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身邊有一個妃子章佳氏,原也受過寵愛的,如今皇帝有了冰花,便把她丟在腦後。
章佳氏在背地裡不免有許多怨言,那湊趣的宮女把章佳氏的怨言傳給皇帝知道,皇帝叫把章妃傳來。
章妃忽聽得皇帝宣召,認做是要臨幸她,忙裝扮著起來。
皇帝見了她,也不發怒,仍和她有說有笑;吩咐賞妃子三杯酒。
章佳氏是不會吃酒的,如今奉著聖旨,只得硬著脖子喝下肚去,頓覺臉紅耳熱,心跳眼花。
章佳氏最愛打鞦韆,皇帝便說道:“章佳氏打鞦韆的本領是諸妃嬪所不能及的,現在朕便吩咐她打鞦韆給大家看 。
”說著,又吩咐把章佳氏身上的衣服脫去了,扶她上鞦韆架。
那章佳氏酒醉了,渾身打顫,如何有氣力打鞦韆?皇帝聖旨不能違背,便懶洋洋地上了鞦韆架。
宮女們拿起繩子來,那鞦韆架在空中飛動著。
起初飛得很低,那章佳氏在上面還支撐得住;後來那宮女越拉越高,竟把個赤條條的章佳氏送在半天里,她在上面支持不住了,便嬌聲哭喊 :“萬歲爺 救命 !”那皇帝聽了,非但不叫停止,反吩咐宮女再拉高些。
只見章佳氏大喊一聲,一脫手,從半天里拋下地來,只聽得拍的一聲,早已摔得頭破骨斷,死過去了。
宮女們見了,個個回過臉去不忍看她。
皇帝卻微微一笑,吩咐內監把章佳氏屍身拖出去收殮了;自己一手拉著冰花,走進房去。
從此皇帝越發把冰花寵愛著,那冰花也慢慢地恃寵而驕,把皇帝霸佔住了,不許他臨幸別的妃嬪。
但是這時皇帝天天玩著冰花,也有些玩厭了,便不免背著冰花又做出許多偷偷摸摸的事體,冰花知道了,便和皇帝嘔氣,皇帝也慢慢地有些厭惡起來。
咸豐帝最愛小腳,前回已說過。
如今他雖寵愛冰花,但冰花一雙弓鞋在四寸以上,咸豐帝常對著冰花的腳嘆說 :“美中不足 !”聽得崔總管說起揚州女人的小腳端正尖瘦,在全國中算最美。
可惜揚州城已為太平天國佔領,不能前去游幸,便暗暗地吩咐太監,在京城裡留心有小腳的女人,想法子弄進宮來,便有重賞。
後來,崔總管依舊在宣武門外尋到一個小腳女子,名叫瓊兒。
她原是個揚州的小家女子,只因避難到京城裡來,住在舅舅家。
他舅舅是東大街德興飯館跑堂的,家中十分窮苦。
瓊兒住在舅舅家裡,幫著舅母每天做些針線。
只因屋子裡又黑暗又齷齪,她便搬一張小椅凳,每天坐在門口,湊著天光做活兒。
她一雙尖小玲瓏的腳擱在門檻上,穿著紅鞋白襪,十分清秀。
有在她家門口走過的人,見了她一雙小腳兒,誰不讚歎幾句。
有幾個好色的男子見了她一雙小腳,便好似把魂靈吊住在她腳尖兒上,每天沒事也要在她門口轉回了十七八轉,再也丟不下她。
無奈這瓊兒面貌雖長得美麗,性情卻十分貞節。
任那班閑蜂浪蝶如何挑逗,她總是低著脖子不睬。
後來她的名氣一天大似一天,傳到崔總管耳朵里,便也前去探視,果然長得不差, 她一雙小腳兒尤其是纖瘦動人。
崔總管打聽得她舅舅是飯館里跑堂的,便去找著她舅舅吳三興。
那吳三興正苦得走投無路,聽說宮裡的崔總管來找他,又聽說給他一萬兩銀子,弄他到宮裡去御廚房裡當一名廚子,吃著每月五十兩銀子的俸祿,只叫他把外甥女送進宮去。
他如何不願意,如何不快活,回家去便和他妻子商量。
他妻子便把外甥女瓊兒拉進內房去,再三勸導說 :“你性格又高傲,脾氣又愛潔凈,非嫁給大戶人家,才能如你的心愿。
但俺們這種人家,門當戶對,至多嫁一個經紀人家,依舊累你吃苦一世。
如今宮裡來要你,你好好的進去,得了萬歲爺的寵愛,你也可以稱了一生的心愿。
俺們也得攀個高枝上去,豈不是兩全其美?”瓊兒聽她舅母的話說得有理,便也依從了。
第二天,崔總管兌了銀子,悄悄地把瓊兒送進宮去。
皇帝在“山高水長樓”召見。
那瓊兒一雙小腳兒貼在地下,只有二寸多長,尖瘦玲瓏。
皇帝看了,不覺先喝了一聲“好 !”兩邊宮女攙扶著,慢慢地走近御座前來,裊裊婷婷地拜倒在地。
皇帝賜她平身。
瓊兒站起來,那一搦腰肢和風擺楊柳似的,搖曳不定。
皇帝把她喚近身來,捏著她的手,細細打量一番:只見她肌膚白膩,眉清目秀。
當夜便樓中臨幸了。
從此把她安頓在“絳雪軒”中。
皇帝只因瓊兒腳小,終日叫兩個宮女攙扶著她走路。
有時在召幸的時候,皇帝自己扶著她走路;偶然放了手,讓她一人站著,她便腰肢搖擺著,好似風吹蓮花。
皇帝越看越愛,便在她房中滿地鋪著繡花軟墊,瓊兒穿著白羅襪在上面走著。
瓊兒又喜歡清早起來在花間小步,日子過得十分快活。
這時冰花那邊,皇帝慢慢地冷淡她起來。
冰花打聽得皇帝新近寵上了一個瓊兒,心中十分妒恨。
又打聽得瓊兒十分愛清潔的,她便打發宮女,悄悄地把污穢東西 塗在花枝上。
清早起來,瓊兒扶著一個宮女到花間去小步,忽覺得一陣陣穢惡的氣息送進鼻管里來。
瓊兒四面找尋,看時,那花枝上都塗著污穢東西,連她衣袖裙衫上都染得斑斑點點。
急退縮時,腳下踏著一大堆糞,瓊兒“哎唷”一聲,踉踉蹌蹌地逃去,腳下被石子絆住,她小腳兒原站不住的,一個倒栽蔥,那額角碰在台階上,早淌出一縷鮮血來。
宮女忙上去扶住,走進門。
她聞得渾身臭味,便撐不住“哇”的一聲翻腸倒胃大嘔起來。
宮女服侍她脫去衣裙,香湯淋浴。
瓊兒撐不住,便病了。
這一病,整整鬧了一個月。
皇帝格外體貼她,在害病的時候不叫她侍寢,只在冰花宮中臨幸。
那冰花看看自己的計策靈驗,心中十分快活。
後來,瓊兒的病慢慢地好了,皇帝又丟下她,臨幸瓊兒去了。
冰花心中萬分憤恨,她和宮女們商量,總想來個斬草除根的法子。
暑天來到了,瓊兒越發愛潔凈,每天要洗五次澡,洗一次頭髮。
她洗頭髮總在清晨時候,洗過了頭髮,便披在背上,和宮女倆人搖一隻小艇子,搖到荷花深處,披散頭髮,給風吹乾;又把荷葉上的露珠漱著口。
直待到太陽照在池面上,她才打著槳回宮去。
這個消息傳到冰花耳朵里去,冰花又有了主意。
便打通了太監,悄悄地買了毒藥進宮來,讓它溶化在水裡,然後在夜深時候去倒在荷葉面上。
第二天瓊兒不知道,去把毒藥吃在肚子里,不到半天工夫,藥性發作,皇帝眼看著她在床上翻騰了一會,兩眼一翻死去了。
皇帝正在寵愛頭上,禁不住摟著屍身大哭一場,便吩咐用上等棺殮,抬出園去埋葬。
從此以後,這咸豐帝想起瓊兒便掉眼淚,一任那班妃嬪在一邊勸著也是無用。
皇帝越想起瓊兒的好處,越是傷心,想得十分厲害,便生起相思病來。
崔總管看看皇帝的病,知道不是醫藥可以治得的,便在外 面暗暗物色,居然給他找到一個和瓊兒一模一樣的美人兒,送進宮來服侍皇帝的病。
這時皇帝昏昏迷迷地睡在龍床上,見於那美人,認做是瓊兒轉世過來的。
問好名字,她自己說名叫紫瑛。
皇帝看紫瑛的聲容笑貌和瓊兒活著一般,慢慢地把想念瓊兒的心冷淡下來。
皇帝的病痊癒以後,把紫瑛封做貴妃。
紫瑛生長在窮苦人家,卻愛讀書,求著皇帝替她去請一位老先生到園中來教讀。
皇上心想:上書房中侍讀原是不少,但他們看見又納了一個新貴人,便又要鬧什麼勸諫的奏章,實在討厭;如今不如另外去請一個老先生來,在園中教讀著。
皇帝便和崔總管商量。
崔總管略一思索,便想起了一個人。
原來這裡大柵欄有一家長安客店,店中有一位姓鄭的舉人,他進京來會試,落在客店裡。
誰知會試不中,回家去的盤纏又花完了,流落在客店裡,替人寫信寫門對換幾個錢。
崔總管和那長安客店的掌柜是同鄉,因此常常到他客店裡去閑談,也常見這位落第的舉子,年紀已有五十歲了,花白鬍子,做人極和氣。
如今皇帝要替紫瑛請教書先生,崔總管便想起那鄭舉人來。
和皇帝說明了,便跑到長安客店裡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