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華夏的分部卻不同了,王家當年留在華夏的人在八年神州浩劫的時候,基本全部離開了,再加上因為戰亂,王家子弟一直沒有回到貧窮落後的華夏去,直到首長上位,宣布改革開放政策。
這才讓王家安排了一個邊緣化地子弟返回。
這裡的分部管理很不嚴格,再加上華夏的特殊國情,很多地方並不是有錢就能擺平事情地。
法律方面和歐洲國家的也完全不同,這裡可是有死刑的,因此不少王家嫡系精英都不願意去華夏。
這就造成了華夏分部地產業並沒有完善地監督審計機制。
所有地投資可以說。
只要不出現大地問題。
那麼王有福能夠隨便怎麼操作。
哪怕大量地吃回扣也不是不可能地事情。
華族投資180億到華夏。
王家作為核心所在。
光工程款地回扣。
都足夠自己一年地股份分紅了。
再加上其他地東西。
去了華夏。
不僅讓自己積累了在家族中地威信。
而且還能讓自己一朝暴富起來。
有了錢。
今後地用度才不用去理會家族地安排。
自己想吃豆漿就吃豆漿。
想吃油條就吃油條。
別說那些喝一碗倒一碗地混賬話。
商人誰會隨意浪費?“我也想過去那邊啊!至少那邊離賢侄你進一點。
我想小珊地時候。
也能時常看看!只是我們老爺子那不好交代。
而且要說服他可不是什麼容易地事情。
現在二哥把事情處理地井井有條。
我貿然過去地話。
只怕會起到反效果!”王友林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有自知之明是王友林最大地優點。
他不會去搶不屬於自己地東西。
當然想想是一回事。
要他去做什麼。
那就得從長計議了。
“王有福他始終沒有男孩子接班。
你們王家怎麼都不可能選他作為家主。
聽小珊說你還沒結婚。
既然如此。
這段時間儘早找個女人結婚了。
這樣地話你就能找你家老爺子。
說出去鍛煉一下。
老是呆在祖地。
根本就鍛煉不出什麼來。
現在王有福把華夏分部的基礎已經打起來了,再加上王有福很久沒有回國了,不如把他調到祖地來,這樣既能陪陪老婆,然後儘儘孝道,還能幫助家族培養一位合格的家主來,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你去了華夏,有我在,絕不會讓你吃虧,咱們合作經營,有你們王家地財力和我地人脈,想要在遍地是黃金的華夏賺錢,簡直太簡單了!”楊靖一番話說出來讓王友林地臉色變了數次。
這些事情不是他沒想過,而是想的不如楊靖想的深刻而已,對於結婚與否,他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這就如同古代帝王一般,如果新皇上位,沒有皇后和兒子,帝國就會不穩定,畢竟沒有後代接班,這可是一個相當嚴重的事情。
王友林結婚了,這就讓王家的家主和那些分支的家主放心了,如果能讓他老婆懷孕的話,那在這一代里,王友林是最有希望接班的人,王有福什麼方面都沒輸,輸就輸在他不能人道,沒有後裔是他最大的敗筆。
“這個事情還得在仔細斟酌一番!咱們今天先不談這個,我王友林不論去不去的了華夏,都會記住今天賢侄你說的這番話!”王友林想回去後跟手下那些王家子弟商量一下,如果大夥都支持的話,那他還真不介意是不是娶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老婆。
女人嘛!這些勢力的人又如何會看在眼中?女人只是他們用來換取利潤的手段,不論是帝王家的女人還是貴族商賈家的女人,大凡如此,少有能自己做主的人,一般都是為了家族的利益而出嫁,然後為了家族地利益不得不忍讓妥協。
楊靖看到王友林已經有了想法,自然不會再逼他,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伸手按動車上的車窗按鈕,把車窗打開來后,看著路邊來去匆忙的人群,等了片刻才說道:“過幾天我有一船貨要送回華夏去,你能幫忙嗎?”楊靖並沒有說什麼貨,不過王友林不是笨人。
需要自己幫忙的東西肯定不會是什麼正規東西,他還以為是華夏搞的一些設備什麼的,想都沒有想,直接拍胸脯答應了下來。
王家在英格蘭影響力最大地地方就是多佛而,畢竟這裡是他們起家的地方,數百年發展下來,各行各業都有王家的關係存在,要想發一船東西出去,簡單的很。
擔保就連英格蘭的特工都無法查探。
楊靖看到王友林如此上道,自然對他的態度更是好了幾分,當下對他說儘快給安排一條船。
他的貨物會在這幾天出港,對於這個小要求王友林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別看之前在楊靖面前連條狗都不如,可是要他去面對多佛而的官員和百姓,他王友林可牛逼的很,在這裡誰敢不給王家面子?誰敢跟王家作對?楊靖真不知道,王友林如果知道自己要他幫忙運回去地東西是聯合王國數百年來積存下來的古董和財報后,會不會找個牆一頭撞死,哪怕他會有這樣的想法,楊靖也不會坐視不理。
好狗難找啊!王友林既然願意做狗,那自己又何妨養著他呢?如果他今後真地去了華夏,那倒是可以給高海濱帶來不少好處,憑藉他的水平,只怕會被自己忽悠的前往西部搞開發吧!反正華族的錢多,不去多多支持華夏的發展也說不過去,一個王家似乎還少了一些,如果這些華族全部加入進來多好,這樣的話華夏的西部將會更快的發展起來。
整個國民經濟將會呈現四面開花的結果。
車隊開進一個戒備森嚴地工廠,楊靖不知道這裡是做什麼的,進入之後才知道這裡竟然是化工廠,王小珊的舅舅竟然在化工廠做事,看了看裡面的條件,雖然比起華夏的化工廠要正規不少,可是刺鼻的味道和漫天的灰塵還是沒有改變。
在這個年代環境污染以及工人的權利都沒有被重視起來,聯合王國在前幾年數次爆發罷工危機,這是有原因的。
因此楊靖看到這樣地環境。
自然眉頭也就皺了起來。
王友林之前不願意帶楊靖來,就是想到了現在這個情況。
王小珊的舅舅秦臨城在化工廠做事也是接了秦正華的班,秦家數十年在化工廠做事,對於這樣的親戚,王家肯定不會有什麼照顧。
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楊靖此時看到的場景著實有些不高興,不過既然現在自己來了,秦臨城也就不用再做這些工作了,不敢說自己就能給他怎麼好的生活,這樣的事情楊靖也不會去做。
到東港后他能做什麼,自己就安排他做什麼,如果他想開個小店做點生意什麼的,那借點錢給他也不是不可以,說實話王小珊和自己並不欠秦臨城的,王小珊為了讓外公和外婆能有一個好地生活環境,為了舅舅能夠保留工作,作出地犧牲也算對的起他們了。
如果秦臨城是個不知好歹地人,那楊靖自然沒有什麼內疚的想法,說到底人生都是靠自己走出來的,雖然楊靖家世非同一般,可是他自己本人的能力也不差,和高海濱賺到的這些錢雖然有家裡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還是靠自己。
自己能夠幫秦臨城一回,卻幫不了他一輩子,再說楊靖也沒想過幫他一輩子,秦正華和全慧清自己不介意給他們養老,畢竟當年是他們把王小珊給帶大的,剛才從他們的言語中也能看到這樣的犢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