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28節

那繼大妃也站在他身後,一同看著,聽英明皇帝說了這句話,便接著說道 :“陛下這話可有什麼憑據?”英明皇帝說道 :“你不看見嗎?那一輪明月,不是明朝嗎?這光淡淡的,不是衰亡的預兆嗎?你再看看那道黃光,不是我們金國嗎?那金子不是黃色的嗎?這黃光如此發旺,不是我國應該興盛的預兆嗎? 再者,這黃光罩住在明月上面,不是金國滅去明國的預兆嗎? ”繼大妃聽了這番話,心下恍然大悟,爬在地下,連呼萬歲。
英明皇帝笑著把妃子扶著,一面催宮女快快幫著披掛,踱出殿去。
那文武百官朝賀已畢,英明皇帝便慢慢地把天象說出來,又說道 :“天意已定,諸卿忽疑;朕計已定,今歲必伐明矣! ”當時殿下許多武將聽說皇帝要去伐明,快活得也個個磨拳擦掌。
有三位固山額真出班奏請皇帝調遣。
皇帝諭,諸卿且退,待朕與法師計議妥善,自有調遣諸卿之處。
到了第二日,果然宮裡傳出旨意來:宣老法師干祿打兒罕襄素進宮去商議軍國大事。
這位法師,自從西藏步行到滿州地方,道行高深,說法玄妙,英明皇帝十分敬重他,特為他建造一座極大的刺嘛寺,遇有疑惑難決的事,都去請教老法師。
當時英明皇帝和老法師談了許多時候,便越發有了主意。
老法師擇定二月十四日這天,英明皇帝親自擺駕出城,調齊八旗人馬,在大教場聽點。
英明皇帝周身戎裝,騎著一匹高大的黑馬,揀了二萬精兵,帶到祖 廟裡行禮。
那班隨征貝勒和文武大臣都行過禮,轉身出去,整頓隊伍。
頓時旌旗蔽日,槍戟如林,浩浩蕩蕩殺奔撫順關來。
大軍過界凡山,忽然先鋒軍士捉住一個漢人,押解到大營里來。
英明皇帝親自審問,那軍土把漢人推進帳來,英明皇帝向他上下一打量,見那人蓄著一部短須,面貌十分清秀,望去便知道是一個讀書種子。
英明皇帝是最愛讀書的人,當下便吩咐解綁,又賞他坐下,細細地盤問著。
漢人說道 :“下臣姓范,名文程,字憲斗,原是宋朝文正公仲淹之後。
自幼博覽群書,上解天文,下知地理,深明韜略。
只因屢次上書明皇,明皇不用,落拓一生,飄落到此。
又見黃光貫月,知道滿州出了真主。
因此,不避斧鋮,來見陛下。
陛下倘有知人之明,下臣便當竭盡畢生之能上輔明主 。
”英明皇帝聽了這一番話,心中大樂,忙吩咐侍衛敬他酒肉;又對范文程說道 :“朕與明朝有七大恨事,其餘小怒且不用說。
先生既有意來此,總該明白朕的心事。
范文程聽了,請過紙筆,便在當筵寫成《七恨》,道:我之祖父,未曾損明邊一草寸土,明無端起釁邊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雖起釁,我尚修好,設碑勒誓:凡滿漢人等,毋越疆圍。
敢有越者,見即誅之。
見而故縱,殃及縱者。
詎明復渝誓言,逞兵越界,衛助葉赫,恨二也。
明人於明河以南、江岸以北,每歲竊逾疆場,肆其攘奪。
我遵誓行誅,明負前盟,責我擅殺,拘我廣寧使臣綱古里、方吉納,脅取十人,殺之邊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葉赫,伴我已聘之女改適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撫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士之眾,耕田藝谷,明不容刈獲,遣兵驅逐,恨五也。
邊外葉赫獲罪於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遣書詬詈,肆行凌侮,恨六也。
昔哈達助葉赫二次來侵,我自報之,天既授我哈達之人矣;明又黨之,脅 我還其國。
已而哈達之人,數被葉赫侵略。
夫列國之相征伐也,順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
豈能使死於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還乎?天建大國之君,即為天下共主,何獨構怨於我國也?初扈倫諸國,合兵侵我,天厭扈倫起釁,惟我是眷。
今明助天譴之葉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為判斷,恨七也。
欺凌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大恨之故,是以征之。
范文程寫成,由阿敦巴克什額爾德尼譯成滿文,朗聲誦讀一遍。
英明皇帝連連讚歎道 :“范先生真是朕心腹之臣 。
”從此拜文程做軍師,隨營參贊。
英明皇帝稱他范先生,各貝勒、大臣都稱他先生,滿朝文武都十分敬重他。
這時大隊人馬已到古勒,英明皇帝吩咐紮營。
當晚在曠場上,擺下香案,馬步八旗兵丁四面密密層層地圍定。
英明皇帝帶著貝勒大臣文武百官,踱出帳來,向空中一齊跪倒,行過三跪九叩首的禮兒。
范文程捧著七恨告文,高聲朗讀一遍。
便在當地豎起一桿龍旗,四面樂器齊起,皇帝退進營去。
第二天,皇帝登上將台,發下號令:大軍分做兩路,左翼四旗,兵取東州、馬報單兩地;皇帝和諸貝勒帶著右翼四旗兵八旗護軍,取撫順關。
一聲號炮,拔寨都起。
右翼四旗到了干渾鄂謨一片曠野地方安營。
范文程進帳去見了皇帝,奏道 :“臣仰察天象,不久便有大雨。
大軍駐在平原,怕有困水之慮。
此去西南有一座高山,名叫福金嶺,頗可以安插人馬。
望陛下立刻下令,移軍山上去 。
”英明皇帝聽了他的話,立刻拔營前進。
那兵隊走至半路,雨點已連珠似地下來了;待到得上山扎住營盤,外面雨勢和移山倒海一般。
皇帝在帳中嘆道 :“范先生真神人也! ”誰知這一陣雨一連下了十多天,兀自不肯住點。
從山上望去,那平原上頓成了一片大湖,把這一座山四面圍住,好似大海中 的一座孤島。
英明皇帝悶坐在軍帳里,心中十分焦急。
有一天夜裡,許多貝勒、大臣陪著皇帝。
皇帝說道 :“天下大雨,怕不能進兵。
朕意欲回軍,好嗎?”當時大貝勒代善奏道 :“不可!我們這一回去,還是再和明朝講和呢?還是結怨呢?況且大軍已到明朝疆界,不戰而退,何以服眾?”范文程也說 :“臣察天象,三日以內便當睛朗,請陛下再忍耐幾時。
”皇帝便問道 :“范先生,你看我們大軍幾時可以行動?”范文程說 :“後天亥刻進兵 。
”諸將聽了他的話十分詫異,聽聽外面狂風大雨,正來得猛烈。
皇帝卻信范文程的話,傳下令去:“後天亥時進兵,向撫順關進發 。
”到了這一天傍晚時候,還是傾盆似的大雨。
到了亥時,果然風停雨止,濕雲四散,天上推出一輪皓月來,照在人臉上,好似白晝一般。
皇帝在馬上打著鞍子說道 :“范先生真神人也 !”大軍迤邐行去,到第三天微明時候,前面隱隱露出一帶城池來,便是撫順城了。
皇帝下令把人馬散開,在撫順關前橫著,有一百里長。
這時撫順城裡有一個農人出城來砍柴,被巡邏兵捉住,送來見皇帝。
皇帝好言撫慰他,問他城內有多少人馬。
那農人說 :“只有游擊李永芳帶著一千人馬 。
”皇帝便命范先生寫一封招降書,交給這個農人,叫他送進城去。
要知李永芳降降與不降,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被底紅顏迷降將 腔中熱血贈知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