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算有不少外資並不是咱們想要地,可是在大環境下面,咱們總不可能說不讓你進來投資吧?而且下面的人對外資地態度,完全是下面的自主行為,首長以及高層並沒有這麼示意過。
楊海濤想明白這點后,只能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人家發達國家米國都還樂意外國人到他們國家去投資呢!咱們華夏難道又要進行閉關鎖國嗎?首長這麼說自己,看來確實沒說錯。
想要發展華夏,那麼就不能一門心思的關起門來自己做,保護本國企業是應該的,可是沒有國外企業的競爭,華夏的民營企業又如何能夠得到限制?這些問題通過首長的一番提點,楊海濤完全想明白了過來,看來站的位置不同,想的問題就確實相差很遠,楊海濤已經覺得自己的意見很完美了,可是在首長這裡走一趟卻發現,中間還有太多的漏洞。
比如華夏官員與親人辦一家企業,能夠得到銀行的貸款支持,能夠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那麼這家企業就能比沒有後台的企業發展的要迅速些,如果這家企業同本地其他同行企業發生矛盾,那麼有背景的企業,肯定能夠站在上風。
華夏的本位主義和山頭主義實在太強了,這點楊海濤自己就有充分的認識,如果任由大小民營企業在華夏亂來,沒有外資、合資、國營企業的牽制,那麼以國人的素質,又會有多少安安穩穩的生產?又會有多少想研發新技術去競爭?華夏人就這樣,沒有外來壓力的情況下,老是不懂得進取,如果限制了外資和合資企業,那麼民營企業的發展就沒有了壓力,沒有壓力的企業,沒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的企業,是不會健康發展起來的。
因此在發展民營企業的同時,更需要引進外資,讓東港和台東省的企業,同華夏的民營企業相互競爭,大家相互競爭,面對國際巨頭,才會有強烈的危機感,才會努力去突破,努力去研發新技術,努力去開拓新市場。
只有這樣才能給華夏培養出大量的市場經濟人才,才能讓這些民營企業積累出商場爾虞我詐的經驗,才會明白國際法和國內法律的區別,才會知道合同中也會有陷阱,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沒了他們,其他公司也照樣生存。
“至於改革國有企業,儘可能杜絕政府重複投資等等意見,這個不是咱們兩個就能一口氣定下來的,還必要要下面的人進行研究,給出一個合適的處理意見,緩步的慢慢施行,一步一個腳印,盡量的不犯錯!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就是這麼無奈,咱們誰都不知道每一個政策或者決定下去,究竟是對還是錯,究竟會對國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其中的壓力和風險有誰能夠理解?成功了那是國家與人民的幸運,失敗了那就是咱們這些執政者的責任。
歷史功臣或者歷史罪人都不是那麼好當的,咱們想不問不看,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思想去工作,那是要不得的,為了國家和民族,為了華夏的崛起,哪怕今後會成為罪人,咱們也必須要堅強的頂住所有的壓力。
把適合華夏的發展策略試行下去,如果真的沒有效果,咱們再改嘛!只要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只要時刻把國家和人民放在心上,那麼那就是一個好乾部,那就是一個真正的華夏人!”首長接下來又把楊海濤報告中的一些問題指了出來。
還好這篇報告大多數地方都是有事實作為依託的,因此首長對於楊海濤已經進行的改革,很是表揚,畢竟這些取得了成果的改革,那就是華夏改革可以借鑒的地方,經過幾年的試驗過來,這些改革已經可以大規模推廣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移視線“首長對海濤工作的肯定,就是對海濤最大的鼓勵!只要華夏能夠富強,只要老百姓能夠真正的奔小康過上好日子,咱們這些人,哪怕再苦再累都值得了!比起革命先烈來,我們的基礎更好,形式更好,如果咱們還比不過那些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把華夏基礎工業和華夏軍工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建設起來的先輩,那咱們就太辜負祖國人民對咱們的期望了!”楊海濤知道首長最喜歡用成績說話。
當年首長說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並且說了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論調,自己能夠在安南以及東海大搞經濟建設,在兩地大搞改革,也正是附和了首長摸著石頭過河的思想。
反正試點的影響面不大,如果改革有問題,可以馬上進行糾正,而楊海濤在兩地進行的改革,已經初步得到認定,安南的經濟改革和發展策略已經推廣到整個東南省,這還多虧了楊明峰的全力支持。
現在整個華夏發展速度,只怕除開南江省和東海市就數東南省了,楊明峰在東南省任職近二十年,可以說整個東南省都被他打造的如同鐵板一塊,想要推行什麼新的政策和措施,只要省委一聲令下,省政府和各級市縣政府就會全力配合。
沒有有心人干預,沒有各級政府的扯皮和推脫,各種政令能夠上行下達,思想能夠完整的貫徹下去,就能夠讓這個內陸省份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散發出耀人的光芒來。
東南省的改變,就如同在側面證明了楊海濤的論點是有效的,而且也讓不少想藉此機會攻擊楊海濤的人,紛紛閉上了嘴巴,由此可見楊明峰這一步棋走的多麼正確。
當然這也多虧了楊海濤當年在安南培養出來的一大批幹部,而且安南這麼多年一直走在東南省最前面。
甚至東南省地省會東方市都比不過安南,這讓東南省其他兄弟市誰想的通?合著你安南就能發展起來,我們這些市難道就是后爹養的,發展不起來嗎?東方市在得到楊明峰許可之後,派遣了大量的幹部到安南去學習經驗,在楊海濤離開安南后。
東方市也引來了新的發展春天。
各級政府開始精簡辦事機構,開始以經濟發展建設為中心,開始嘗試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開始按照安南地規劃模式,把東方市裡的國營企業工廠分批遷往郊區,市區空餘出來的土地,全部用做商業開發。
僅此一項就給東方市創造了大量的財政收入,十幾條商業步行街和大型市場建立,大型公交公司和大型超市商場建立。
著實讓東方市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面,發生了大變樣。
有了安南市和東方市作為樣板,東南省十幾個地級市開始了變革。
大批安南和東方市的幹部被借調到這些兄弟市,支持他們的改革和發展,為他們的領導隊伍培養新的人才。
可以說。
楊海濤地報告一上來。
首長讓秘書把報告當作內參下發到省部級幹部手中。
楊明峰馬上就把東南省這幾年地發展報告遞交了上來。
可以說是直接用行動支持自己兒子地改革。
讓那些想出來諷刺幾句地幹部逼上了嘴巴。
短短十年地功夫。
一個小小地安南市。
就從一個普通地地級市。
發展成為趕超省會城市地大型現代化都市。
一個擁有機場、鐵路、國道等一系列交通運輸地副省級城市。
一個人均收入名列全國前十地城市。
這樣地成績放在哪都能引起重視。
更何況楊海濤在東海地5年多時間裡。
整個東海也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
其中最引人矚目地就是滬東新區地發展。
輪成立時間。
滬東新區是楊海濤到了之後才成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