辦事,理應處罰。
”鄭應璘據理力爭,一副不把龐駿參倒誓不罷休的樣子 “陛下,國之功臣,有功不賞,反而要受朝廷責罰,這事情要是傳揚出去,說我大晉賞罰不分,黑白不明,未免貽笑大方啊。
” “陛下,臣參奏魯大人,袒護劉駿……” “夠啦!都給朕閉嘴!”楊紹看著兩位大臣如坊間潑婦般對罵,本來昨晚在南菲菲的溫柔鄉中帶給他的美好心情,都消失殆盡,怒不可遏地看著他們,“天天吵來吵去,成何體統!” “皇弟,你怎麼看?”看到朝堂終於安靜下來,楊紹看向楊桐問道。
“回稟皇兄,臣弟認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劉駿要請示朝廷再作出反應,一來一回,早就成了冢中枯骨,西川齊逆之亂已經讓朝廷倍感頭疼,不能再出亂子,如果劉駿任由祖逆施為,等禍事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之時,才是朝廷之不幸啊。
”楊桐拱手回答道,他知道楊紹心中的意思,龐駿的行為是符合皇族利益。
“太師,你怎麼說?”楊紹又向太師聶行諺問道。
眼見天子點名,老態龍鐘的太師聶行諺出列說道:“回稟陛下,老臣認為,劉駿對祖逆的處理,合情合理,不過老臣認為,朝廷也需要派遣一欽差大臣,前往松州,理清楚情況,再作決定。
” “皇弟與太師言之有理,傳朕旨意,劉駿枉顧朝廷法規,私自處置祖氏叛逆,理應革職查辦,念在其情況危急,並且平叛有功,功過相抵,現罰俸一年,以儆效尤,另外,著令刑部左侍郎郭崇厚為欽命大臣,前往松州,調查此事,等待調查結果,再作後續賞罰。
”郭崇厚是朝中有名的中立派,不屬於任何一位大人物麾下的人,他作為欽差大臣,就是楊紹的要保龐駿的意思,所以他一番話,就把這件事情定性了。
退朝之後,太師府中,鄭應璘恭敬地站在老太師聶行諺的身後,不解地問道:“老太師,屬下有一事不明,那劉駿,是趙王的人,他一到任就鬧出如此大的事情,不應該趁他立足未穩,先下手為強,一旦讓他站穩腳跟,又是趙王的一根頂樑柱啊,這對太子殿下來說十分不利。
” 聶行諺轉過身子,幽幽地看了鄭應璘一眼:“這麼說,鄭大人這是覺得老夫老糊塗了?在質疑老夫嗎?” “屬下不敢,屬下不敢。
”鄭應璘不僅是聶行諺的鐵杆支持者,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太子楊志的岳父,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叫鄭觀音,一個叫鄭姝音,妹妹鄭姝音,是太子楊志的良媛,而姐姐鄭觀音更是楊志的兩位良娣的其中一位,鄭氏姐妹,在太子府中,可謂權勢滔天,所以鄭應璘才如此不遺餘力地打擊非太子麾下的其他官員。
“老夫知道,你鄭應璘都把寶都壓在太子身上,不容有失,可你有沒有想過,陛下那邊,是怎麼想的?” “陛下?”鄭應璘喃喃道,他突然想起了什麼,臉色頓時變得慘白,“老大人,您是說,豪族?” “你還記得費霖的那份奏章嗎?雖然細節上與劉駿的奏章有些出入,可大體上沒有什麼問題,可費霖遠在燕州,就算他的情報來源再厲害,也不會與劉駿這個當事人如此雷同,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已經看明白了一切,又或者,劉駿已經給他道明白了一切,知道剿滅祖氏,是陛下喜聞樂見的,天下豪族,陛下一向就是打壓的態度,現在抓到把柄,陛下當然願意見到有人出手為他排憂解難,這時如果老夫鐵了心要辦劉駿,就是與陛下過不去,沒了劉駿,誰還為陛下清除豪族?”聶行諺一邊走一邊娓娓道來。
接著,他又說道:“這個地方,陛下清楚,劉駿也清楚,他知道陛下是要他當一名孤臣,成為陛下手中消滅豪族的刀子,至於趙王?他的勢力再大,比得過陛下嗎?你以為陛下不知道他想籠絡劉駿嗎?劉駿是聰明人,他知道怎麼選擇,更何況,他遠在松州,頭上還有一個老狐狸費霖,能不能活著回到京城,還是個未知之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