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71節

這時,只聽得一陣陣嬌聲啼哭。
他循著哭聲尋去,只見后艙一個嬌弱女孩兒,被鴇母渾身上下剝得精赤的,打倒在地。
那鴇母手中的藤條兒,還不住地向那女孩兒嫩皮肉上抽去,頓時露出一條一條血痕來。
那客人看了,說一聲 :“可憐 !”急搶步過攔住鴇母手中的藤條;一面忙把自己身上穿的袍褂脫下來,在那女孩兒身上一裹,抱在懷裡,走出前艙來。
這時前艙有許多妓女和客人,他也不管,只是拿手帕替她試著眼淚,問她名字。
那女孩兒躲在這客人的懷裡,一邊嗚咽著,一邊說自己的名叫小燕。
自從被父母賣到這花艇子里來,早晚吃老鴇打罵,說她脾氣冷僻,接不得客。
那客人一面聽她說話,一面看她臉 面。
雖說她蓬首垢面,卻是長得秀美白膩;便把衣服打開,露出雪也似的身體來。
上面襯著一縷一縷的血痕,越發覺得鮮艷。
這客人忍不住伸手去撫摩她,小燕急把衣幅兒遮住,那粉腮兒羞得通紅,嫣然一笑,低低地說道 :“給別人看見像什麼樣兒。
”再舉眼看時,那滿艙的妓女和客人都去得乾乾淨淨,只留下他兩人,從此這客人便迷戀著小燕,雙宿雙飛,一連一個多月不走出艙門來。
這時的小燕卻迥不是從前的小燕,她打扮得花朵似的,終日陪伴著這無名的客人,兩口子十分恩愛。
有時只有這姓梁的走上船去談幾句話,別的客人,他一概不見。
光陰迅速,轉眼春去夏來。
那客人忽然說要回去了,問他回到什麼地方去,他也不肯說,只吩咐那姓梁的,把存在廣州的三百萬兩銀子,拿一百萬在珠江邊買一所大屋子,裡面花木陳設都要十分考究;一百萬銀子給小燕平時使用,替小燕出了箱,住在那屋裡。
剩下的一百萬銀子,便送給了姓梁的。
姓梁的問他何日歸來。
他聽了,由不得眼圈兒一紅,說道 :“此去行蹤無定,倘吾事不敗,明年此時便是我歸來之日;過此,今生怕不能再和你們相見了 !”他又悄悄地對小燕說道 :“你我交好一場,連我的名字你也不知道,如今我對你說了,我的名字叫做胤禵,你若記念我時,在沒人的時候喚著我的名字,我便知道了 。
”那小燕聽了他的話,哭得死去活來。
在小燕十分凄楚的時候,他便一甩袖子走了。
小燕住在那座大屋子裡,痴痴地候了三年,不見那客人回來,後來,她把這客人的名字去告訴姓梁的,才知道這胤禵是當今皇帝的弟弟,嚇得那姓梁的從此不敢提起這個話;便是小燕,也因為感恩知已,長齋拜佛去了。
以後那胤禩、胤禟這班皇子,雖不知下落,但也還有一點點消息可尋。
這個消息,卻出在河南彰德府一個落拓秀才身上。
 這秀才姓庄,名洵,講到他的祖上,也做過幾任教諭,他父親庄士獻也是一位舉人。
便是庄洵自己,也早年中了秀才,實指望功名富貴,飛黃騰達;誰知他一中之後,截然而止。
到二十歲上,父母一齊去世,庄洵不事生產,坐吃山空。
眼見得這區區家業保守不住了,他便索性抱了破釜沉舟的志願,把家中幾畝薄田一齊賣去,拿賣田的錢,去捐了一名監生,趕到京里去下北闈。
誰知文章憎命,連考三場,依舊是個不中,從此流落京華,吹簫吳市。
虧得他住的客店主人,指導他在客店門口擺一個測字攤兒,替過往行人胡亂測幾個字,倒也可以過活。
這客店在地安門外,原是十分熱鬧,且宮內的太監,在這條路上來來往往的很多。
那太監的生性又是多疑,因此他們有什麼疑難事體,便來問庄洵。
那做太監的,又是河南彰德府人居多,因此庄洵和他們廝混熟了,攀起鄉誼來了。
不知怎的,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尚衣監的太監劉永忠的耳朵里。
那劉永忠和庄洵不但是從小的鄉鄰,還關著一門親威;聽他同伴常常說起庄洵,他便覷空溜出地安門去,遠遠見庄洵在客店門外擺著一個測字桌子。
劉太監搶上前,喊了一聲 :“庄大哥 !”那庄洵聽得有人叫喚,忙抬頭看時,見一位公公走來。
庄洵和他多年不見,一進認不出來,怔怔地對他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笑說道 :“你不是俺劉家莊的劉二哥嗎?”那劉太監呵呵大笑,庄洵忙收拾測字攤兒,兩人手拉手地走進客店去,細談別後的光陰。
劉太監誇說自己做了尚衣監的總管,天天見著太子的面,多承太子十分信任;又誇說宮中如何繁華,同伴如何眾多,出息如何豐厚。
把個庄洵聽得心痒痒的,十分羨慕。
第二天,劉永忠又把庄洵邀到大柵欄樓里去吃酒,吃酒當兒。
庄洵便問 :“宮中同伴究有多少?”那劉總管略一思索,便說道 :“約略算來,也有二千多人 。
”他便 輪著指數著:乾清宮多少,昭仁殿多少,坤寧宮多少,永壽宮多少,等等,直數了一長串,劉總管說得天花亂墜,庄洵聽得神魂顛倒。
待他說完了以後,庄洵便求著劉總管道 :“宮內既用這許多太監,諒來也不多我一個,求二哥幫我的忙,把我也攜帶進宮去當一名太監,省得在外面挨凍受餓 。
”這劉總管聽了他的話,不禁怕案大笑起來,說道 :“俺的庄大哥,你怎麼這樣糊塗!這割雞巴不是玩兒事體呢!你這樣年紀,怕不要送掉性命。
你既要謀事,咱這裡每年備辦龍衣袍褂和江南織造衙門來往的信札很多,大哥不嫌委屈,便屈就了這個差使罷 。
” 庄洵聽了他的話,急忙稱謝。
從此以後,庄洵便當了劉總管的書記,凡是和各省官府來往的私信,都是庄洵代寫。
庄洵得了劉總管的照應,他光景慢慢地舒齊起來。
只是常常聽劉總管說起宮中如何華麗,如何好玩,便要求劉總管帶他進宮去遊玩。
劉總管也答應他有機會也順便帶他進去。
隔了幾天,那江面織造的龍衣已經送到。
劉總管帶領十八個太監出去,向內務府衙門去領龍衣,把庄洵也改扮做太監模樣,掛上腰牌混在十八個太監裡面,手中捧著黃鍛衣包,一串兒走進乾清門去。
一走進門,只見宮牆巍峨,殿角森嚴;一色黃瓦,畫棟飛檐。
把個庄洵看得頭昏眼耀。
走進乾清門,便是乾清官,走進宮門,東向有一座門樓,上面掛著弘德殿匾額;西向一座門樓,上面掛著昭仁匾額。
北向大門兩旁,東面的上面寫著東書房,西面的上面寫著西書房,裡面隱隱有戴大帽穿朝靴的人踱來踱去。
三五個太監在門外站著,見劉總管走來,都向他笑笑點點頭兒。
繞過西書房牆后,有一溜精室,上面著南書房,裡面有說話的聲音。
他們沿著西廊走去,望著那北廊,也有幾間屋子,上面掛著繙書房的匾額。
劉太監領著,穿進月洞門,見有三間下屋;劉總管叫人把庄洵手中的衣包接過來,叮囑他在下屋裡 靜悄悄地候著。
庄洵走進屋子去,靠窗坐下。
隔著窗縫兒望出來。
只見那太監三五成群的,都向他屋後走過,也有急匆匆走去的,也有兩三人拉著手兒慢慢地踱著、低低地說著話的,也有手中拿著小盒兒的。
來來去去,十分熱鬧。
但是大家靜悄悄的,卻沒有一個敢高聲說笑的。
庄洵正看得出神,忽覺身後有人伸手在他肩頭輕輕地拍了一下,庄洵急回頭看時,原來是劉總管。
只見他空著手,知道他事體已了,便跟著他走出下屋,走過月華門,進入一座大殿,上寫著“懋勤殿 ”。
殿中設著寶座圍屏,十分莊嚴;又繞出乾清官,對面也有一座大宮殿,掛著綉簾,上面掛著坤寧宮匾額,東廓有一座東暖殿,西廓有一座西暖殿。
坤寧宮直北有一座欽安殿,繞過欽安殿便是御花園神武門。
他們暫不進門,向東繞出去,先走過鍾粹宮,接著穿過長春宮、景仁宮、景陽宮、承乾宮、延禧宮,依次到了昭仁殿。
劉總管領著庄洵,又從弘德殿繞進去,先走過翊坤宮,接著永和宮、咸福宮、永壽宮、啟祥宮、儲秀宮。
一座一座宮殿玩過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