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雪有些生氣,也不去理會寧塵,轉頭望向一旁的寧痴,卻見寧痴獨坐一處小坡,映著月河村的夕陽餘暉,取下隨身帶著的竹筒,喝起了小酒。
「玉郎師兄,你!」寧雪更加生氣:「我們奉命來尋線索,你怎可如此怠慢。
」寧痴朝著寧雪咧嘴一笑,有些尷尬:「師妹莫急,這術業有專攻,你看塵師弟與夜師兄均已有眉目,我們又幫不上忙,何不修養一番,以待大戰?」寧雪又朝塵、夜二位望去,雖是未做應答,但二人仔細沿著屍首周身黑霾查看,若有所悟之像。
「嶺南!」寧塵冷不防回頭說道,眾人均感一頭霧水。
寧塵未做多餘解釋,只雙手一揮,一女屍手心散開,竟是一塊碎布,碎布已被大火燒得烏黑,但卻未成粉末,被女屍揉成一團,捏在手心。
「這是皇家布胄,」寧痴看出些許端倪。
寧雪反應過來:「嶺南王劉啟靈?」寧痴點頭:「無論是不是他,去嶺南查探一番勢不可免。
」寧夜作為領隊,不做遲疑,起身說道:「既然這樣,那事不宜遲,我們這就動身!」嶺南城位於南方地界,四面皆是高山環繞,一直處於人界遏制南蠻妖魔的一道關卡,嶺南王先祖平定南蠻有功,故而世代受封於此。
嶺南城軍民長期與南方妖魔作戰,因而民風彪悍,四人御劍而行,至城門觀望,只見城中士卒盡皆英武之輩,大多身懷絕技,甚至有少量士卒體內有著一絲修仙之氣。
「這嶺南不簡單,」寧痴嘆道。
寧夜應道:「嶺南世受南海慈悲觀庇佑,士卒中多有修習仙法者並不奇怪,今我等入城探查,我需向南海慈悲觀通報一聲,也好遇事有個照應,玉郎師弟,三位中唯你曾入世遊歷,還望你多多照顧,我自會尋玄門標記找你們匯合。
」告別了師兄,寧痴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妙哉,少了個師兄管我,師弟師妹們,今次玉郎師兄帶你們看看這紅塵美妙,對了師妹,你可得戴個面紗最好,否則我等怕是寸步難行。
」說完不理兩人白眼,徑直入到城中。
嶺南雖不是人界都城,但亦是人煙嘈雜,市井之氣頗足,寧塵寧雪均是習慣了安靜的紫雲山,何時見過這等人聲鼎沸之景,但見寧痴一臉快活,手舞足蹈的為兩位師妹做起嚮導:「這是人間小吃,來,師妹嘗嘗。
」「這可是蜀中地界的雜藝,名曰換臉,師弟你看,這人臉的喜怒哀樂說變就變,可比你整天一張冷臉有趣多了吧。
」「來來,看看這江浙的陶瓷,師兄我曾經用這玩意當仙器,騙了個涉世未深的小妖,哈哈。
」寧雪寧塵緊跟著這痴兒的腳步,雖有些氣苦這師兄頑劣心性,但終歸也是第一次見識人間繁華,左顧右盼,應接不暇。
忽然,街上人群紛紛朝著後方涌動,不斷有人流涌了過來,寧塵不敢怠慢,運起護體真氣將三人籠罩,寧痴急忙打斷道:「哈哈,師弟勿慌,這人界少有紛爭,想是有什麼熱鬧可看,我等前往看看。
」寧塵將信將疑收住氣息,寧雪也甚為好奇,扯著有些木訥的小師弟,跟著寧痴師兄朝人群擠去。
寧痴頗為放浪形骸,絲毫不顧形象的左擠右突,終是擠了出去,剛抬頭一看,便目瞪口呆,驚為天人。
一抬八人大轎向前行走,而轎中人卻恰巧展開小簾,只見兩張一模一樣的容顏浮現眼前,寧痴竟看得痴了。
要說清麗,紫雲山青竹師叔清新淡雅,若說嬌美,身邊就有寧雪師妹這等仙子,可若說魅惑天成,那這轎中兩女可都稱得上禍國殃民之貌,更離奇的是,這樣的容貌竟然有著一模一樣的兩個人,只見二女俏眼微眨,巧笑嫣然,魅惑之餘不帶一絲淫靡,竟加寧痴這等修仙之人,慾望砰動,腿間物事居然與有變化之相。
寧雪寧塵擠出來時,轎子已略微走遠,但見寧痴師兄有些癲狂之態,均為不解。
「這嶺南王母親六土大壽,竟能請動名滿京師的舞蕭雙姬,嶺南王真是好手段啊!」人群中開始有人議論起來。
「不就是兩個戲子嗎,嶺南王可是親王,這有什麼奇怪?」「這你就不知道了,這二女是一對孿生姐妹,長得天姿國色卻又一模一樣,又是能歌善舞,這幾年名動京城,不知多少達官貴胄願意花重金想為其贖身都被拒絕,這二女雖出身青樓但一直潔身自好,聽說連皇帝都專程微服出宮只為一覽其藝。
」「舞蕭雙姬,嶺南壽宴!」寧塵微微咀嚼著這些詞語,不斷整理著這市井之人所傳的信息。
寧痴忽然大笑一聲:「恰巧我們來查嶺南王,今日我們就夜探王府,也好欣賞下這雙艷的演出如何?」「不等寧夜師兄回來嗎?」寧雪有些猶豫。
「不用不用,我們今天只查探一番,旨在摸底,順便還可欣賞下這美女的風采,不會驚擾他人的。
」夜,嶺南王府卻燈火通明,內院之中早已坐滿了人,眾人圍著臨時搭的一處看台坐下圍觀,台上演的是嶺南的粵劇《賀壽》,台下正中席位上,只見一年約四土的軒昂男子與一少年公子圍坐在一老婦跟前閑聊。
「娘,濤兒特意為您獻上的這《賀壽》如何?」軒昂男子正是嶺南王劉啟靈,身形健碩,一身戎武之氣,但此刻圍坐在老人座前,卻又顯得親切自然。
玄門三人伏在後殿屋頂瓦碩之上,顯然無法將這劉啟靈與那食人心肺屠殺月河的魔頭聯繫在一起。
「自是喜歡,濤兒有心了!」老婦稱讚道。
一旁的少年公子也親切牽著老婦之手:「祖母,濤兒小禮何足掛齒,爹爹可是專程從京師請來的名姬,要為祖母祝壽呢,這兩人可來頭不小啊,我上回哭鬧幾次爹爹都沒理我,這次我可跟著祖母享福了。
」老婦笑吟吟看著這對兒孫說道:「什麼名姬,不過是戲子罷了,孫兒若是喜歡,待會兒賞給孫兒便是。
」這少年公子臉上瞬現喜色,但見爹爹一旁輕咳一聲:「娘,這《賀壽》完了,孩兒讓她們編了支《長生樂》,特來祝娘壽辰。
」說罷便擊掌三聲,台上戲子紛紛撤下,白日里轎中的舞蕭二姬緩步上台。
少年公子心知這二人有些身份,父親既然打斷,想來是不易得手,只好耐住性子,陪祖母樂聊起來。
磚瓦之上,寧痴叫道:「快看快看,這可是上清界難聞之樂啊」。
「叮」琴聲悠揚而起,一黃衣少女撫琴而座,歌舞開始。
「玉露金風月正圓。
」只見一紅衣舞姬登台而舞,宛若那月宮嫦娥,借月光與燈燭所匯成的一束金光之內,飄飄而舞,同時口中唱出:「台榭早涼天。
」其聲宛若天籟,久盪人心。
「畫堂嘉會,組綉列芳筵。
洞府星辰龜鶴,來添福壽。
歡聲喜色,同入金爐濃煙。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
榴花滿酌觥船。
人盡祝、富貴又長年。
莫教紅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一首《長生樂》不但把老婦人哄得開懷大笑,台下看客也盡皆沉醉,這二女雖魅惑天成,但此刻著裝並不暴露,反而隨著這輕柔而端莊的舞蹈與賀詞,竟讓人產生不可褻玩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