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們是怎麼考慮的?想要我們如何做?”蘇海本來就是幫蘇晨定打聽楊靖這次來的目的,知道楊靖的來意后,自然要問問楊家和李家到底要怎麼跟蘇家合作。
“其實現在華夏的格局你也知道,東海派是典型的保守派,咱們雖然是中立派可是至少還是一心為華夏的崛起而努力,完全沒有一絲拖華夏後腿的想法,這個你應該也聽你父親說過。
你們蘇家雖然沒有加入任何一個派系,可是以你父親的性格,他是軍方的鷹派,自然也希望國家富強,不願意看到華夏被一群只會妥協享樂的無能人士帶領吧!”楊靖知道蘇海不簡單,雖然看起來如同沒有心機一樣,可是真要這麼以為就大錯特錯了,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沒有誰能單純。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海派蘇海聽到楊靖的分析后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以他對父親的了解,怎麼會不知道父親一直一來就看不慣東海派保守的思想,成天叫這些人是鴕鳥,遇到事情就把腦袋給縮起來,言語中的不屑蘇海至今都還難以忘懷。
“話雖如此,可是你對東海派的底蘊根本就不清楚!為什麼你爸在東海這兩個月受到挫折,你爺爺和外公都沒有通過各自的關係網力挺他。
這裡面的水深的很,難道你真的以為東海蔣市長就是東海派的頭?”蘇海這次帶楊靖出來就是想提點他一下,免得他貿然對父親提出要求,那樣對大家都不好。
楊靖聽到蘇海的話后心裡頭也微微一震,別看蘇海年紀小,可是政治素養可不比一般人低,而且從小深處金陵權利中驅,見過太多起伏了。
“其實我也一直在想,東海自民國以來就一直是華夏最繁華的都市,大亨輩出,四大家族和幫派勢力橫行東海,可以說這些人都是華夏最有勢力的人,聽說當年蔣公也是青幫中人,雖然事實無法考證,可是這也說明東海的底蘊絕沒有現在表現的那麼差。
”楊靖一直以來對東海的發展都有疑問。
解放前東海是華夏最繁華最出名最多幫派和大亨的城市,在那個年代租界橫行幫派林立,青、洪幫對華夏的影響頗大,雖然現在青、洪幫已經前往東港以及海外發展,可是其勢力早就滲透到東海的方方面面,幫派弟子以十萬計,倭國人和民國政府都要依靠幫派管理東海,由此可見勢力有多強橫。
解放后東海的發展雖然迅速,可是比起4個經濟特區以及燕京來說,東海的發展確實要落後很多,當年主席和總理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沒有再次把東海建設的成為華夏最大的國際化都市,要不是首長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
楊海濤主持大力發展東海,使得東海一日一變。
其發展速度和地理優勢逐步再次突顯東海在國際中的地位。
現在東海的發展已經穩定了下來,大的方針和政策已經制定,後世發展可以循序漸進逐步擴大地時候,蔣市長的調離,父親地上位以及東海派的態度著實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爺爺和外公可能知道些什麼,再說現在也不是跟東海派攤牌的時候,這也許在首長看來就是一次考驗。
父親能夠拉攏打壓分化東海派,那麼未來就有資格進駐權利中心,否則今後面對華夏諸多派系,父親憑什麼平衡各方勢力。
蘇海看到楊靖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心裡頭對他也確實佩服,自己要不是身處金陵,父親在這裡位高權重,這些隱秘的消息根本就不會知道。
“江浙、福山、南江以及東海都是華夏富饒之地,東海就不說了,江浙和福山一直一來都是江南的核心。
經濟實力和潛力華夏當屬第一,隱藏在後的勢力更是錯綜複雜,財團勢力並不是只有資本國家才有。
咱們華夏早在幾百年前財團就已經發展地很成熟了,整個東南部勢力最大的當屬王家。
”蘇海的話讓楊靖確實有些驚訝。
財團勢力在國外的影響確實很重,可是解放後主席大力打壓各地資本家,財閥勢力在華夏根本就沒有可以生存的土壤,現在改革開放才多久,財閥勢力就在華夏冒頭了嗎?蘇海看到楊靖臉上有些不信。
不由的嘆了一口氣,“當年戰亂華夏各地財閥紛紛轉移到了海外,這些百年大族早就把資產轉往海外,東南王家早在明代就開始發展海外,幾百年下來王家的實力到底有多強,我們誰也不知道。
”楊靖聽到這裡那是真真正正地吃驚了。
600多年前華夏地財閥就開始征伐海外。
那個時候甚至早於歐洲大航海時代。
如果那個時候王家登陸歐洲。
憑藉強大地經濟實力和明代早中期世界第一地戰鬥力。
想要在歐洲站穩腳跟還是很容易地事情。
當年成吉思汗一代天驕。
蒙古鐵騎征戰南北。
兵鋒直指歐洲。
至今為止不少歐洲王室貴族都有蒙古血統。
在明朝滅了元朝以後。
歐洲各國會如何對待幫助他們趕跑惡魔地明朝商人誰也不知道。
到明朝末期正是歐洲大航海時期。
科技發展迅速。
海外殖民地紛紛建立。
美洲以及大洋洲等地到處都布滿了歐洲人地足跡。
那個時候明朝手工業和科技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高。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甚至可以提前進入機械時代。
可就在這個時候明朝經濟迅速下滑。
沿海各大財閥紛紛前往海外躲避戰亂。
那個時候出去地豪門不知凡幾。
如果這些在海外發展了數百年地財閥在民國地時候紛紛迴轉。
支持東海等地青幫以及國民政府。
那麼他們想要在民國大獲利是簡直輕而易舉。
民國時期地四大家族或許在他們眼中也只是跳樑小丑而已。
上不得檯面。
華夏自從20世紀末期東海派執政后。
華夏地經濟確實增長迅速。
同時東海以及江浙、福山地發展迅速趕超南江和深藍等地。
金陵軍區地現代化裝備也是全軍前列。
到了21世紀前頁。
金陵軍區司令員成國防部長。
東海金陵等地地發展更加迅速。
這樣地爆發確實很能說明問題。
“現在這些家族全部迴轉了不成?在華夏可不僅僅是用錢能吸引這麼多高官地。
如果這些家族真地有野心。
首長和中央難道就不知道?這個事情難道就不管?”楊靖心裡頭對這個確實一下子難以接受。
“海外華族大多在華夏都還留有子弟,也說不上迴轉,只是回國支持祖國經濟建設而已。
至於高層對這些華族的事情肯定是知道的,這些家族在本地關係錯綜複雜,本地派系的領導和他們大多有關係,這些關係從父輩甚至祖輩就建立起來了,不是那麼容易剪斷。
”蘇海說道這裡嘆了一口氣然後接著說道。
“首長和中央對這一情況也是知道地,可是華夏地發展需要資金,需要人才,需要技術,這些華族在海外經營多年,如果他們大力支持國家建設,那麼華夏的發展速度將會大幅度提升,這樣地話正好附和首長的心思,安排你爸到東海可能也是為了以後做打算,為什麼首長知道這個情況還要把你爸推到風頭浪尖?在提拔東海派的同時又給他們樹立一個能夠對抗他們的華夏權貴?首長的每一步棋都有他的深意,咱們是理解不透的!”楊靖聽到蘇海說到這裡才知道,原來當年首長安排父親進入東海的目的不僅僅是大力發展東海這麼簡單,爺爺和外公作為華夏中立派的代表,在軍方和政界的勢力相當大,如果父親和東海派矛盾升級,今後進入中央后,兩派勢力肯定是你死我活的局面,這樣雖然對政局有一定的影響,可是卻能最大的把國家利益突顯出來,古代君王的平衡之術被首長用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