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67節

這種兇險的話,任你是鐵石人聽了也要動氣,況且說話的幾位妃嬪,都是皇帝十分寵愛的,他如何有不信之理。
便立刻傳宗人府,意欲把太子廢了。
後來還是固倫公主再三勸住,說:“皇上暫時耐著這口氣。
這廢立太子是一件大事,須和眾大臣慎重商量的 。
”第二天,卻巧得到邊報,說噶爾丹部造反十分猖獗,那車臣部扎薩克部都被他佔據,紛紛打發人進京來告急。
皇上得了這個消息,立刻坐朝,和幾位大臣商議后,一連發下幾道聖旨:第一道,封裕親王全福為撫遠大將軍,皇長子胤禵為撫遠副將軍,帶領五萬人馬,出古北口。
第二道,封親王常 寧為安北大將軍,簡親王雅布和信郡王鄂禮都封副將軍,帶領五萬人馬,出喜峰口。
第三道,又命內大臣舅舅佟國剛、佟國維,大臣案額圖、明珠、阿密達、都蘇努喇克遲、彰春阿、席坦諾邁,護軍統領苗齊納、楊岱,前鋒統領班達爾、沙邁圖都等隨營參贊軍務。
十萬大兵浩浩蕩蕩殺奔關外來。
誰知這一場戰爭,從第一年的秋天出兵直到第二年的夏天,還不能把噶爾丹打退。
皇帝心中十分焦急,便派了康親王傑書去換回恭親王來,自己又帶了御林兵馬,親到博洛河地方去督戰,一面命太子胤礽留守在京里監國。
誰知皇帝一到關外,那告太子的狀紙雪片也似地飛來:有的告他欺凌宗至室,有的告他擾害百姓,有的告他擅動官物,有的告他擾亂宮廷,有的告他謀殺父皇。
聖祖看了,舊恨重提,心中說不出的惱恨。
立刻下一道聖旨,叫人進京去提出關外來,不多幾天,那胤礽到了行營,進帳來跪在父皇跟前。
皇帝看他說話瘋瘋癲癲,心中越發氣憤,颼地撥出一柄佩劍來,向太子斬去。
虧得舅舅佟國維在一旁攔住。
皇帝拍案大罵,一邊罵,一邊自己淌下眼淚來。
說太子胡行妄為,自己早已知道,只因看在他母親面上,忍氣二十年。
到如今他罪惡愈深,結黨營私,侮辱大臣,生性兇惡,謀害骨肉,甚至擾亂宮廷,謀殺朕躬。
這樣狂妄悖逆的人,留他在世上何用?”皇帝罵到傷心的時候,一口痰向胸口一涌,不覺暈倒在地。
待清醒過來,看太子還直挺挺地跪在地下。
皇帝氣憤極了。
上前去親自動手,在太子臉上打了兩巴掌,喝一聲 :“滾下去! ”第二天,把太子廢去,把兵權交給康親王,擺駕回京去。
一面把太子幽囚起來,一面召集許多大臣,商量改立太子的事體。
那班大臣受了諸位皇子的好處,各人幫著自己的主人。
那時八皇子胤禩,私地里送了許多金珠給國舅佟國維和大學士馬齊;便暗暗地指使內大臣阿靈阿、散秩大臣鄂倫岱、尚 書王鴻緒、侍郎揆敘,還有巴渾岱一班人,上奏章說八阿哥可以繼立。
皇帝看看奏章,不由得大怒起來,說 :“八阿哥少不更事,況從前有謀害太子的嫌疑,他母親又出身微淺,如何可立為太子?”一面派人秘密查問,果然查出胤禩私通大臣的事迹來。
第二天皇帝上殿,厲聲喝問,巴渾岱嚇得渾身抖動,爬在地下,把佟國維和馬齊兩人如何指使他們保奏八阿哥的情形,一一奏聞,天顏震怒,立刻把那班官員革了職,又革去了胤禩親王的爵位。
佟國維只因他是國舅,便當面訓斥了幾句,驅逐出京,永遠不許進宮。
大學士馬齊離間骨肉,罪情較重,下旨交刑部斬首。
後來自滿朝文武代求恩免,聖旨下來,著革去功名,嚴行管束。
自從此雷厲風行之後,滿朝官員都絕口不敢說立太子的事,便是聖祖自己,也不再立太子。
後來還是皇后覷著皇帝略略平了氣,便勸著說道 :“冊立諸君,是國家一件大事。
如今陛下皇子眾多,不得不預立太子,免得將來的變亂 。
”皇帝聽了皇后的話倒也說得不錯,便和皇后商量,究竟立誰妥當。
皇后說 :“皇十四子胤禵,生性慈厚,堪為儲君 。
”這句話卻深合聖祖的意思。
但是皇十四子年紀尚小,這時倘然把聖旨宣布出去,又怕太子被人謀害。
聖祖想到這裡,便想起鄂爾泰、張廷玉兩個人來。
皇后也說這兩人是朝廷的忠臣,可以信託。
當下立刻把鄂、張兩位大臣宣召進宮來,商量立十四皇子為太子的事體。
那鄂爾泰便想出一個主意來,說 :“請陛下親筆寫下傳立的詔書,悄悄地去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額的後面。
待陛下萬年之後,由顧命大臣把詔書取下來宣讀,那時諸位皇子見是陛下的親筆,也沒話可說了 。
”聖祖聽了,連稱“妙!妙 !”便又想起國舅隆科多來,立刻把他召進宮來。
一面由聖祖親自寫下詔書道: 胤牣染有狂疾,早經廢黜,難承大寶。
朕晏駕后,傳位十四皇子。
爾隆科多身為為元舅,鄂爾泰、張廷玉受朕特達之知,可合心輔助嗣皇帝,以臻上理。
勿得辜恩溺職,有負朕意,欽此。
這三位大臣受了皇帝的顧命,便把詔書捧去,悄悄地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額後面,又悄悄地退出宮來,各自散去。
自從行了這個預藏遺詔法子以後,歷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七朝,都沿用這個法子。
這是后話,且不去說他,如今再說國舅隆科多回到府中,便有雍郡王打發來的內監候在府中,隆科多見了,彼此會意,便暗暗地對那內監只說了“今夜三更”四個字,內監回府,把話回稟過。
過三更時候,隆科多便悄悄地從後門出去,踅進雍王府的後門,到了一間密室里,只見大學士張廷玉、將軍鄂爾泰都在那裡,還有幾位國師和一班劍客。
停了一會,雍王走進密室來,大家便低聲悄語地商量了一會,直到天明,大家吃過燕窩粥,才散出來。
隆科多、鄂爾泰、張廷玉三人依舊上朝去。
聖祖升殿,便不象昨日一般厲聲厲色了。
兵部尚書出班奏稱 :“康親王八百里文書告捷,說噶爾丹部主兵敗大積山,連夜逃至剛阿腦爾,如今已把噶爾丹全部收服,部主親到兵營中來納款投降。
康親王不日班師回京。
”聖祖聽了這個消息,越發歡喜,吩咐傳旨嘉獎;一面預備得勝酒筵,只待康親王進京,親自犒勞。
不多幾日,康親王帶領大兵凱旋,聖祖真的擺動御駕出城迎接。
十萬大軍見了皇上,齊呼“萬歲 !”聖祖在馬上賞過酒,帶隊進城。
第二天,康親王帶了一班從征大員上朝謝恩,皇上又在崇政殿賜宴;一面又下聖旨,升各個人的官級,又賞康親王紫禁城騎馬。
 這時四境平安,聖祖又舉舉行第六次南巡。
內大臣早行文江南各省,沿途接駕。
聖祖五次南巡都到蘇州遊玩,蘇州地方有一位首富的紳士姓汪名琬,皇上每次駕到,都是這位汪姓紳士率領合城大夫出城接駕。
汪琬家裡又蓋得好大園林,叫獅子林,是江南地方有名的。
在聖祖第一次南巡的時候,是康熙二十三年,曾經在獅子林駐蹕。
聖祖和汪琬十分要好,臨走的時候賞他御筆手卷一軸。
直傳到汪琬的兒子手裡,十分寶貴。
汪琬的兒子名叫汪源,這時年紀只八歲,他父親接駕時候的情形,他都記在腦子裡,家裡曾經御用過的器物和房屋,都封鎖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