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仙欲 - 第991節

本來首長以及諸位中央領導還以為又是米國人搞什麼花樣,不過在知道NY財團是楊家孫媳婦地產業后,頓時喜出望外了,在大量富豪外遷的時候,有這麼一家大型企業遷入台東,這是一件什麼樣地好事?隨著NYY財團落戶台東,極大的緩解了外遷企業地步加上百聯控股旗下的部分米國企業遷入台東,直接導多商家把目光投向台東,華族也有不少把米國和歐洲的電子產業遷移到台東來,僅僅數月的功夫,台東省就落戶了大大小小上百家的外資企業,極大的肯定了台東回歸之後的經濟建設情況。
眾多鬧事的台東群眾,也隨著這些企業的落戶,而消聲滅跡了,畢竟他們也要生活,之前出來鬧事,不就是因為自己為之工作地企業外遷了嗎?他們也就隨之失業了,華夏收復台東,沒有給他們帶來利益,反而讓他們失業了,因此站出來吼幾聲也是正常的事情。
現在隨著大量的外資企業遷入台東,比起那些遷出的企業,這些進來的企業在世界上名氣更大,需要的工人也更多,不僅僅彌補了那些外遷企業離開時帶來的失業率,甚至還有所提高,讓不少台東人對回歸大陸更有了一番歡喜。
“爺爺新年好!祝您老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楊靖笑著和杜麗一起上前祝賀道,老人家不圖什麼財源廣進之類的東西,到了首長這個地步了,一切都是虛幻的了,只有身體健康,這句到是真地,至於萬事如意嘛,這就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了。
首長笑著點了點頭,竟然從身上掏出兩個紅包出來,遞給楊靖和杜麗,看著首長遞過來的紅包,楊靖笑著接了過來,杜麗見楊靖都接了,當然不會退縮,接過來謝過首長之後,這才分別坐在首長的兩旁,開始敘家常來了。
對楊靖首長沒什麼說的,大年初一也沒必要談工作,首長對杜麗的事情到很好奇,不斷詢問著杜麗地情況,待到首長知道杜麗和楊靖是青梅綉馬的一對之後,更是喜笑顏開起來,NY財團的情況,首長也簡略的問了一下,不過杜麗早就想好了說辭,一番解釋下來,倒也沒讓首長懷疑。
“海濤打電話來拜年的時候,不是說杜麗的爸爸寫了一份報告嗎?怎麼沒見你們兩個小子拿出來?”首長笑著問完杜麗的情況后,峰迴路轉的突然問起杜亮做的報告來,楊靖也沒想到父親竟然會提前跟首長彙報,當下掃了掃頭,讓杜麗從她的包包裡面把報告給拿出來。
何建軍見到這個情況后,上前攙扶起首長走向書房,大廳裡面孩子們太多了,首長可聽不清楚秘書念地報告,楊靖和杜麗拿著報告跟著首長走了書房后,何建軍這才接過杜麗手中的報告,大概的翻看了一下后,開始給首長念了起來。
上了年紀的領導一般都看不太清報告上的文字,只能由秘書代為念出,每天何建軍都要給首長讀報,晚上的時候一些機要文件,也是何建軍念給首長聽的,因此何建軍讀起報告來,言語間的速度和間隔掌握的十分到位,首長閉著眼睛,雙手放在帆布沙發上,似乎已經入定了一般。
等到何建軍把報告的內容全部讀完之後,首長隔了半響這才睜開了眼睛,眼中閃過一絲厲芒之後,這才黯淡了下去,揮手示意何建軍離開后,首長這才對楊靖和杜麗說道:“小杜地這個報告做的好啊!目前我們國內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確實要抓起來,醫療改革的事情,政策研究室的那些人也在討論,具體該如何做,我看必須要這個寫報告的人親自彙報,我才能知道他地想法。
杜麗,我看還是請你父親過來一趟吧!我讓小何去安排車,你父親現在在楊明峰家吧?”“爺爺,這麼晚了是不是等明天再讓我父親過來彙報?畢竟您的身體要緊啊!”杜麗擔心地看著首長問道。
“不要緊,跟我的身體比起來,華夏所有孩子地教育問題才是頭等大事啊!否則咱們底子打的再厚,終有一天這份家業也是要交給他們地,不能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可是千秋大業馬虎不得。
小何,馬上安排車去楊明峰家,把杜亮給我接過來,順便把海濤也給請來,我想聽聽他的意見!”何建軍在門口聽到首長的話后,應了一聲就沒了聲響,只怕是出去安排這個事情去了。
等了有近一個小時,楊海濤和杜亮這才跟著何建軍走進了首長的書房,此時楊靖正在給首長推拿按摩,帶著些許仙靈之氣的按摩使得首長渾身舒坦,讓首長精神奕奕,絲毫不見有什麼勞累的地方。
“來了!坐吧,不要有什麼拘束,你是杜麗的爸爸,我是楊靖的爺爺,說起來咱們也是一家人了!這次請你們過來,主要是想聽聽小杜你的想法,沒其他的事情!”首長笑著讓楊海濤和杜亮坐下來后,直接打開了話匣子。
還好之前楊靖地一番按摩起了效果,首長跟杜亮以及楊海濤討論了一個多小時還不見有絲毫疲勞的神情出現,上午的時候楊明峰就對杜亮的報告指出了不少不盡如意的地方,現在杜亮說出來的話,可就不僅僅局限於醫療和教育之間的交流改進了,而是涉及全局的一個大交流和改進。
結合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全民普法建設,培養新一代的複合型人才以及鍛煉新一代的孩子,這是一個大工程,僅僅醫療改革這一項就能夠國老百姓受惠,再加上人才培養以及人才交流互動,未來將會更具有競爭力,人才的儲備也將會更有底蘊。
首長聽完之後連連稱好,之前的報告確實有些小家子氣了,現在聽到杜亮如此講解之後,首長這才滿意的點頭讚許,楊明峰不愧為數十年的封疆大吏,這一年多來處理全國國企改革和政府機制改革,積累了全局改革的經驗。
因此對杜亮提出地意見很是中肯,首長笑著對杜亮說道:“小杜啊!你有這份心思很好啊!剛才你說的話不少都是楊明峰和楊海濤給你補充的吧?很好,很全面,不過具體操作的意見書你可得做出來。
到那個時候,我希望你能夠結合楊明峰和楊海濤的意見,作出一份全面詳細的計劃書,上交到國務院,具體如何做你問海濤就行了。
”杜亮聽到首長一下子就點出自己說的這些經過楊海濤他們加工,當下也不敢隱瞞,惶恐的把楊明峰的意見以及楊海濤的意見說了一下,坦白了自己地不足,這樣的表態反而讓首長滿意了,一個知道自己斤兩的幹部,才值得用。
否則杜亮今後占著是楊家的親家,在這個事情上惹出麻煩來了,對楊海濤和楊靖都不會有好處,首長之所以點出來,就是希望杜亮能夠多跟楊海濤商量,畢竟高層之間的情況,楊海濤比較清楚,以免杜亮制定出的計劃難以實施。
華夏並不是沒有人才,相反還有很多,不少好的政策不是沒人提出來,只是提出來的時機是否把握好了,提出來的人是否能夠綜合考慮高層之間的博弈,能夠使得各方勢力都贊同這個政策地提出,那就寥寥無幾了。
因此杜亮這份文件能夠通過楊靖直達天聽,也是運氣使然,如果不是楊靖,估計他這個文件就算送上來了,在省里那一關就過不去,這個計劃太大了,不是一個省或者一個部門就能夠完成的,更別說計劃的提出者竟然只是安南的一個小幹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