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天海大學。
正是夏日,微風間或掠過樹梢,帶來的卻不是清爽的涼意,而是愈發炎熱的濕灼。
教學樓外的梧桐樹上,知了一聲聲地鳴叫著,孟然抹了一把鼻尖上的汗粒,取下頭上的卷檐帽在臉旁扇了扇。
“怎麼還沒到下課時間,”齊天站在她旁邊抱怨,“孟隊,要不直接推門進去吧。”
“你小子,這點耐心都沒有,怎麼做刑警。”她沒好氣地瞥了齊天一眼。
“又不是緊急抓捕行動,我們執行任務,也要盡量做到不打擾市民的正常生活。”
話匣子既然打開了,她便忍不住又教育了齊天幾句,倒不是孟然倚老賣老,而是她如今的身份——
天海市刑偵支隊副隊長,負有教導新晉警員的職責。
說來也是湊巧,就在現實世界里,孟然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跟著霍峻多學幾天射擊時,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她就發現自己進入了新的夢境,還成了一名女警。
憑藉著過人的身手,她在公安大學表現異常優異,畢業后就被分配到了天海市刑偵支隊,年僅二十五歲,已經坐到了一級警督,支隊副隊長的位子。
年輕的女刑警並不多,尤其還是像她這樣,生著一張精緻美貌的臉。因此孟然與齊天兩人站在教學樓的大廳里,但凡是路過的人,都會忍不住打量她幾眼。
只見她長發綰起,穿著藏青近黑的夏裝警服,腰間的多功能腰帶上,配槍的輪廓清晰可見。
“……那是警察吧?”
“警察怎麼會來我們學校……”
“出事了?”
“他們看起來像在等人。”
……隨著下課時間臨近,大廳里來來往往的人也越來越多,叮鈴鈴!清脆的鈴聲乍然響起,孟然側頭,看向了左邊走廊的第一間教室——
幾乎是在同時,原本投注在她身上的目光,都轉移到了那間教室的前門。
門扉敞開,一個高大挺拔的身影走了出來。
男人的臂彎里還夾著教具,白色襯衣的袖子稍稍挽起一點,露出線條結實修長的手腕。他高挺的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剛一抬眼,已經有眾多學生呼啦一下涌了上去:
“白教授!”
“白老師!”
“教授!麻煩您等一等”
……嘈雜的嗡嗡聲瞬間充滿大廳,眼看那道挺拔身影被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泄不通,默默地,孟然把剛抬起的腳收了回去。
“……孟隊,那個,就是我們要找的人?”齊天有些遲疑,“這到底是教授,還是明星?”
嗯,長著那樣一張臉,就是真成了明星,也很合情合理。
在見到白燁之前,孟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畢竟,這又是一個“周子羨”。
白燁,二十九歲,天海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心理學教授,社會心理學領域專家。
曾在國際上獲得過多項研究獎項,有著多部影響學界的論文發表在各大權威期刊上,並且在去年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這樣的一個精英,說他在心理學界是明星,也不算誇張。
此時那些圍繞著他的學生嘰嘰喳喳,有的是在請教問題,有的是在套近乎,有的嘛,據孟然看,是“醉翁不之意不在酒”。
不過被圍在正中的白燁教授似乎對此很習慣,沒有露出任何的錯愕與不耐。接過一個學生遞來的論文時,孟然注意到,他還用的是雙手。
這是一個紳士的,溫和的,至少在人前是溫和的人。
孟然並不認識他,在接到警情后,她是在看過技術室緊急調閱的資料后,才知道白燁其人的。
精英,社會地位出眾,符合前三起兇殺案中,警方總結出來的受害者共同特點。
唯一不同的是,此時,這位兇手的殺害目標,還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
念頭閃過,她看到正在解答學生問題的男人不經意抬頭,視線劃過了她站立的位置。
他們兩人的目光倏然相撞,孟然愣了一下。
沒等她禮貌性地致意,男人勾起唇角,朝她笑了笑。那個笑容很淺淡,但又很柔和。
他黑色的眼睛微微眯起,瞳孔中,微芒一掠即過,快得沒有任何人看見。
=====================================================
危險的心理學教授x正義女警察
新故事是我最愛的連環殺人案【大霧
請大家放心,沒有血腥恐怖的描寫,破案只是點綴,重點還是吃肉(*/ω\*)
白夜將至2<(快穿)今天你睡了嗎(紅燒肉)|臉紅心跳
②qq.℃○M/80 527
白夜將至2
“孟警官,齊警官,不好意思,讓兩位久等了。”
白燁的辦公室不算太寬敞,一個小套間,沙發擺在門廳,辦公桌后佔據了整整兩面牆壁的書櫃里,書籍和文件全都排列得整整齊齊。
整間辦公室有著與他一樣的氣息,乾淨、整潔、一絲不苟,但又淡雅柔和。
這兩種特質在孟然看來是格格不入的,譬如說同樣如前者的周子羨,淡漠嚴苛,拒人於千里之外。
但白燁長著與他別無二致的面容,卻連那原本冷峻的側臉線條,都透出溫潤清雅來,他推開辦公室的門,風度翩翩地請孟然在沙發上坐下,沏好的茶水送到她手邊,連溫度也是剛好。
“兩位的來意我清楚,這就是今早我收到的東西。”
骨節分明的修長手掌把一張紙箋推到孟然面前,她忍不住挑了挑眉,發現紙箋上套著類似證物袋的透明塑料袋。
“我沒有用手接觸它,戴了手套。”白燁解釋道。
“等等,”孟然有些遲疑,“你打開包裹之前,就知道裡面裝的什麼?”
男人在她對面坐了下來,微微一笑:
“不,這只是我個人的習慣,收到陌生的包裹,總是會謹慎一些。”
況且那個包裹上沒有任何寄件人的信息,在打開包裹,看到裡面孤零零的一張紙箋時,白燁立刻報了警。
此時,在場的三人都看到了紙箋上的內容。油墨列印出來的花體字是一行英文,其上畫著一個鮮紅的叉——
【Justasmanisdestinedtodieonce,andafterthattofacejudgment.】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聖經.希伯來書》里的一句話。”
同樣,也是兇手的殺人預告。
“418特大連環殺人案”,因為媒體的報道和網路傳播,在整個天海市甚至是全國,早已不是秘密。
4月18日,第一起案件發生。
被害人李東森,天海市著名企業家、富豪。死亡時間凌晨左右,屍體被發現的地點是他返家的途中,他的汽車就停在路邊,李東森歪倒在駕駛席上,身中十七處刀傷,失血過多而亡。
5月3日,第二起案件發生。
被害人鄧濤,天海市財政局副局長。死亡時間同樣在深夜,因腦後遭遇重物連續打擊致死,屍體則在某高級會所的地下車庫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