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148節

東面坦坦蕩蕩的地方。
蘭貴妃每天帶幾個宮女在這地方騎射。
 射著花鹿玩兒。
咸豐帝見蘭貴妃騎馬騎得很好,便帶她出園打鳥雀去,三千御林軍保護著,在萬壽山腳下玩了一天,打得無數鳥雀。
看看天色傍晚,那園中文武大臣知道皇上快要回園了,便排齊了班次在園門口候著。
遠遠地聽靜鞭聲響,御駕已到了門口;文武百官一齊跪下地去。
這時正在鴉雀無聲的時候,忽聽得馬蹄聲響,當先一個旗裝的少婦,騎著馬跑進園門來;見兩旁百官跪著,便在馬上笑說道 :“怎麼今天矮子這樣多啊! ”嬌聲嚦嚦,一騎馬早已過去了,嚇得百官們頭也不敢抬。
後來打聽那騎馬的少婦便是如今最得寵的蘭貴妃。
蘭貴妃進園了半晌,才是御駕到。
這一天皇帝玩得非常盡興。
第二天是蘭貴妃的生辰,在園裡吃酒聽戲,又熱鬧了一天。
皇帝聖旨下來,把蘭貴妃改作懿貴妃。
這一天懿貴妃陪皇上在“壺中日月長” 軒里吃酒,吃到夜深才安寢。
第二天皇上病了,忽然吐起血來,慌得懿貴妃忙傳御醫,一面報進宮去。
那孝貞後夫妻情分原是深的,得了這消息,便急急趕到園中來看視。
虧得皇上的血是急氣攻肺,吐的是肺血,調養了三五天,便漸漸地止住了;又養了半個月,一般也能遊玩行走了。
皇上在病中,孝貞后又切切實實勸他保養身體,莫過寵了懿貴妃;又說懿貴妃是個受寵不起的人,常常要干預朝政,這不是我們女人應該管的事體。
那懿貴妃自從生了皇子以後,那言語舉止之間,便是對於皇帝也不覺露出驕縱的神色來。
咸豐帝也有些覺得,只是心中實在溺愛她,便也不忍去說她。
如今聽了孝貞后說話,知道皇后是一片好意;又知道懿貴妃是十分陰險的女子,便也推著病不和懿貴妃見面。
這時,皇上又想起“四春”來了,便把牡丹春、杏花春兩人傳來。
一看她們,已經消瘦得多,遠不如從前那種嬌艷模樣了。
皇帝問她們:為什麼這樣憔悴?杏花忍不住哭了。
牡丹春便告訴說,懿貴妃如何 虐待她們,“那班宮女太監都害怕貴妃的勢力,吃也不給我們好吃,穿也不給我們好穿。
住在園裡,真是苦不堪言 。
”杏花春又奏說 :“懿貴妃住在園裡,專一與漢女為難,瞞著皇上的耳目,拉到屋子裡去,被懿貴妃活活打死的;又拉去拋在太液池裡,活活淹死的,不知有多少 。
”皇上聽了不覺大怒。
第二天傳旨,把懿貴妃召來。
那懿貴妃耳目很長,有那總管安得海替她打聽消息;知道皇上動怒了,懿貴妃便披頭散髮,懷中抱著皇子,進宮去跪在皇帝面前,只是碰頭求饒,又做出那可憐的樣子來。
說也奇怪,皇上不曾看見懿貴妃的時候,把這懿貴妃恨入切骨;等見了這懿貴妃,便想起從前的一番恩愛,又看見她眉眼兒實在迷人,又見她一哭一求,如帶雨梨花似的,越發叫人可憐。
再看看她懷中抱著皇子,又看在他皇子的面上,不覺把心腸軟了下來。
懿貴妃趁此又撒痴撒嬌地說了許多牡丹春、杏花春的壞話,咸豐反而勸慰她。
這一夜雨露深思,堂堂一位萬歲爺,又吃懿貴妃迷住了。
懿貴妃把聖駕接到天地一家春去住著,自己料理皇上飲食,調養病體;暗地裡吩咐安得海,外面不論有什麼事,不叫他通報。
因此那杏花春、牡丹春和皇上見了一面以後,從此又隔絕了。
直到五月時候,皇上身體漸漸地強健起來,常常到園中各處來散步納涼。
記得各處妃嬪,便傳旨召來,在“清水濯纓室”里開宴。
那班妃嬪和皇上久別生疏了,也不敢多說話;獨有這懿貴妃,仗著自己是皇上寵愛的,在皇帝跟前有說有笑,皇帝的事體她一個人攬著服侍。
又因為自己是生了皇子的,便不把同輩的妃嬪放在眼裡。
外面軍機大臣有奏摺拿進來,懿貴妃便瞞著皇上,說 :“皇上正在吃酒開懷的時候,莫給他看奏摺。
”便和安得海私地里冒了皇上的意旨,把那奏摺批出去了。
隔 了幾天,皇上坐朝,懿貴妃才把代批奏摺的事體奏明;皇上心中雖不樂,但因寵她寵得厲害,也不好意思說什麼。
後來懿貴妃看看皇上不說什麼,每逢皇上和大臣們議論朝政,她也在一旁出主意。
皇上也因自己懶得管事,漸漸把那些奏摺都叫懿貴妃代他批發去,因此,懿貴妃漸漸地預聞外事。
有幾個手腳快的人,都偷偷地拿了銀錢走安得海的路子,孝敬懿貴妃去;懿貴妃一方面得了外人的錢財,一方面在皇帝跟前包攬事體。
皇上也有些看出懿貴妃的弊病來,只因自己身體實在虛弱得厲害,沒有精神看奏章;以後每逢有大事,便請孝貞後傳見大臣,隔著帘子親自詢問。
孝貞後有忙不過來的地方,便叫懿貴妃在一旁讀著奏章。
皇上又把醇親王、恭親王傳進園裡,幫著皇上辦理國事。
皇上有時和醇親王、恭親王閑談著,懿貴妃站在一旁,也不避忌。
懿貴妃見醇親王面目姣好,年紀很輕,打聽得醇親王正死了福晉,便和皇上說了,把懿貴妃的妹妹蓉兒指配給醇親王;那醇親王見皇上的命令,也不敢不遵從。
從此以後,那蓉兒在外面也暗暗地和懿貴妃通聲氣。
獨有恭親王和肅順兩人不和懿貴妃聯絡,常常在皇帝跟前勸諫,不可使貴妃干政。
咸豐帝也明知道這懿貴妃居心叵測,無奈自己寵愛她厲害;懿貴妃干預朝政也慣了。
那孝貞后是十分沉靜的,見了大臣,期期艾艾地說不出什麼話來;懿貴妃在一旁代問話,口齒清楚,語言漂亮,且另有一種威脅,大臣們見了她都害怕。
後來日子久了,孝貞后卻也省她不得。
懿貴妃自恃有才能,便也越發地驕傲了。
那年春天,宮裡照例鬧著龍舟。
皇帝帶著妃嬪們坐在御舟里吃著酒,看著龍船。
這時皇帝身體還不十分健旺,不願意和許多妃嬪們擠在一起,卻自己帶著孝貞后坐著一隻小艇子,在湖中蕩漾著。
四邊岸上的宮女們見御舟在湖中,便齊聲嚷著“ 安樂渡”三字。
原來宮中的規矩,皇帝坐在船里,那船身一離開岸,便令宮女站在兩岸齊聲喚著安樂渡三字,直到皇上的船到那邊岸上,才停住喚聲。
這雖是一樁迷信事體,但兩岸幾千個宮女嬌聲喚著,卻也很有風韻。
這時皇子載淳年紀尚小,聽著喚聲,也跟著她們嚷著。
懿貴妃拉了他和要好的妃嬪宮女們另外坐一隻船遊玩著,打聽得皇上在“映水蘭香”開宴,她們便趕去伺候。
那地方是靠著湖邊的,埠頭上泊著三隻龍舟,龍舟兩旁一字兒停著許多小船。
懿貴妃自小在南邊學得弄槳渡水,這時她們飯都吃罷,懿貴妃見了埠頭的小艇,不覺觸動了她的舊好,便縱身一跳,跳在小艇子上,拿了一支槳,正要盪開去。
忽然給皇上看見了,說 :“有趣!朕也搭著你的船渡過去 。
”懿貴妃見皇上也高興,忙把那小艇靠近埠頭,候皇帝走下艇子來。
誰知咸豐帝才下得艇子,兩腳不曾立定,那艇子便盪開了。
皇上是久病之後,身體虛飄飄的,兩腳又沒有力,那艇子一晃,身子向側面一撲,一個倒栽蔥,噗通一聲,皇帝翻身落水。
只聽得岸上宮女、太監們大聲呼救,那孝貞后正在屋子裡,聽了忙趕來看時,虧得湖邊水淺,下面又鋪著石階;皇上落水的時候,急把兩手攀住埠頭石條,身子浸在水裡,從肩膀以上露出在水面上。
七八個太監一齊跳下水去,把皇帝扶上岸來;滿身水淋淋的。
把個皇后嚇得臉上也變了色,一面吩咐把皇上送到就近“靜香屋”去更換衣服,一面喝令太監把懿貴妃送到永巷裡去關起來待罪。
這咸豐帝身體原不曾復原,如今經了這一嚇,又受了凍,不覺舊病複發起來。
孝貞後日夜看護著,這一場病,直到深秋才慢慢好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