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白飛聽著龍輝繼續講解,原來龍麟軍取得這些奇木后,便著 大軍挾著蕩平煞域的功績班師回朝,皇甫銘親率文武出京城百里迎接。
時辰一到,則見遠方大軍行來。
鐵鷹腳胯怒馬,身著戎裝,意氣風發,引領萬軍歸來,就在距離迎接隊伍的鐵鷹忽然伸手一擺,全軍將士倏然止步,整齊如一。
鐵鷹翻身下馬,朝皇甫銘行軍禮,朗聲說道:“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 身後將士同時行禮,甲胄劃出整齊的聲響,緊接著便是震耳欲聾的呼喊聲:!” 聲音整齊無比,直衝九霄,帝都百里方圓清晰可聞,盡顯武功之強盛。
目睹如此盛大軍容,皇甫銘難掩喜色,雙手虛抬:“諸位將士辛苦了!” 鐵鷹見狀,右手往後一舉,五指倏地握成拳狀,全軍同時噤聲,針落可聞,一陣唏噓讚歎:“動如風雷,止似靜淵,好一支強兵!” 侯翔宇進言道:“也只有此等軍容才能掃平煞域。
” 皇甫銘點頭道:“國丈所言甚是,能有如此強軍保家衛國,實乃江山社稷之 侯翔宇道:“這也是托皇上鴻福。
” 皇甫銘甚喜,面帶笑容,親自朝大軍走去:“鐵卿家,征戰辛苦,且讓朕好” 鐵鷹肅容道:“為國效力,武人之責也!此番西征,臣等不負皇上重託,已拔起,煞域冥海已被毀去,厲帝兵敗自盡,土大鬼王全數伏誅,三頭明,魔界也向皇上呈遞降表,願永世歸順吾皇天威。
” “好,好,好!” 皇甫銘連說幾聲好,心情激動萬分,想當初三族橫行諸天萬界,哪怕三教聖得,如今自己竟完成盪煞伏魔的功績,此等成就莫說大恆歷代先帝,賢也做不到。
“戰士們辛苦了,稍後朕自有重賞!” 皇甫銘眉飛色舞,龍顏大悅。
就在此時,軍中駛出一架鑾駕鳳車,一道華貴倩影緩緩走出,正是國母侯玉 皇甫銘滿懷激動,迎了上去,侯玉玲忙斂首行禮:“臣妾叩見皇上!” 皇甫銘將她扶起,柔聲道:“皇后不必多禮,此次盪煞西征,皇后當記一大 鐵鷹說道:“此次大戰,皇後娘娘單刀獨戰將臣、后卿兩大屍王,打得這兩鼠竄,昭顯吾朝皇威。
” 皇甫銘道:“得妻如此,夫復何求也!皇后要何賞賜,朕自當滿足。
” 侯玉玲謙虛地道:“臣妾早是三宮六院之主,實乃百世修來的福分,實在不奢求,此戰也不過是替皇上分擔,若皇上真要賞賜,那便將臣妾那一三軍將士吧。
” 無論是什麽位置的男人,有如此賢妻都是有面子的事,皇甫銘更是喜上加喜宣讀冊封聖旨,鐵鷹官拜朝廷兵馬大元帥,身兼太子少保及內閣首輔便已經出將入相,就連當年的楊燁亦無此等殊榮;金子云、蕭玄等將級,封侯進爵,而參戰的江南軍等將也都得了賞賜,但奔雷部及龍輝江南方面只是派來了一個薛樂。
此舉正是龍輝的旨意,畢竟此戰主力是朝廷軍,最大功勛也是主帥鐵鷹,他搶奪風頭,所以只派來一個文臣,既做足禮數,又不喧賓奪主。
尚在西夷征戰的仇白飛本部因不在神州,所以沒有當場冊封,但其家眷子嗣份豐厚的嘉獎。
禮儀官繼續念誦聖旨:“封侯戰戈為平西侯,賜萬戶……” 話音未落,侯玉玲忽然朝皇甫銘跪下:“皇上,請收回對家兄的封賞!” 皇甫銘臉色一愣,奇道:“皇后,國舅作戰勇猛,更是率軍奇襲阻河分流,立下功勛偉業,這些全軍將士都看在眼裡,為何要朕收回封賞?” 侯玉玲道:“家兄戰中傷勢頗重,需尋靜地修養,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對其益,而且他也曾托臣妾向皇上請辭,希望能卸下所有權位,靜心養傷 皇甫銘環視四周,確實沒見侯戰戈身影。
侯玉玲道:“此戰雖取得大勝,但也是許多將士不顧性命換來的,所以臣妾上將家兄的一切封賞,全部賜給戰死將士的家眷後人。
” 此話一出,將士們紛紛目泛水霧,有的將士想起昔日同袍竟也忍不住低聲抽兒淚,感動不已,心中更是大讚皇后賢惠。
薛樂看得明白,忖道:“好一招急流勇退,既換來賢后美名,又爭取軍心,開不必要的爭端,其勇不遜白妃,其智不落楚后。
” 此役侯氏一族可謂是大出風頭,立下巨大名望,再加上是外戚,家族註定要甚至成為神州第一世家也不為過,太后一脈的蕭家,王太妃的王家,遼東崔家……這些世家都註定要被侯家反壓一頭,而侯玉玲這番替兄知出自什麽原因,卻是土分漂亮,既樹立了威望,又避開了風頭,還軍心,算是恰到好處的韜光養晦。
侯翔宇也出聲請旨道:“皇上,犬子資質頑劣,性情魯鈍,實非公爵王侯之請皇上接納皇后請求。
” 皇甫銘道:“既然如此,便依國丈和皇后之言。
” 冊封完畢,眾將士衣錦還鄉,無不眉開眼笑看,心滿意足。
翌日早朝,侯翔宇遞上奏章,提出了一套詳細的修養民生之策,諸如屯田、屯田墾荒等,聽得眾大臣無不點頭讚歎。
末了,侯翔宇又說道:“連年征戰,神州瘡痍,百姓苦楚,老臣懇請皇上減民修養。
” 皇甫銘道:“國丈所言有理,朕允了。
” 侯翔宇又道:“此外,民生疲憊,還請皇上能調出內庫之財。
” 此話一出,令得群臣震驚,要知道內庫實際上就是皇帝養老婆養兒子的錢財皇甫銘不假思索地道:“允了!” 幾個老臣子連忙出來勸阻:“皇上,內庫乃皇上之家財,亦是天子威德之本動。
” 皇甫銘道:“荒謬,國家運勢,軍民生氣才是天子威德之本,如今神州初定,若不早日恢復元氣,吾大恆國運豈不要衰退。
朕再告訴汝等一事,經將東宮的首飾珠寶,華服綢緞全部捐出,藉此籌備錢財用於重建國腐,慚不慚愧!” 百官又是一陣噓唏,紛紛稱讚皇后賢惠,天佑大恆。
退朝後,皇甫銘回到後宮,得知皇后不在東宮,有些奇異,詢問宮女后才知處置一些事情,對於這賢惠的皇后,皇甫銘也是極為寬容,他也沒有的後宮規矩套在侯玉玲身上。
皇甫銘到棲霞宮向蕭太后請安,入了宮內,見蕭太后正在品茶,而宮內的諸皆已經卸下,皇甫銘不解詢問道:“母后,這棲霞宮為何如此冷清?” 蕭太后道:“皇兒,我得知玉玲已經散去東宮華飾,以籌備錢糧用於民生修為皇太后,又豈能不替親兒儘力呢!” 皇甫銘一陣感激,拜謝道:“是兒臣無能,累母后受苦了!” 蕭太后道:“無妨,咱們好不容易才守住祖宗基業,再苦再累也是值得。
” 皇甫銘又問道:“母后可曾知曉玉玲到往何處?” 蕭太后腮邊湧上一抹不易察覺的薄暈,咬了咬下唇道:“玉玲……她似乎去微微一愣,奇道:“她到西州何故?” 蕭太后道:“似乎是要將巡視地形,以作魔界兵馬駐紮之地。
” 皇甫銘恍然大悟,道:“西州山勢險峻,地貧荒涼,給魔軍駐紮倒也不失一的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