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仙欲 - 第432節

法不責眾地概念楊靖還是明白地,這些下面的人雖然借著職務之便給自己撈取了一定地好處,可是要一次把這麼多幹部拿下的話,確實會在華夏官場引起巨大的震動,反正到時候把材料到紀委一交,該怎麼做,就看紀委的了。
楊靖想了想,實幹派還有不少鬱郁不得志的年輕幹部,他們都是有學歷有想法的幹部,可是在華夏這個排資論輩的官場來說,他們都是一群年輕的,不穩重的,沒有經驗的幹部,得需要經過十幾二十年的鍛煉,才能禁得起考驗。
現在靠著打擊白宇的關係網,能夠一下子空出這麼多位置來,雖然這些位置最高也就是市廳級,最小也就是科局級,可是這些位置無一不是處在關鍵的職位上,就算實幹派的年輕幹部不可能坐在他們讓出來的位置上,可是往上提一下,總沒有問題吧?兩年一提的紅線雖然在,可是也要有機會往上提才行啊!否則哪怕允許一個月一提,你沒靠山,沒本事,十年二十年也不見得能夠從副科升到正科,那就更別說副處升正處,正處升副廳,正廳升副部這幾個大坎了。
只要這些沿海地方上的位置讓出來,那麼實幹派就能安排最少不下於200人到沿海各地去發展,到那個時候,父親的理念和治國方針,才能通過這些年輕有為,不局限於形式的幹部,完整的傳遍下去。
有了這些有理想有衝進的幹部,只要十年,那麼這些人就能一步一步的上到合適的崗位上,正處、正廳應該不會在少數,到那個時候,有了這些骨幹力量在,楊海濤有什麼利國利民的政策推出來,那麼試點範圍絕不會再少數。
到那個時候,根本就不用怕一個好政策出來,被下面試點縣市的領導給曲解了,一個好的政策傳到下面,往往被下面的對策給改變了原本的意思,這也就是下面官場上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關於對付白宇的事情,楊靖都沒有跟父親和外公他們說,首長也沒有通過正常渠道下達指令,而是由唐國林轉告自己的,這個事情首長不好明確表態說讓楊靖去對付白宇,畢竟當年白家做的貢獻擺在那裡的,一些老幹部還是念及白家恩情的。
因此這個事情連李國良都沒有通知,直接由唐國林下令,特勤局、安全部、首長掌控的海空軍出面進行,陸軍和軍情局沒有收到一點消息。
第三百四十九章 民營經濟“報告首長同志,王小三他們已經全部招供了,他們是受白宇的指使,前往加國和倭國走私汽車和電器回來,目前招供的口供已經全部畫押,審訊室的錄像已經準備完畢,下一步如何行動,請首長指示!”東海安全部門的負責人來到楊靖的房間,見到楊靖后,馬上敬禮彙報道。
雖然楊靖在基本上只是一個副處,享受正處級待遇,比起安全部東海市負責人的級別來,差了兩級,可是因為特勤局的安全級別不同,職權範圍和手中的權利不同,因此安全部門正廳職的局長,見到楊靖這個副處,也得用首長二字來稱呼。
誰叫特勤局是整個華夏,安全等級最高的行動部門呢!國安局,安全部,警察部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受到特勤局的節制,而且別看楊靖只是外勤處的一個副處,可是管理的特勤局人員,卻遍及世界6大洲,不是一個東海安全局能夠得罪的。
“他們的口供能不能夠坐實白宇的罪狀?還有,目前審訊王小三他們幾個人的消息,有沒有擴散出去,安全部門一直監控的那些對象,有沒有動靜?”楊靖微微點了點頭,把自己的問題問了出來。
東海是楊海濤第二個大本營,雖然不屬於老系東海派,可是不是猛龍不過江,幾年功夫下來,楊海濤不但坐穩了東海第一把交椅,而且還把東海治理的不亞於深藍,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起深藍來,還要更上一層樓。
80年代去過東海的人都知道,那裡的街道還很狹窄,樓房不多,路上電杆林立,整體城市布局並不理想。
楊海濤來到東海后,幾年的功夫,整個東海的布局規劃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工業區全部向城市外部移動,城市中空出來的土地。
要麼作為商業區拍賣土地和開發權,要麼就作為儲備土地給存了下來,那些拍賣得來的資金,全部用在工廠的搬遷和重建上,在這上面,高海濱可確實支持了楊海濤不少。
東江商業聯盟數十家企業。
全部到東海安家落戶,不僅耗資在滬東新區成立了東江商業聯盟總部,而且在這邊還成立了東江商業開發區,數十家國內頂尖地民營企業家落戶滬東,確實給楊海濤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資本和經濟資本。
數十個新工廠投廠建設,數十棟大樓拔地而起,一棟88層的建築在滬東新區東江商業聯開發區拔地而起,這棟被命名為珍海大廈的大樓建成后,將會成為目前東海最高的建築。
整個珍海集團都可以搬遷到這裡面辦公。
一些東江商業聯盟的新成員,也在裡面預訂了樓層,準備把總部搬遷到東海來。
僅此一項,東江商業聯盟就給東海帶來了不亞於50億地投資,雖然大多數都是從銀行貸款而來,但是憑藉他們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完全有實力得到這些貸款。
而且楊海濤給這些民營企業的政策待遇,也是相當優厚的,甚至可以說,完全不亞於給那些外資企業,這也吸引了大量的華夏民營企業到東海落戶。
一個嶄新的城市隨著王家的百億投資,隨著東江商業聯盟50億的投資,隨著上百家華夏民營企業落戶東海,而徹底騰飛起來。
楊靖和楊海濤地關係。
安全部東海分局地吳局長早就知道了。
現在地楊海濤已經正式成為了東海市委書記。
中央委員。
雖然還沒有進入政治局。
可是誰都知道。
那是遲早地事情。
因此。
吳局長從哪一方面來說。
都不得不對楊靖低頭。
“王小三他們地口供如果分開來地話。
沒有一個人地能夠指證到白宇。
不過這麼多人地合在一起。
就能夠指證到白宇了。
再說咱們安全部門做事。
只要確有其事。
證據只是輔助手段。
直接把白宇帶到局裡來。
還怕他不老實交代嗎?”吳局長不無輕視地對楊靖說起自己地意見。
在他看來。
安全部門已經掌握了白宇地犯罪證據。
雖然此時他並沒有叛國。
可是他地行為卻比叛國好不了多少。
通過走私破壞華夏地經濟市場。
通過無視法律。
來踐踏執法者地尊嚴。
對於這樣地人。
吳局長根本就不會跟他去談什麼證據。
在9年。
上手段已經是審訊中最常見地事情。
文明執法在派出所和刑警隊還有可能實現。
在安全部門當中。
文明執法。
簡直就是個笑話。
“咱們監控地那些幹部大多數都不知道目前福山省珍珠號地事情。
不過在福山地一些幹部。
已經雙規了起來。
咱們遞交到紀委地材料已經起到了作用。
涉及刑事案件和泄露國家機密罪地幹部。
我們已經秘密地抓了回來。
只要給我們一周地時間。
所有地證據都能搜集完畢。
到那個時候。
咱們想怎麼對付白宇。
那都是一句話地事情了!”吳局長常年在東海。
對燕京地情況並不了解。
對白宇更不熟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