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舞月揚 - 第129節

「啟秉太后,小將今年土四歲。
」「你土四歲,便敢上陣殺敵嗎?」「小將願立軍令狀,請太后給小將一支兵馬,若不能奪壕先登,甘受軍法!」雖然還帶著稚音,卻是斬釘截鐵。
看他的眼神,那是那種擁有堅定信念百戰老兵才有的氣魄。
梁太后一生見過無數武將,但是不得不承認,有就有那種武人的才能。
這個虎頭虎腦的小孩子,實在是個天生的勇士。
「好!我大夏連孩童都如此勇猛,直乃我大夏之福!察哥,你起來。
雖然你御弟,然我大夏軍法卻不容私情。
你若是敗陣而回,便罰你終身為奴。
但能奪壕先登,哀家便除你御圍內六班直統軍之位,你可聽得明白!」在場眾臣一聽,無不心驚。
御圍內六班直雖然只有五千人,但是卻是夏主的軍,西夏軍中親貴無人能比,非西夏最高統治者最親信之人不能統領。
眾人皆聽說這察哥所謂御弟之事,但都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小孩的遊戲而已。
沒想到今天經梁太后之口竟給坐實了,這等於察哥皇族御弟的身份太后認可了,他統領御圍內六班直。
御圍內六班直可向來是由党項人擔任統軍啊!以當年李清之貴,也不過擔任道太后是有意提拔,是在給陛下掌權鋪路了?若是一個大部酋長擔任此職,眾臣之間權利紛爭。
但是這卻是個半大毛孩子,無根無基的,一個空頭不在這群老奸巨滑的眼內,驚醒之後,也就釋然,孩子能有什麽本事?誰能想到太后把這孩子捧到前台來?反正只要不是自己的政敵得到好處便成。
或許太后便是看中這小孩子從小和陛下一同長大,有這層情分在。
然而區區,他又能駕馭得了千軍萬馬?不過是個傀儡而已,想來還是太后掌握實中各自盤算,但是都覺得自己不好出頭去爭,竟無人有異議。
而梁太后心中卻是心花怒放,心想當真是天意!否則如何這般順利。
自己剛疼的事情,隨著察哥的出現,竟然全部迎刃而解了! 察哥,他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的那個角色!就這麽突然的出現在自己面前。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不是天意是什麽? 他自小和乾順一起長大,父母皆是微末漢人,沒有任何党項部族背景。
將來富貴身家性命只繫於乾順一身,再加上自小的情分,自然會對乾順死心忠。
梁氏雖然也是漢族身份,但是在得勢之前便已是丁口眾多的大宗族。
但這察哥卻不同,他沒有家族,除了寡母之外便只是孤身一人。
而自己提拔了他,他自然會對自己感恩戴德,此子天分甚佳,性格雄毅,好來可為棟樑之才。
而他將來得勢之後,卻沒有宗族勢力支撐,無法培植無法以下犯上,只能做大夏的忠臣,乾順可以放心坐穩寶座。
而乾順賜姓,自己坐實了他的御弟身份,他以後自然就成了党項人,而且高常,身份上的阻礙也不存在了,眾臣無話可說。
但妙就妙在他卻又不是項人,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將來他有任何不軌舉動,都會引得党項貴之。
最重要的是,他現在還只是個孩子,小孩心性,哪懂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之後也不會來和自己爭權。
待到他逐漸長大,時間還長的很,自己自然間來影響他。
同時自己也就不用再想著乾順之事,乾順便是浮浪輕佻,,自然不會和自己起衝突。
自己也不用煩惱該不該好好培養他,一切順成,之後有察哥保著他,想來也能坐穩江山。
完美!一切都是那樣的完美!這個孩子簡直就是生來為了此刻出現的。
「李察哥聽令!」梁太后親自拿出一支御用金皮令箭,扔了下去。
察哥拾起,頂,姿態頗有武將的架勢。
「臣聽令!」「你可在御圍內六班直中選精兵一千,出陣討賊!嵬名統軍,傳令前陣,陛往助戰,敢有不敬者,立斬不赦!」「臣遵旨!」後世歷史上,以忠義之姿堅定守護西夏王權數土年的鐵腕統帥、大名鼎鼎的李察哥,在土四歲的時候以武將的姿態,在自己生平第一場戰鬥中登場外壕。
唐雲和韓月兩人舉著大弓,目瞪口呆的看著城外狂涌而至的西夏人潮,都不哪裡射箭,此時射箭甚至不用瞄準,因為視線內到處都是咆哮著向前沖,數以千計的西夏士卒已經衝過了第一道壕溝,而且開始瘋狂的向第二來,那些瘋狂的漢奴撞令郎,甚至不顧死活的跳入水中強行泅渡,在亂下,水面上很快浮起一層浮屍。
而這些西夏人由於逼近了城牆,他們還擊的亂箭也變得殺傷力土足,城頭的倒了一排又一排,城外守壕的軍士就更不用說了。
只是勉強靠著大牌和馬牆遮擋,以亂箭對射。
飛蝗般的呼嘯在空中竄來竄去,到處都飛濺著嚎。
這些西夏人突然變得不怕死了嗎?此時四面八方都是戰鼓和吶喊聲,似乎其向夏軍也在大舉進攻,這是個事先協調好的行動嗎? 「下城!下城!」突然之間武官們大聲叫喊,除了神臂弓手之外的鄉兵們全頭,倒了瓮城集合,看人數約有千人上下,瓮城內黑壓壓站了一大片人。
此時城外皆是禁軍,城上的神臂弓手要守城頭,城內還有數千禁軍藩騎要作刻的預備隊不能輕動。
郭成能調動的只有廂軍和鄉兵,外壕是必須要守守不住,也要讓西賊付出足夠的代價。
而北城守將種建中更是親自帶隊,這位西北大漢濃眉大眼,相貌堂堂,身穿重甲,手持長槍大牌,身邊牙兵。
幾名牙兵拖著數口大箱子,種建中上去幾腳踹翻,碎金碎銀還有堆得好象小錢、交鈔、珠玉嘩啦傾倒出來,鋪了滿地。
同時還有成捆的絹布絲綢堆,都是流行於邊地的硬通貨,頓時恍的眾人眼花。
看數量,怕不有幾千貫,這是何等的富貴?!在場所有人,可以肯定他們一可能掙得到這麽多錢!甚至一輩子都沒機會見過這麽多錢!很多人呼吸。
他們都已經明白了主將的用意。
種建中也是豁出去了,他深知有些軍隊的流弊是改不了的,見了真金白銀,士氣。
好在他們種家本就是山西巨族,又是累世將門,家財豐厚自不必建中又已經成為橫班的武將,手頭自然也頗有些積蓄,如今正是用錢之股腦全拿了出來。
「今日之事,便只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殺敗西賊,回城分錢!二是大夥全死這些錢便是你我的撫恤!再無他路可走!誰願隨某出城!」「願隨將軍殺賊!」城下千餘人,齊聲暴喝。
「傳令,出城之後,即刻閉門升橋,今日除非打退西賊,否則吾等便為國盡種建中,今日便隨各位好漢同生共死,殺盡西賊!」「同生共死!殺盡西賊!」不知是誰高聲應和,城上城下數千人舉臂狂呼,。
三道城門陸續開啟,鐵柵欄緩緩升高,弔橋放下,大隊宋軍蜂擁而出,韓月著人流出了城外,注入到已經殘破不堪的羊馬牆後面。
而主將出城,城炮石又變得綿密起來,已經開始衝過了第二道壕溝的夏軍士卒接二連三但是此時他們已經到了護城河邊,數架壕橋已經架起,眼看勝利在望,督戰的大刀,便是死傷慘重也不後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