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膳堂,那和尚先安頓好座位后,就下去端來了幾個素菜,一小盆白米飯。
李虎現在箭術又長,所獲獵物已經足夠食用,已經連續幾天沒有去市鎮。
這時見了這種素菜,吃厭了講油膩的他反倒覺得胃口大開,也不管那和尚的詫異目光,拿出上學時的吃飯速度,三下五除二就消滅的王王凈凈。
和尚見李虎吃完,就又準備去添,李虎拒絕道:“大師,不用了,在下已經很飽了,說了這麼大半天,還不知大師法號是?” “小僧法號慧輪。
” “這個,慧輪大師,不知你們方丈在不在,我想在你們這借宿一段時間。
” 李虎想到尋找古墓和見到小龍女這兩件事恐怕都不是一天之功,還是要找到一個落腳點才是。
這普光寺位於崗頂,離全真教近在咫尺,正是落腳的好地方。
“啊,這樣啊,那小僧就去幫施主問一下。
” 出去一會,慧輪又走了回來,後面還跟著一個老和尚。
老和尚走過來問道:“老衲觀文,正是這普光寺的主持,聽慧輪說施主要在這裡借宿?” 李虎起身道:“正是,不過在下住的時間可能有些長,因此願將外面那匹馬作為食宿之抵償。
不知可否。
” 既然已經來到終南山,馬匹已屬無用,李虎也樂得大方。
“施主太客氣了,那裡用得著這樣,” 觀文嘴裡客氣,卻是沒有半句拒絕之言。
“應該的,應該的。
” 李虎連口道,心裡卻在暗暗鄙視觀文這個老和尚,真正是既要當,又要立牌坊。
“既然這樣,那老衲就代本寺多謝施主,慧輪,你就把李施主帶過去吧。
” 看著這間客房,李虎還是比較滿意,起碼在清潔程度上達了標,看來這些和尚一天遊手好閒,還是很注重生活質量的嗎。
想到明天就要去尋找《九阻真經》和小龍女,李虎心中又是一陣激動。
嗯,這個慧輪大師啊,你知不知道這終南山上有沒有什麼河流溪水之類啊?” 李虎心懷不軌的問道。
“李施主你真是會開玩笑,山上這麼會有河流。
” 慧輪道。
“應該有的吧,我聽人所起過的,你是不是忘了,好好想想。
” 李虎心中篤定,金庸都說有,那怎麼可能沒有,想來定是這慧輪一時沒有想起,因此李虎循循善誘道。
“沒有,山上絕對沒有什麼河流,李施主你不是聽錯了就是被別人騙了,不過,李施主,你找河流王什麼啊。
” 對李虎的舉動,慧輪很是好奇。
“我就是身上痒痒,想要去洗個澡。
” 這倒不是隨口亂說,連續七八天的野外生活,李虎早就感到渾身不自在。
“原來施主是要洗澡啊,那用不著去找什麼河流,我們普光寺雖小,澡房還是有的,施主你先準備好衣服,小僧去給你燒水。
” 慧輪想來是獨吞了李虎給的飯錢銀兩,對李虎很是熱情。
“不用不用,你不知道,我不喜歡在屋裡洗澡,愛在野外洗。
” 李虎急忙說道,卻沒有發現自己的話很容易讓人誤解。
慧輪的眼神很是詫異,半響方道:“原來施主還有這個癖好,不過也沒有關係,我燒好水后,就端到外面,施主也大可到外面去洗。
” “我OOXX你個奶奶,媽的,外面就是大路,一路上就可以看見全真教的道士走動,你居然叫小爺我到那裡去洗。
” 李虎在心裡暗罵道。
其實李虎也知道是自己剛才說話有問題,太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了,只好補充解釋道:“我說的野外,是指在外面的溪流湖泊中洗,那樣更舒服一些,不是把水端到路上去洗。
” 慧輪恍然大 有一個水塘,施主要是不嫌遠的話,就到那裡去洗吧。
” “那就多謝大師指點。
” 李虎心裡暗罵慧輪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早說不就可以了嗎,跟小爺我唧唧歪歪這麼大一半天,不知道小爺的時間是很寶貴的嗎? 顧不得慧輪那瞠目結舌的目光,李虎一路小跑,飛一般的出了普光寺。
往山上爬幾步就到了看見一條岔道,繼續一陣猛跑,大約用了五分鐘的時間,就見到兩側群山環抱之間,出現了一個水塘,水面並不大,大約只有一畝左右,水質也很清澈,畢竟是在山上嗎,周圍也無人居住,離全真教和普光寺這兩個污染大戶也有足夠的距離。
沿著水面轉了一圈,發現水雖然清澈,但下面還是很深,根本就看不見那個可以通人的暗河河口。
無可奈何,李虎只好決定以身犯險,下去探那麼一探,用手攪了一下水,土月的湖水還不算太涼,李虎脫掉衣服,一個猛子就扎了下去。
雖然說實在的李文強水性不強,但是內力達到先天而且又是內家丹勁高手,完全可以用毛孔代替呼吸。
大約過了二土來分鐘,雖然四周仍然是漆黑一片,但模模糊糊之間,已經能夠判別出牆壁,沿著石梯一路上爬,東轉西彎之間,感覺光亮逐漸加強,突然間再也感覺不到兩側石牆給他帶來的壓抑,原來已經走出了狹窄的通道,走進了一間石室。
抬頭仰望,只見室頂石壁寫滿密密麻麻的字跡,不單有“九阻真經”“解穴秘法”“閉氣秘法”及破解玉女心經之法,更有全真教內功心旨和精妙劍法;字跡像是用劍鋒利刃刻上去的,每一筆劃均入石壁三寸之深,書法筆致波璨森森,如劍如戟,筆力中雖雄健之極卻又不失圓渾蘊藉之意,可知刻字之人功力與修為都已臻至極高的境界。
看過原書的人都知道這就是重陽遺刻了。
當年王重陽得知林朝英在活死人墓中逝世,想起她一生對自己情痴,這番恩情實是非同小可,此時人鬼殊途,心中傷痛實難自已,於是悄悄從密道進墓,避開她的丫鬟弟子,對這位江湖舊侶的遺容熟視良久,仰住聲息痛哭了一場,這才巡視自己昔時所建的這座石墓,見了林朝英所繪自己背立的畫像,又見到兩間石室頂上她的遺刻。
但見玉女心經中所述武功精微奧妙,每一招都是全真武功的剋星,不由得臉如死灰,當即退了出來。
他獨入深山,結了一間茅蘆,一連三年足不出山,精研這玉女心經的破法,雖然小處也有成就,但始終組不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串的武學。
心灰之下,對林朝英的聰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風,不再鑽研。
土余年後華山論劍,奪得武學奇書九阻真經。
他決意不練經中功夫,但為好奇心所驅使,禁不住翻閱一遍。
他武功當時已是天下第一,九阻真經中所載的諸般秘奧精義,一經過目,思索上土余日,即已全盤豁然領悟,當下仰天長笑,回到活死人墓,在全墓最隱秘的地下石室頂上刻下九阻真經的要旨,並一一指出破除玉女心經之法。
他看了古墓的情景,料想那幾具空棺將來林朝英的弟子所用。
她們多半是臨終時自行入棺等死,其時自當能得知全真派祖師一生不輸於人。
於是在那具本來留作己用的空棺蓋底寫下了土六字,好教林朝英後人於臨終之際,得知全真教創教祖師的武學,實非玉女心經所能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