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好啊。”趙函附議,把不能跟白藏一起過節的鬱悶丟諸腦後。
三人收拾了桌上殘羹冷炙,乘雲梯下樓。
青州地處東南,物產富饒,百姓注重節日慶祝,於節前十幾天,就開始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通衢街上各家酒肆店鋪的瓦檐或露台上,都高豎著形狀各異的燈籠,裡面是可以長燃的牛油燭。稍微貧困些的家庭,便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一路琳琅滿目,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鳥獸花樹燈,不一而足。
千雩眼中全是燈火,璀璨奪目,心情更加愉悅歡快。
迎面一群兒童,手中舉著柚子燈,嘻嘻笑著,從他們身旁跑過。
趙函指著不遠處的攤子道:“那裡有兔兒爺!”便興沖沖跑了過去。
不一會兒,身邊兩人都不見了蹤影,傅舒夜搖頭,摺扇敲擊著手心,看著那群跑遠了的兒童,臉上帶出絲微笑神色。
不論大人小孩,貧賤富貴,這節日的喜慶都是相通的罷。
千雩不知從哪裡弄來一盞兔兒燈,與趙函手裡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豎著兩隻大耳朵的泥兔子湊到一起。
河邊一群女子圍在一起放一點紅,河面飄滿嫣紅,隨風四散,幾隻順河水而下,幾隻卻逆風而上。
飛天橋上,結對的男女點燃孔明燈,飄搖星火飛向長天,匯入浩渺銀河。
千雩的兔兒燈被趙函的兔兒爺啃壞了一塊,蠟燭傾倒,點燃了白紙燈籠。趙函做了個鬼臉,混入摩肩接踵的人群。
千雩氣壞了,提著破燈籠便要去追。
傅舒夜拉住他,覺得那氣鼓鼓的臉頰有些可愛,便伸出指尖戳了戳。
“回去給你做南瓜燈。”傅舒夜用哄騙小孩的語氣道。
千雩立刻展演歡笑,帶著傅舒夜來到捏糖人的小販攤前,指著琳琅滿目的糖人道:“南瓜燈要的,糖人也要的。”
傅舒夜摸出荷包,對小販笑道:“捏一條小蛇吧。”
小販心靈手巧,不多時一條活靈活現的小蛇便被挑在竹籤上,呈到了傅舒夜面前。
傅舒夜摸了摸下巴:“若是綠色就更好了。”
小販往小糖蛇身上刷了層做艾團用的青汁,再黏上兩顆黑芝麻眼睛,一條晶瑩剔透的小綠蛇橫空出世。
“喏。”傅舒夜把小蛇遞給千雩。
千雩怔怔接過來,端詳良久,唇邊浮現笑意。
趙函不知跑去了哪裡,傅舒夜與千雩逛遍通衢街,也不見他蹤影,兩人手裡拎滿各種小玩意和吃食,率先回了骷髏閣。
千雩把糖人小蛇插到床頭花瓶里,飛奔到廚房翻找出一顆圓潤的南瓜,擺到傅舒夜面前。
傅舒夜口中含著塊朱古力,這次沒有小石子,也沒有烤焦,習慣那種微苦的甜味后居然感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