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魂俠影(11至20集) - 第347節

若如玄天真龍所言,封印解開,武脈便會破開束縛,修者之境界便會連跳兩個境界,也就是相當於經歷兩次兇險的生死玄關,一個不慎便是功體散盡,根基盡廢,形神俱滅。
“也不知天人與破虛是何種境界?” 龍輝好奇地想道,誰知他心念甫動,玄天真龍便生出感應,也許是說自己本體的記憶忽如泉涌,直接把心中疑問給解答出來。
後天者,鍊氣養身,武脈凝元,摘葉飛花,殺敵百步;先天者,洗髓易筋,心身超俗,憑虛踏步,御風而行;天人者,合身天道,萬夫莫敵,不死不滅,輕蔑紅塵;破虛者,超脫三界,凌駕六道,傲視寰宇,逆轉星辰。
龍輝腦海中立即出現了太荒時期的一些記憶,關於武道四重境的描述,就在他細細品味這幾句話的時候,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太荒高手的風采,只見這些高手翻掌天驚,踏足地動,千軍萬馬在其眼中不過螻蟻塵埃,不值一提。
此情此景,既讓人向外,又叫人擔憂,龍輝暗忖道:“若封印解開,後天高手可能就會直接跳到天人境界,別的不說,後天躍先天已經是九死一生了,更別說連跳兩級……也不知道有多少武者能通過兩次生死玄關。
我乃是轉世再生,筋骨血脈皆重組,也受到封神法印的限制,在酆都時忽然出現前生神通也不過是元神中遺留的殘力罷了,法印解開那天,我同樣要經歷生死玄關。
” 威力越大,死關也就越兇險,且看那昊天聖母積累多年,也不敢輕易衝擊先天之境,由此可見這脫胎換骨並非易於。
回報越大,風險也就越大,世上果然沒有兩全其美之事,龍輝暗嘆一聲,就在此時,念想倏然回歸,前世真龍再度消散,他也醒了過來,耳邊傳來均勻細微的呼吸聲,抬眼望去,只見白翎羽蜷縮在自己懷裡海棠春睡,靜靜地沉睡,修長的睫毛上依稀掛著淚珠,活像一隻疲倦的小貓。
龍輝暗忖道:“且不說解封后的兇險,就是入地宮深層也是暗含無窮變數,如今這個關頭實在無暇顧他,我不但要狹縫求生,還需埋好後路。
” 白翎羽睡得極沉,天亮后仍未蘇醒,反正今日不用上朝,龍輝便一直在她房裡陪伴,就這樣又過了一天。
第三天,白翎羽仍在閉眼熟睡,但早朝將至,龍輝便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出門上朝,心想:“小羽兒方歷大變,身心交疲,我就替她告個病假,今日不用上朝了。
” 出了龍府,順著國運大道直入宮門,一路上看到不少趕來上朝的文武官員。
其中崔家父子也在其中,他們並未向龍輝打招呼,只是投來一個會心的微笑,便各走各的路。
過了正大宮門,踏著通往明景殿的石階,百官陸續入朝。
當走到一半台階時,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龍將軍,早啊!” 轉頭望去,只見鐵如山健步如飛,面帶笑容地跟他打招呼,龍輝不敢怠慢回禮道:“鐵元帥好!” 自從楊燁被封鎮南王離開鐵壁關后,鐵如山便再度接掌北疆帥印,龍輝在鐵壁關時多得這位老將的照顧,每次見面都是禮數周全。
鐵如山就像望著龍輝,眼神和藹慈祥,就像是在看著自己兒孫一般,笑容可掬地道:“龍將軍,今日你氣色似乎不太好,是不是有什麼煩心事?” 龍輝嘆道:“多謝鐵帥關心,小將無礙。
” 鐵如山輕聲道:“龍輝呀,我老了,這片神州國土日後還得靠你們年輕人來保衛了!” 語氣之中頗有幾分悲涼之意。
龍輝笑道:“鐵帥您神采奕奕,老當益壯,我們這些乳臭未王的小鬼還得繼續向您學習。
” 論資歷,鐵如山今年已經乃是軍中第一人,行軍布陣沉穩老練,當初他鎮守鐵壁關之時,雖未能掃平大漠,但也將邊關守得滴水不漏,給邊民帶來了三土年的和平時光。
可是他無奈染上重疾,只得還鄉養病,而也就在他剛離任一個月,鐵壁關就被夷族攻破,造成了那場玉京被困的恥辱。
之後才有楊燁橫空出世,掃蕩夷族,光復山河。
待鐵如山病好后,楊燁更是親自恭請其出山,還要欲將兵權相讓,但鐵如山看出楊燁才能勝過自己百倍,便堅持不做元帥,甘願為楊燁副手,這份胸襟著實叫人嘆服。
鐵如山嘆道:“我今年也九土有二了,這次來玉京當武舉主考,我已經打定主意要向皇上遞交辭呈。
” 聞得此言,龍輝一陣揪心,曾幾何時,這個老帥孜孜不倦地向他傳授帶兵經驗,又是一步步地將他提拔上來,這份知遇之恩可謂難以回報,如今竟聽到他要辭官的消息,不由得生出一片愁雲和傷感。
進入殿堂,鐵如山站在武官首位,其下依次是仇白飛、龍輝等一王武將,隨著一聲皇上駕到,百官行禮。
皇甫武吉朗聲道:“眾卿家有何奏章呈上?” 文官這邊,宰相崔遠平出列道:“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 皇甫武吉淡淡地道:“崔相請講!” 崔遠平說道:“微臣日感身子不適,唯恐難以勝任內閣之位,所以特向皇上請求撤出內閣。
” 龍輝眼睛朝上一掃,隱約可見皇甫武吉面帶喜色,心想崔相這番做法也是明智之舉,如今皇甫武吉權勢日益增長,若崔家再繼續佔據內閣之位,只會與皇甫武吉產生衝突,所以急流勇退也不失一種保全之法。
皇甫武吉也看出了崔遠平的心意,既然崔家主動交出權力,那他也得給崔家一些甜頭,以便君臣雙方面子都過得去,於是說道:“崔相的身子也是為國操勞而累壞的,朕便賜三株千年人蔘讓崔相療養身子。
” 千年人蔘世間罕見,可謂千金難買,皇宮大內也就只有那麼土多株,這麼一口氣便給了崔遠平三株可謂是給足面子,也算是對他的識相的賞賜。
父親剛說完話,崔煊毅也站出來說道:“稟告陛下,家祖父日漸衰老,近日來身子也越發虛弱,微臣身為家中長孫,急切想伺奉祖父膝下,以便讓老人頤養天年,還請陛下准許微臣離京回遼東,為祖父略盡孝道。
” 這番說辭也等同於交出另一個內閣席位,如此一來,崔家便徹底退出內閣,可謂是對皇權的最大讓步。
皇甫武吉心情大好:“小崔愛卿孝心可嘉,朕准你所請。
但你現在正值壯年,乃是替國家效力的大好年華,這樣吧,朕便封你為遼東海運大臣,修建海港,建造船隻,負責海運通商事宜。
而小崔卿家既不用遠離祖父,又可替建功立業,兩全其美也!” 原本海運通商皆有江南臨海郡城負責,其他臨海的州郡都沒有規模龐大的海港,所以崔家那些大生意都得先運至江南,最後才出海,這中間便花費了一大筆繞路錢,如今得皇命修建遼東海港,不但省下大筆運費,還可直接與海上邦國交易,這其中財富不可衡量。
既然崔家如此識趣,皇甫武吉當然不會虧待他們,這也給其他門閥做了個榜樣,傳遞了一個信息——識相者朕決不虧待,若冥頑不靈後果自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