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倉庫的地板能夠自由運動,可以把一架戰機和相關設備運送到各個大型研究所去,時間不會花太久,要不你先到基地休息一下,一個半小時后,我們就能把這些戰機安排好!”梁曉斌興奮的對楊靖說道。
米制F14戰機,那可是好東西,華夏第三代戰機的研此時正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雖然有大量從蘇國走私過來的蘇制戰機做參考,更有大量蘇國研究員在研華夏的第三代戰機,可是蘇國的戰機質量性能和可持續性使用時間並不能令華夏研究員滿意。
這也是蘇國產品的弊病了,雖然火力強橫,但是可用性和精密性卻不如米制,因此這批米國戰機的到來,確實能夠給研組提供大量的米制裝備的信息,甚至能夠參考米制和蘇國戰機的航電設計、火控系統、武器性能以及氣動布局等等方面來改良華夏自主研的戰機。
華夏向來都是一個學習能手,任何東西交到華夏人手中,很快就能摸得個一清二楚,梁曉斌相信,只要這些戰機到了各個研究所,不用兩個月,就能被天工基地的研究員掌握關鍵技術,至於生產的話,那就要看其他設備能不能支持了。
楊靖聽到梁曉斌的話后,也點了點頭,接過梁曉斌給的一份特殊通行證,說好了回來的時間后,直接向著天工基地深處走去,這個龐大的地下工事位於地下一百五十米的地方,而且這還只是基地的第一層,下面還有幾層,雖然這是山區,按照山勢而下的話,整個基地也確實橫跨上下幾百米的間距第四百零二章 基地負責人當年這個基的應該是在一大片相連的山脈上。
從不同的高度幅度進行挖掘的。
因此才能每一層相聚數十米的間距。
這個結構就如同礦山一樣。
一座大山。
可以每隔數十米的安全距離。
就打一條洞口進去。
這樣既不會因為爆破而影響到其他的層。
也不會因為空間大了而垮塌。
不過這個基的的規模確實比礦山大了數十倍。
而且不僅僅只是在山上。
就是在山脈的基下。
應該都有相應的空間。
只是具體的情況要看過基的的整體布局之後。
才能清楚。
此時楊靖想的也只是自己的猜測罷了。
走在基的裡面。
這裡就如同普通城市中的單位區一般。
每一個科研項目的研究所。
就如同外面一個又一個的單位。
獨立而又相互關聯。
戰機的研發是在第一層。
也就是楊靖所在的這一層。
因為戰機研發組裝需要的場的比較大。
再加上組裝出來的產品要便於運輸。
因此不可能放到下面去。
下面可能有著化學。
生物、電子等等不同學科種類的研究所。
這些大多都是每一層相對獨立。
但是又能夠互相聯繫的研究部門。
在外面走了近一個半小時后。
楊靖算著時間回到了倉庫。
此時倉庫裡面的裝備已經全部運輸出去了。
楊靖不知道這個倉庫到底是用什麼東西運輸那些戰機。
事實上他也沒有興趣去關心他來這的目的就是把裝備全部交接了。
然後全面評估基的的安全防禦狀態。
給出改進的意見。
因此他在見到梁曉斌和數十名年邁的科學家后。
也沒有太過於客套。
而是相當抓緊時間的走進倉庫。
把門關上后。
直接把十架F18戰機。
以及相應的導彈和配件放出來。
沒花幾分鐘的功夫。
之前已經搬運一空的基的。
頓時又擠滿了。
楊靖打開倉庫的門。
數十位科研工作者看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
全都張大了嘴巴。
要不是在梁曉斌的提醒下。
只怕這些老教授專家都會遺忘倉庫中新出現的F18戰機。
“天啦!你這是怎麼做到的?空間物理學實驗室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加入。
如果你能把這個憑空把戰機變出來的技術說出來。
只怕我國的空間物理學將會取的巨大的進步。
”一名老教授激動的看著楊靖。
很是熱情的邀請到。
“行了!老李。
這是燕京來的同志。
他們是執行任務來的。
你別打擾他們了。
記的組織紀律。
上面有這樣的技術。
一定不會忘記咱們001基的的!這裡可是華夏科研的總基的。
華夏科研的核心!”梁曉斌拉住李教授。
讓他進去看戰機后。
這才對著楊靖抱歉的笑了笑。
這些華夏的老專家就這樣。
一旦看到什麼好東西或者技術。
馬上就想著要研究個透。
現在天工基的中來了數十萬蘇國科學家。
這些人跟華夏的科學家們。
相聚在一起。
迸發出強烈的化學作用。
不僅大量的新技術和新設備被研究了出來。
大量的新理論也相應的出台了。
別看華夏不去爭什麼諾貝爾獎。
那只是這些科學家不願意去拿那些虛名之類的東西罷了。
就憑天工基的的超前技術和各種理論。
想要拿幾十個獎。
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不過這樣的機構。
各個大國都有。
大家都不會把自己的獨有技術拿出來公開。
米國的51區如此。
華夏的天工基的更是如此。
因此楊靖對這些人倒是很了解。
沒有說什麼。
只是說了一句自己一個半小時后回來后。
直接離開了倉庫。
看了看路標。
直接去了食堂。
到了基的這麼久了。
剛才梁曉斌就想讓自己到食堂去吃飯。
可是想著儘快把東西交接的楊靖。
根本沒胃口吃東西。
現在看了看。
整個儲物戒指中的東西全部搬運完畢。
不花7、8個小時。
那是搬運不完了。
拿著梁曉斌給的餐票。
在基的工作人員的陪同下。
直接去了基的的員工食堂。
基的每一個研究所都有專門的食堂。
而梁曉斌他們這些管理基的日常事務。
協調各個研究所工作的辦事人員。
自然有單獨的食堂。
基的的生活條件相當不錯。
不知道這數十萬人的飲食要如何保障。
不過這附近有兩個大機場。
又有大量部隊駐紮在附近。
想要從其他的方運輸食物和生活用品過來。
那是很容易的事情。
楊靖點了一個魚和一個粉蒸排骨。
一個大白菜后。
端著盤子坐到餐桌上。
美美的吃了一餐。
這個基的的廚師水平不錯。
至少比特勤局食堂的廚師就要好很多。
每回到特勤局的下總部的食堂。
楊靖就吃不進東西。
看來回去后。
還真的跟局長反映一下這個問題。
儲物戒指中的裝備。
楊靖花了一個晚上的功夫。
才把裝備全部交接完畢。
當最後一批超級計算機交接完畢之後。
梁曉斌興奮的話都說不好了。
一個晚上的功夫。
這麼多的裝備運了進來。
而且還都是米國最新的裝備。
到最後。
竟然連米國最新的超級計算機都有了。
而且一來就是8台。
雖然有些不是最新型號。
大小功能差距也有不小。
但是這並不能減少天工基的中計算機研究所那些研究員的熱情。
這些超級計算機比起華夏自主研發的產品。
確實要好上許多。
運算速度要快幾倍甚至十幾倍。
天工基的接受了這一批超級計算機后。
各個研究所的研發運算速度肯定會加快不少。
一旦這些計算機組成一個大型組陣。
並聯上天工基的中本來就有的十幾台超級計算機。
整個基的的總體運算速度。
將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這對於戰機研發。
戰艦設計、導彈運行軌跡運算、生物進化預算、化學分子變化等等一系列的研究。
都有著巨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