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188節

但這香兒是誰呢?若然說起來,讀者諸君或者也還記得,當拳亂之先,西太后不是在頤和園中設著什麼如意館嗎,還招,四方青年子弟入館去充館役。
在這個當兒,內監李六六便遇見了那個管劬安,把他薦入館中。
哪知管劬安入館后大得西太后的寵信,不時召入奏對,在宮監面前稱劬安做我兒,又稱為香兒;因而合宮的人都喚劬安做香貝子,和從前香王權衡差不多上下。
香兒既這般得勢,就出入宮禁,專一替太后做耳目,刺 探了別人的行動去報給太后。
宮中的人又稱他做順風,因不論瑣碎小事,太后終是知道的,都是這香兒去報告的啊。
瑾妃心上很明白,見皇上這樣亂說,雖是著急,但也沒法去止住他。
停了一刻,香兒果然去通知了。
後來,禁止大臣到瀛台問皇上起居的旨意不久就下來了。
因光緒帝雖被禁在瀛台,那大臣們去問安或疆吏的入覲,本可以通融的。
自這次之後,西太后疑光緒帝恨己甚深,倘大臣們任意進去弄出衣帶詔的故事來,所以不得不預先防止了。
還有一次,岑春煊早在西安曾率師勤王,西太后很是讚許他,這時便攉他做了四川總督。
岑春煊在臨行的時候請入瀛台覲見皇上。
光緒帝一見春煊,三數語后,便潸然淚下,正待訴說心事,忽見香兒突從外面進來,光緒帝即變色起立,一句話也不說。
岑春煊知機,便乘勢請安退出。
但那香兒是何等乖覺的人,他眼見得君臣這種情形,心裡早有些疑惑,就暗中去告訴了太后。
依西太后的意思,阻止入覲的諭旨這時已要實行的了,為於香兒有礙,才緩了下來。
如今光緒帝大發牢騷,自己說出心事來,香兒去對西太后一講。
西太後知道皇上一刻不忘自己的怨恨,便立時把瀛台交通斷絕。
光緒帝在瀛台裡面,只有兩個宮女和四個小監,一天到晚同瑾妃相對著,終覺得悶悶不樂。
因皇上居處的地方是在涵元殿,瀛台是總名罷了。
這涵元殿的大小共有平屋三間,每間不過丈余的寬闊;後面僅有一座小樓。
光緒帝於悶極的時候,也登樓去眺望一會,但不到幾分鐘,便長嘆一聲,慢慢地走了下來。
那涵元殿的對面叫做扆香殿,是皇后的居室。
然皇后雖有時入侍,光緒帝卻不大和她說話,總之,自幽禁以來,從不一至扆香殿。
所以皇后和光緒帝是面和心非的。
又見皇上寵著瑾妃,皇后益發惱恨了。
可是皇后那拉氏本是西太后的內侄女, 她要配給光緒帝,想從此籠絡起來,大權可以永遠獨攬。
哪知光緒帝卻不中意現在的皇后。
因西太后授意給他,叫皇上於擇后時,將玉如意遞與自己侄女。
故此,凡皇帝冊立皇后之前,把有皇后資格的閨女排列在殿前,任皇帝自己選擇,選中了是誰,就拿手中的玉如意授給誰。
光緒帝的心裡要想遞如意給珍妃的,但西太后預先授意,不敢違背;只在那遞過去時假做失手掉在地上,一隻很好的玉如意竟打得粉碎了。
西太后見了這般情形,便老大不高興,母子之間在這時已存了意見的了。
等到大婚以後,光緒帝自然不喜歡皇后,西太后要光緒帝的服從,明知他愛的是珍妃,就把珍妃姐妹立做了妃子。
光緒帝既有珍妃姐妹,於皇后越不放在眼裡了。
皇后目睹著妃子受寵,心上如何不氣呢?以是不時在太后前哭訴,乘間拿珍妃姊妹責打了一頓,雖說藉此出氣,而光緒帝的心目中越當皇后似仇人一般了。
庚子拳亂起事,兩宮料理出走,西太后趁這個當兒把珍妃賜死,也算替皇后報復。
迴鑾之後,光緒帝想念珍妃,以為珍妃致死完全是皇后加害她的,因此和皇后同居瀛台,相去不過咫尺,光緒帝卻從不到扆香殿去,也不相互交談,夫妻好似陌路一般,一天,光緒帝在瀛台實覺氣悶不過,要想出去,沒有橋樑和船隻,不能飛渡過去,便倚在窗上躊躇了一會。
見那水面上已結著很厚的冰,不覺發奇想起來,要待從冰上走到對面去。
瑾妃忙勸阻道 :“那冰是浮在水上的,到底不甚堅實,倘踏到了那裡,忽地陷了下去,不是很危險的嗎?” 光緒帝一意不肯聽,決意踏冰渡水過去。
於是叫一個小監扶持了,一步步望冰上走去。
在近岸的冰塊果然結得很厚,人踐踏上去受得住重量,不至於破裂。
但到了正中,不漸漸地深了,便不容易結冰,那冰就薄了。
光緒帝走到這裡,才覺得那冰有些靠不住。
正在懊悔時,小監的一足已陷入水裡去了。
對面的 太監都趕忙撐著小船來接,這樣的忙了半天,光緒帝才算登了彼岸。
哪知光緒帝踏冰的時候,皇後方在扆香殿里梳洗。
她從鏡中瞧見河裡有人走著,一時很覺詫異,便忙臨窗一望,見皇上在那裡踏冰渡水,就暗想道 :“他近來神經錯亂,舉動上很是乖謬。
但那瑾妃須不曾瘋癲,為什麼不加阻諫的呢?萬一皇上有了危險,我也住在這裡,豈能不認其咎 。
”當下便急急忙忙地妝飾好了,也駕著小舟渡過河去,報告給太後去了。
這裡光緒帝到了瀛台的那面,如鳥脫籠似的,好不快活。
一面叫小監打槳過去,把瑾妃也接了來,二人挽著手往各處玩了一遍。
走到仁壽殿面前,光緒帝不由地長嘆一聲道 :“今還記得那年和翁師傅在這裡商議朝事,也召見過康有為。
不料和袁世凱在此見面后,就從此不能到這裡了。
回憶當日的情景,宛如在眼前一樣。
不過從前和現在,境地卻相去遠了許多,想起來能不叫人傷心嗎?”光緒帝說罷,眼看著瑾妃,不免有點傷感起來。
瑾妃怕皇上憶起舊事,因此抑鬱出病來,所以忙慰勸道 :“那是蛟龍暫困池中,終有一朝逢著雷雨,就可霹靂一聲直上青霄了 。
”光緒帝見說,只略為點了點頭,重又嘆道:“人壽幾何,韶華易老。
倒不如那些尋常的百姓人家夫唱婦隨,其樂融融!咱們到西安時,見一般農人夫婦,男耕女織,他們家庭之間自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
咱們做了帝王,倒不及他們呢。
怪不得明代的思宗說:願生生世世不要生在帝王之家。
這話何等的沉痛啊 !”光緒帝說到這裡,不覺凄楚悲咽起來。
瑾妃在旁竭力地解勸了幾句,但是怎能摒去皇上的悲感呢。
光緒帝越說越氣,止不住撲簌簌地流下淚來。
這時瑾妃也牽動了愁腸,君臣二人倒做了一場楚囚對泣。
當下光緒帝和瑾妃任意向各處走了一轉,因心事上頭,哪裡真箇要遊玩呢?於是吩咐小監搖過小舟來,上船仍回到瀛台。
光緒帝覺得百無聊賴,叫宮 女擺上酒來,瑾妃侍立在側,一杯杯地斟著酒,慢慢地飲著。
這樣的過了一會,忽見對面的河中頓時添了五六隻小舟,七八個內監各人拿了一把鐵鏟,紛紛地打槳過來。
光緒帝瞧著,問瑾妃道 :“他們不知又要做什麼鬼戲了 。
”瑾妃見說,便走到窗前向內監一問,只見一個內監答道 :“奉了老佛爺的諭旨,來鑿冰的 。
”瑾妃聽了,回身告訴了皇上,光緒帝冷笑道 :“老佛爺令他們來鑿冰,一定是咱在冰上走了幾步的緣故,深恐咱沒有船來渡,踏著冰走出去,因此來鑿這冰塊了。
咱想天下無不敢的酒席,何苦這般地管束呢 !”光緒帝一面說著,只把酒不住地喝著,又指指扆香殿道 :“這事必是那婆子去在太後面前攛掇,才下諭旨來鑿冰的。
他們的舉動咱真如目睹一樣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