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麗句國的軍馬到達鎮遠縣時,本來考慮主力騎兵繞道過去,直奔虎山關,但他們發現,雖然有兩條路可以繞過縣城,直達虎山關,但卻是都無法過。
一條小路從森林傳過,道路狹窄,莫說騎兵,就是普通行人也是單人空身可行。
還有一條是較為寬闊的大路,不過,要繞道而行,至少要多走一天才可以到達虎山關,那樣,突襲的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的。
所以,他們只有攻下縣城,穿城而過,這樣半天多就可以到虎山關下了。
想到自己羽崖軍的實力,攻打一個縣城,應當用不了多久,於是前軍統帥便下令,攻打縣城!只是,他們以為鎮遠縣沒有防備,其實是有的,所以,他們在遇到鎮遠縣強烈抵抗時,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反到被打了個冷不防!由於前鋒部隊都是騎兵,攻城本就不利,於是,在攻打縣城幾個時辰沒有攻下,反到被對方一陣滾木礌石的砸了個糊塗時,麗句國的兵馬又改變決定,騎兵繞道加速奔向虎山關,而鎮遠縣城就留給後面的步兵了。
可就是在這裡耽誤的幾個時辰,卻給他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當麗句國大將李宗臣指揮四萬鐵騎到達虎山關時,他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虎山關大門緊閉,關上站著的弓箭手表明,帝國有了防備,而當他看到關上飄揚的綉有“海”字的大旗時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帝國的名將中,也只有官拜上將軍的海明珠了!雖然麗句地處帝國東部,與海明珠所駐守的西陲邊境距離很遠,但他對海明珠的大名卻是很熟悉了。
不到二十歲便成為上將軍,這足矣證明她的實力,而且,西奴使者也不止一次的提起司天鳳和她的養女海明珠來。
只是,她是如何從西陲趕來的?難道說情報有誤?帝國早就防備麗句國了?他想不通,但也是沒時間想了,他一面派人向後軍通報情況,一面開始準備攻城了。
“第一隊,進攻!”李宗臣威嚴的下著命令。
但在城樓上,身穿白色鑲金邊百鳥朝鳳寶甲的海明珠卻是冷冷的微微一笑,看著如潮水般進攻過來的敵軍她是那麼的不屑!騎兵臨時改作步兵,向來只是練習戰場廝殺的他們,倉促間做起了攻城,效果可想而知了。
雖然憑著血氣之勇,他們嚎叫著沖向關隘,但很快,密密麻麻如一片烏雲般的箭雨便給了他們迎頭痛擊。
潮水般的兵士在被利箭射穿后,竟然不倒地,還向前沖了幾步才趴在了地上。
而射穿前面士兵的箭也去勢不停,繼續有穿過了兩個士兵的身體才釘在了地上,從螺旋形的箭頭,以及那紫金鵰翎製成的箭羽表明,這支箭是火鳳軍或是麒麟軍才有的帝國最高制式的箭矢。
而從射來箭矢的密集程度,以及其每個波次的間距來看,守城的海明珠帶來了火鳳軍聞名天下的利器——連珠弩!“快,盾牌兵上前,將傷員救下來!將第一隊接應下來!”李宗臣忙令盾牌手上前救助。
只是,騎兵本來就沒有多少盾牌,而且,僅有的一些也是小型輕盾,面對如此密集的箭羽攻擊,能保住盾牌兵自己就不錯了!但手持盾牌的兵士還是奉命上前,他們儘可能的幫助部隊撤回,將還在喘氣呼救的傷員就下。
但就在他們忙碌時,又一波的箭雨攻到,他們慌忙舉盾阻擋,可不僅盾牌小,護不住全身,帝國的利箭在強弩的發射下竟然可以射穿盾牌,將後面的士兵射死射傷!總算是逃了回來,李宗臣看著回來的士兵,只有少數幾個沒有帶傷的,其他能回來就是命大了,至於受的傷有多重卻是不計較了。
李宗臣也是一員將才,他見攻城受挫,士氣低落的情況下,當機立斷的下令,後撤三里宿營,等待大部隊的到來。
不過,他們正在後撤時,虎山關的城門開了,放下了弔橋,一群騎著龍馬獸,身穿連環甲,手中高舉戰刀的帝國騎兵衝殺了出來。
這可是將善於騎射的西奴人殺得聞風喪膽的部隊,他們乃是火鳳軍中最威猛的鐵騎師!李宗臣見弔橋放下便知道對方要乘機追殺,他雖然安排了殿後的隊伍,但面對鐵騎師,即便是麗句國最精銳的羽崖軍騎兵也不是對手。
剛才的射殺很大程度上挫折了羽崖軍的銳氣,本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的他們被當頭澆了盆冷水!當看到帝國騎兵出擊時,那些為自己射不到對方可對方能夠射到自己而生悶氣的羽崖軍騎兵,立刻也揮舞著戰刀迎戰,他們要將剛才吃的虧找回來!如潮水般的兩方人馬叫喊著沖向對方,很快就衝到了一起,如浪頭相疊加的情景一般,交織廝殺起來。
羽崖軍的騎兵有四萬人,雖然在鎮遠縣和一路的進攻中有所損失,但還是人數眾多,而海明珠只有一萬騎兵,加上一路上臨時收集來的及本地守軍總共也就是兩萬五千騎,人數上還是吃虧的。
但,作為主力的鐵騎師乃是從戰場上千錘百鍊而來的鐵血戰士,羽崖軍雖然精銳,但終究是訓練而來,多少少一些血腥氣的洗禮,而且,最要緊的是龍馬獸乃是神獸,咆哮起來,若是普通馬匹早就嚇得腿軟了。
羽崖軍的戰馬也是精挑細選的,而且又是經常操練,所以,才沒有當時趴架,但饒是如此,卻也是四肢發軟奔跑起來沒有平日里迅速了。
兩股精銳交鋒,儘管羽崖軍也是極力死戰,但差距還是很快顯現出來!本來人數佔優的他們,竟然開始有些力怯,開始有些畏懼了!而鐵騎師卻是越戰越勇,他們依舊呼喊著,揮舞馬刀,一刀砍下一個麗句騎兵的腦袋,卻是一個海底撈月的從地上將它撿起,在混戰中還是栓在了坐騎的項圈上,然後繼續戰鬥。
當然,他們之所以不畏懼羽崖軍的進攻,也有身上鎧甲堅固的原因,一般羽崖軍要在一個部位砍傷兩三刀才能砍裂開,而他們手中的戰刀則是隨意一刀就能砍破羽崖軍的鎧甲。
一來是帝國的製造技術先進,可以造出更加堅固的鎧甲用鋼片,二來也是龍馬獸的力量勝過馬匹甚多,所以,帝國騎兵的鎧甲可以做得更加重一些,而不用像羽崖軍般為了速度犧牲鎧甲的厚度。
加之鐵騎師都是精挑細選的戰士,身高力大,這也優於羽崖軍,畢竟麗句國可供挑選的兵源比不得帝國。
所以,在兩軍相持半天后,羽崖軍開始敗退了!所謂兵敗如山倒,當數萬騎兵逃命狂奔時,其景象之混亂,場面之壯觀也是可想而知!海明珠見敵人敗退了,便傳令關里剩下的沿途挑選出的騎兵,引領著鐵騎師的備用坐騎隨後趕來,自己則指揮人馬繼續追擊下去。
羽崖軍的騎兵都是每人一匹戰馬,狂奔惡戰之下早就沒有了力氣,此時又是一路逃命,很快就被海明珠的鐵騎師追上,又是一陣廝殺,如果不是海明珠有意放他們走的話,怕是數萬精騎都要戰死了。
李宗臣指揮殘兵正在慶幸,看來自己是逃脫海明珠的追擊了,可前面的一陣煙塵遮天蔽日,他看清后心才放下,是麗句國的步兵和其他協同的騎兵跟上來了。
他正想讓隊伍站住,自己去稟報統帥戰況時,后軍突然報警,帝國騎兵再次追上來了。
李宗臣腦子急轉,他一面令迎敵,一面派人去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