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道理?”法磬大聲答道 :“磬亦知守法,非法不敢出聲。
”皇帝說道 :“和尚又錯了!你聲非聲,你法亦非法;那末你磬也非磬,有什麼敢不敢!又有什麼守不守?又為什麼要出聲?你要出聲便聲,更何法容得你守?”法磬也笑著答道 :“和尚沒有扇子,所以和尚是磬;和尚是磬,不是磬聲,所以和尚是法。
如今是和尚錯了,扇子來了,磬聲若出,和尚圓寂,和尚還是守的法 。
”皇帝聽了,把扇子拋給法磬說道 :“朕便把扇子給你 。
”那法磬接了皇帝的扇子,便連連打著光頭,一邊打著,一邊嘴裡便哄哄地響著,輕重快慢跟著扇子,好似在那裡打磬子一般。
皇帝看了,又忍不住笑起來。
向著他道 :“和尚自己有了扇子,便不守法,這是和尚的錯呢,還是扇子的錯?”法磐說道 :“不是和尚錯,也不是扇子錯”是法磬錯,是給扇子與法磐的錯 。
”皇帝庄容道 :“原是扇子錯,卻不料累了和尚,還不如撇去扇子的乾淨 。
”說著,便伸手去奪法磐 手中的扇子,摔在地下。
那法磬不慌不忙拾起扇子來,說道:“罪過!罪過!扇子不錯,原來是法磐錯了 。
”皇帝略略思索一回,說道 :“罷罷!和尚便留著這柄扇子,傳給世人,叫他們不要再錯了 。
”法磐合掌閉目,念著佛號道 :“西天自在光明大善覺悟圓滿佛,南無聰明智慧無牽無礙佛 !”皇帝也合掌答禮道 :“什麼佛,什麼佛,竟是干矢橛 !”說著,便轉身到各殿隨喜去。
游畢,走出門來,法磬帶領五千僧人男女信徒恭送御駕。
皇帝走出了大門,回過頭來,笑著對法磐說道 :“破工夫明日早些來 。
”法磬躬身答道 :“和尚是沒有吞針的 。
” 皇帝說道 :“管他則甚!你破工夫明日早些來 。
”法磬又把扇子在自己頭上打一下,卻不作聲。
皇帝笑問他 :“為什麼這磐於不響了?”法磐說道 :“竟是干矢橛,什麼佛,什麼佛 !” 皇帝聽了,又不禁大笑,便吩咐法磐坐轎,也跟著到凈慈寺去。
凈慈寺住持僧人惠林,早在寺門口接駕。
皇帝進寺去,瞻禮佛像以後,便帶著兩個和尚上吳山去。
站在最高峰上,見錢塘江中來往船隻甚多。
乾隆皇帝忽然問惠林道 :“和尚看江中有多少船隻往來?”惠林略一思索,便答道 :“只有兩隻 。
” 皇帝一時解不過來,惠林替他解道 :“這兩隻船,一隻名爭名,一隻名奪利 。
”皇帝又問道 :“和尚怎麼也見得名利?”惠林道 :“和尚不見得名利,所以見得這兩隻船中人是名利;倘然兩船中人見得是名利,所以不見得兩船以外是見得兩船中人是名利 。
”皇帝聽了,點著頭說道 :“法磬便是惠林,惠林便是法磐 !”第二天,皇帝又帶著法磬、惠林到天竺寺去。
那天竺寺住持僧名叫拾得。
這時八月天氣,雖還熱,天竺寺院子里木樨花都開得甚是熱鬧。
皇帝劈頭問道 :“聞木樨香否?”拾得答道 :“此是香,此不是木樨;此是木樨,此不是香。
木樨與香,原是兩橛的 。
”乾隆帝笑道 :“和尚又錯了!此是木樨, 即是香;此是香,即是木樨。
香與木樨,原是一鼻孔出氣的。
”拾得合十說道 :“那末還他是無有木樨,無有香。
並何有聞? 並何有問聞木樨香著?”乾隆皇帝聽了,又點頭稱妙。
這天竺地方原是三面環山的,層巒疊嶂,隨處有茂林清泉,乾隆皇帝一時捨不得離開,天天帶著幾個高僧覓勝尋幽,參禪悟道。
他這時另有山林之樂,便把那雪如惠風聲色脂粉都丟在腦後了。
乾隆在天竺山上玩了天,便下山來,到靈隱寺去。
一進山門,便見危峰撲人,高樹障日,便讚歎道 :“好一個清奇的所在 !”靈隱寺原有一個高僧,名叫法華,年紀已八十八歲,另在一間密室里告老靜養,皇帝也頗知道他是道德高深的和尚。
這時靈隱寺的住持僧名叫寶相,在寺門外接駕。
乾隆定要見法華,寶相奏稱 :“法華初次滅度,皇上讓他去罷 !”皇帝生氣,說道 :“朕要法華,他敢滅度,此是何法?”寶相道 :“此不是法,此是初次滅度,皇上定要見他,他便滅度了,便不是初次,此是色相的滅度 。
”皇帝道 :“你言色相,你是什麼色相? 你敢是寶相?你便敢是法華的寶相?”寶相回奏道 :“和尚是無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尚是無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
”皇帝聽到這裡,拿一個指兒一豎,說道 :“和尚敢是有寶?”寶相接著說道 :“和尚是干矢橛,和尚是金剛不壞身,所以和尚是寶 。
”皇帝說道 :“法華不是金剛不壞身,所以滅度,便不是寶 。
”寶相指著山門口的飛來峰答道。
“說它也不是寶,人皆不信,他卻不是滅度,它卻是飛來,所以稱它是寶 。
”皇帝便問道 :“他是否寶相?”答道:“是飛處飛來,也不是寶相;不是飛處飛來,也是寶相 。
”皇帝聽了,點頭道 :“法華便是寶相,寶相便是法華 !”寶相便陪著御駕進大雄寶殿去瞻禮佛像,又到羅漢堂去遊玩,見塑著五百尊羅漢,個個都現著金身寶相。
乾隆帝嘆道 :“這才是金 剛不壞身呢 !”這句話被隨扈的太監聽得了,知道皇帝的意思,便悄悄地去告訴了浙江撫台,那撫台便連夜傳集工匠,在漢堂中間塑一個皇上的金身。
要知後事如何。
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十二回東征西討福康安立功 依翠偎紅皇太子偷香 卻說乾隆皇帝見浙江撫台替他塑了一個金身在靈隱寺的羅漢堂里,心中十分得意,笑說道 :“朕從此也是龍華會上人了 !”這時,大學土梁詩正隨從左右;這梁詩正是一代的詩人,皇帝帶他在身旁,隨時叫他捉刀。
乾隆帝見杭州山水明秀,寺院崇宏,便喚梁詩正做詩,裡面有兩句 :“有山有古寺,無寺無名僧 。
”乾隆帝看了,說道 :“好一個‘無寺無名僧’!朕家自有佛法,自有名僧;今朕足跡所到,便當布此真理 。
”管事太監聽了這個話,又悄悄地告訴浙江巡撫。
那巡撫又偷偷地問太監道 :“皇家有什麼佛法?有什麼名僧?”那太監笑笑說道 :“大人不聽得俺宮中有雍和宮喇嘛僧嗎?”那巡撫聽了,恍然大悟,知道皇帝也要在西湖上造一座雍和宮,供養幾個喇嘛,便暗地裡託人進京去探問,知道皇上和國師無遮十分有交情,便把無遮請來,請他主持一切。
那無遮到了杭州,先見過皇上,說明要在靈隱寺左近建造喇嘛廟,開一個無遮大會。
皇帝十分歡喜,便吩咐內務府發銀十萬,又示意浙江官紳捐銀,共得到五十多萬兩銀子。
無遮便籌劃一切,動工建造。
這時聖駕巡幸到海寧去了,先由浙江文武官員陪奉巡視海寧石塘,並看江湖。
看過了潮,乾隆帝把一班文武官員都留在城外,自己帶著幾個侍衛和太監進城,到陳閣老家裡去了。
這陳閣老便是陳世倌,他自從兒子被鈕鈷祿妃換去以後,便告終養,帶著家眷回海寧去。
后因雍正皇帝和他情分很厚,再三下聖旨喚他進京去做官,他實在推卻不過,又怕推卻太過了要起皇帝的疑心,便只得進京應召。
雍正皇帝十分敬重他,他一家人,陳說、陳元龍父子叔侄都做了頭晶大官,位極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