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122節

那奕詝在馬上躬身回答道 :“臣子心想,如今時當春令,鳥獸正好孕育,臣子不忍多傷生命,以違天和。
且也不忍以弓馬之長與諸弟競爭呢 。
”奕詝冠冕堂皇地說了這幾句話,倒不覺把個道光帝聽怔了。
半晌,嘆道 :“吾兒真有人君之度 !”說著,便傳令收場。
那班王爺正殺得起勁,忽然聽說傳旨收場,大家都覺得奇怪,但是皇命不敢不遵,一場掃興,個個掩旗息鼓回來。
這一晚,皇帝回到寢殿里,想起日間四皇子的一番說話,覺得仁慈寬大,便打定主意傳位給奕詝,把他的名字暗暗地寫下了。
 道光帝雖罷了這圍獵的事體,但他因住在行宮裡十分自由,一時里不想回京。
他這時只把一個靜妃博爾濟錦氏帶在身旁。
那靜妃生著嬌小身材,俊俏面龐,又是一副伶牙俐齒,終日有說有笑,她陪伴著皇帝,卻也不覺得寂寞。
這一天,皇帝要一個人出去打獵,靜妃說也要去,那五皇子奕誴說也要去。
那奕誴是靜妃親生的兒子,自幼長得十分頑皮,只因他弓馬嫻熟,每逢皇上出去圍獵,總是帶著他去的。
今天他父子夫妻三人,帶了一大隊神機兵去打圍獵,卻十分快樂,那靜妃穿著一身獵裝,愈顯得婀娜之中帶著剛健。
皇帝帶著他母子二人在林中亂闖,東奔西跑。
皇帝的馬快,早和那班兵士離得遠了,看看身後只留下幾個貼身太監和御前侍衛。
忽然,一頭小獐兒在皇帝馬前跑過,皇帝抽箭射去,那獐兒帶著箭逃出林子去了。
皇帝吩咐眾人站住,他自己匹馬趕出林子去。
四面一看,不見那獐兒,卻遠遠地看見一株大樹下一個男子在那裡上吊,看他拿帶子在樹枝兒套著一個圈子,把頸子湊上去吊住,兩腳騰空,臨風擺動著。
道光帝起了一片憐惜之心,便在箭壺裡抽出一支箭來,颼的一聲射去,不偏不倚地把帶子射 斷了。
男子落下地來,十分詫異,急向四面看時,道光帝隱身在樹林里,他見沒人,便拾起來又要上吊。
道光帝拍馬趕去,把他帶子奪下來。
這時道光帝穿的是獵裝,那男子說道 :“俺活著挨漿受餓,不尋死卻怎麼?”說著大哭起來。
道光帝喝住他,制止他不要哭,繼續問他 :“你怎麼到這地方來的?”那男子抹淚說道 :“俺原是四川人,得了一個小小的功名,進京來考銓選,考了第二名。
心想不久便有差使了,便把家眷接到京里來住著守著。
誰知一守三年,那考第三名直至第十名的都得了差使出去了,獨我永得不到差使。
住在京里吃盡當光,老婆替人家縫衣裳,女兒替人家鄉花,賺得幾個工錢過日子。
看看實在撐下不去了,便想到部里去問一個信,卻被那班差役們攔住了,不得進去。
是我氣憤極了,打聽得皇上在熱河出巡,便瞞著家裡人悄悄地來這地方尋死。
我也不想別的,只望萬歲爺知道了,可憐我這客地孤魂,便大發慈悲,打發幾個盤纏,使我妻女搬著我的棺材回四川去。
這個恩德,便是我做了鬼也不忘記的 。
”說著,又撐不住大哭起來。
道光帝生長在帝王家,卻想不到世間有如此苦惱的人,便怔怔地看著他哭。
那人哭過了,又從身邊掏出一本奏摺來交給道光帝。
道光帝也不看,便從身邊掏出一個白玉鼻煙壺來,交給這男子,叮囑他道 :“你拿這個到吏部大堂去,不怕沒有差使給你。
你快離了這地方,這裡是皇家禁地,吃御林軍捉住了要砍腦袋的呢 。
”道光帝說著,拍馬轉身去了。
那男子拿了一個鼻煙壺,心中將信將疑,又看看這煙壺玉色光潤,知道是珍貴東西,心想,便得不到差使,把這煙壺賣去,也能度得幾天。
他想到這裡,把死的念頭也打消了,便趕進京去,穿著一身破舊的袍子,大著膽子踱進吏部大堂去。
那班差役認為他瘋了,便上去攔他。
他便大嚷起來,頓時驚動了 裡面的堂官,便打發人出來問,他卻不肯說,一定要見了堂官才肯說。
那堂官聽了也詫異起來,便親自出來問時,他才把那白玉煙壺拿出來。
堂官見了,也莫名其妙,拿給尚書看,尚書是滿人,名叫毓明,一看,認得是皇上隨身用的東西,忙去供在大堂上,大家??它朝拜著。
又出來把這男子迎進去,問他:“這鼻煙壺從什麼地方得來的?”那男子便將遇見道光帝救命的情形一一說了出來。
毓明告訴他 :“你遇見的便是當今皇上 。
”那男子聽了,嚇得忙跪了下去,對著煙壺磕頭,磕個不住。
毓明叫人把他扶起來。
問他要什麼。
那男子伸手拍拍自己額頭,說道 :“俺想湖北黃陂縣的缺分想了十多年了 。
”他的話不曾說完,那毓明便吩咐寫札子。
那堂官立刻把委他做黃陂縣的札子寫好,交給他自己。
那人得了札子,雙手捧著,連連打躬作揖,走出衙門去。
道光帝回京,毓明便把這白玉鼻煙壺奉還。
皇上便問 :“那窮漢得了什麼差使去了?”毓明回奏說:“委他個黃陂縣 。
”道光帝笑著說道 :“這個人也太薄福了,這一點點小官,也值得拿性命去拼 。
”後來那人到了任,因為他是皇上特別提拔的,上司便另眼相看。
他上任后,狠狠地颳了幾年地皮,上司也不敢去參革他。
六年工夫,他整整颳了五十多萬兩。
如今再說道光皇后原是侍衛顧齡的女兒,姓鈕鈷祿氏。
顧齡曾出任外官,到蘇州去做過將軍,這鈕鑽祿氏也隨任到蘇州。
蘇州的女孩兒都是聰明伶俐的,那顧齡平時也和地方上紳士來往,那紳士也常帶著妻女到將軍衙門裡來玩耍。
鈕鈷祿氏和那班紳士女兒要好,女伴們學著許多閨房的玩兒,什麼繡花呢、唱曲呢、打牙牌呢、排七巧板兒呢,樣樣都會,樣樣兒都精。
後來選到宮裡,道光帝因她才貌雙全,封她做了妃子,過了幾年,又封為皇貴妃;後來皇后佟佳氏死了,這鈕鈷祿氏便冊立 補升了皇后。
這位皇后仗著自己伶俐聰明,便事事要爭勝,她又因自己統率六宮,便擺出皇後身份來監察皇帝,不許皇帝隨意召幸。
因此皇后和皇帝感情一天壞似了一天。
此番皇帝帶了博爾濟錦氏到熱河住了多時,皇后心中越發不自在了,待到回宮來,見了靜妃的面,不免有些冷言冷語。
那博爾濟錦氏也是一個厲害角色,何況正在得寵的時候,如何肯讓?但是一個是妃子,一個是皇后,在地位勢力上是不能對敵的,她便用暗箭傷人的法子,先到皇太後跟前去獻些小殷勤。
這時皇太后因皇帝崇尚節儉,住在慈寧宮裡十分清苦,靜妃覷著太后不周不備的地方,送些禮物,皇太后心中也很感激她。
又算她是得寵的妃子,便也假以辭色。
那靜妃看看皇太后和她走一條路,便慢慢地在言語里說了許多皇后的壞話。
那皇太后見皇後事事賣弄聰明,心性高傲,本來也不歡喜她;從前的皇后佟佳氏原是皇太后的內親,如今見鈕鈷祿氏是由貴妃升做皇后的,也有幾分瞧不起,再加靜妃常常在皇太後跟前言三語四,她婆媳二人的感情便愈鬧愈惡。
那皇后也有幾分覺得,又打聽得是靜妃在中間鼓弄,從此皇后見了靜妃,便不給她好臉色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