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花緣夢 - 第354節

大奇故意逗她道:“好是好,但你得叫得我開心,想想叫我什麼最能讓我開心就叫。
” 祺雯嫵媚一笑眼珠子一轉細聲道:“老公大人,雯兒愛你!” 大奇點點頭道:“這個挺滿意的,再想一個。
” 美麗的祺雯一邊伸長舌尖滿臉笑意地輕點著,一邊轉著眼珠子仔細地思考著。
她接著說道:“我真龍天子,雯兒愛你!” 大奇呵呵一笑道:“這個也好,再想一個!” 祺雯繼續飛舞著舌尖一邊思考,一邊說道:“奇,我的皇帝,雯兒愛你!” 大奇點點頭道:“很滿意,我非常喜歡你叫我皇帝。
你就是我的‘正宮皇后’,我最愛的女人。
繼續想!” 祺雯略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奇,我的小心肝,雯兒不但愛你,而且是愛死你!” 大奇哈哈大笑起來,祺雯也笑了起來。
笑完之後,祺雯接著嬌滴滴地說道:“奇,我發現自己現在很依賴你,好像沒有你就活不下去了……” 大奇微笑道:“傻瓜,這是好事啊。
沒有你,我也不想活,我同樣愛你愛得發瘋。
” 祺雯說道:“老公,我不是吃醋。
我也知道你最愛我,可是你又是怎麼看待另外十幾個女人的,我知道她們也都很愛你……” 大奇說道:“雯兒,我的乖老婆,不論我有多愛她們,她們都只是我的小老婆,你才是真正的大老婆啊!” 祺雯又說道:“那美婷呢?她可是你的初戀情人啊,人們常說初戀貼心。
” 大奇說道:“就讓她做我的老婆之一吧,放心,你才是大老婆,你才是我的‘正宮皇后’。
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也是大夥公認的!” 祺雯呵呵一笑道:“是,皇上,皇后我知道了!” 說完,祺雯又賣力地用唇舌服侍起大奇來。
祺雯突然說道:“奇,我的皇帝,我有一個建議,你聽聽看。
” 大奇說道:“雯兒,你儘管說。
” 祺雯說道:“歡兒和婕兒是不是叫你主人?” 大奇點點頭道:“是啊,她們愛這麼叫,我其實沒有這麼專制的。
” 祺雯說道:“我建議大家都叫你主人好了,這樣大家才能更貼你的心。
其實,男人都喜歡女人叫他主人的。
好不好?” 大奇說道:“你們願意叫就叫吧,反正,不論怎麼叫,雯兒你都是我的大老婆!” 祺雯微微一笑道:“為了便於一家人的團結,為了讓你更有威信,只要你不反對,我就要求大家都叫你主人。
主人,讓你的乖雯兒好好地愛你一回吧!” 大奇聽后開心極了,因為祺雯主動叫自己“主人”那自己的另外十六個女人還有誰敢不叫自己“主人”呢? “主人”簡簡單單地一個稱呼卻象徵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一稱呼聽著就讓男人感到舒服。
尤其在美女口中喊出來時,會讓你有一種飛天的感覺!這種“統治”十七個美女的感覺真好,而“主人”的稱呼則是這種統治的最佳象徵! 正當大奇和祺雯在激情地巫山雲雨時,風騷的岳母也醒過來了。
她一睜眼就輕輕地喊道:“主人,我也要……” 大奇搖搖頭道:“今天早上必須給雯兒,一邊看著。
” 岳母只好輕聲道:“是,主人……” 在將祺雯弄得求饒不已的時候,大奇看一旁的岳母可憐只好說道:“好了,好了,媽,到你了!” 岳母一聽立刻眉開眼笑道:“謝謝主人,謝謝主人!” 大奇只好又和岳母纏綿起來。
岳母學得很快,馬上就叫大奇主人了。
由於有祺雯牽頭,加上吃早飯的時候,祺雯特意向大奇的眾老婆宣布從此以後大家叫他“主人”在外人面前叫他老公,在正式場合叫先生。
小黎一聽開心應道:“我早有此意了!” 慕萍說道:“冤家早就是我們的主人了!” 葉歡和鄭婕開心地對著眾美女笑道:“我們走在你們前面了。
” 馬兒說道:“我早該想到了,嗨,還是雯妹妹聰明。
” 倩如和春曉說道:“這樣,我們一家人就從實質到名義到稱呼上都有了一個真正的也是唯一的主心骨了!來,我們大家一起叫三聲。
” 大夥便在祺雯的指揮下,對著大奇連喊三聲:“主人,我們愛你!主人,我們愛你……” 大奇開心得抱住祺雯一個勁地吻住,他太得意了!岳母不敢喊,只能在心裡偷偷地喊道:“我的主人啊,冤家啊,我也想公開喊啊,可是……嗨,命苦啊……誰讓你是我女婿呢?” 面對屬於自己的十七個美女,作為她們唯一“主人”的大奇開心地說道:“我的老婆們,今天大家去城隍廟玩個痛快!” 大夥熱烈地鼓起掌來……於是,大奇便牽著母親,攜著十七個美女在導遊小姐的帶領下遊玩起上海城隍廟來!他們是乘坐豪華大巴去的。
祺雯在上車前買了不少香燭之類的燒給神像用的東西。
第二卷 第222章 城隍爺爺 在車上,祺雯輕聲對大奇說道:“主人,我們燒香去。
保佑全家人身體健康,保佑主人多多賺錢!” 大奇輕聲道:“保佑我的老婆們都愛我!” 祺雯輕輕一笑道:“放心,大家對你都是極其專一的。
不像你這麼花心……不過,你是男人,花就花吧。
誰叫你是我們一夥的主人呢?” 大奇聽后開心得要命。
終於車子開到了城隍廟附近。
大夥開始在城隍廟遊玩起來。
上海城隍廟。
“始建於宋代,原稱淡井廟,因供奉華亭城隍,故又稱華亭城隍行殿”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由當時的知縣張守約移建於今址,至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
這期間雖屢建屢毀,但其殿宇在建築風格上仍保持著明代格局,整個殿宇宏偉,飛檐聳脊,氣勢莊嚴。
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上海知縣李紋重修廟宇,殿前建亭、將誥文勒石。
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建山門,並募集財帛建造牌坊一座,由新任知縣馮彬題字“海隅保障”於其上。
清順治四年(1647年)城隍廟鑄銅鼎一座,置於頭門天井之中,上書“松江府上海縣城隍廟通天永寶彝”並刻有八十字的短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縣史彩捐俸倡修,由真君祠道士楊兆麟募化興工,興建鼓亭二所。
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本地鄉紳在廟東構建東園,鑿池造亭,堆疊山石,將廟基擴大為十二畝六分。
雍正十三年(1735年)住持募修一次。
次年得詔免科。
乾隆中葉,潘允端的豫園漸就荒圮,潘氏後裔式微,急於求售。
群眾以廉價購得,歸入城隍廟作為西園,城隍廟廟基遂擴大為三十六畝八分多。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道會司葛文英募建城隍廟后樓。
嘉慶三年(1798年)城隍大殿重修,設道會司和三十四司於兩廡。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軍攻陷吳淞,五月十一日佔領上海縣城,侵略軍在城隍廟盤踞期間,將內部設施搶劫破壞一空。
咸豐二年(1860年)太平軍包圍上海,蘇松太道吳熙延引外軍入城防守,英、法軍隊利用居住城隍廟之機,擅自摧毀假山,填塞池塘,破壞廟觀,使城隍廟再次受到重大破壞。
同治年間,知縣王宗濂、巡道應寶時先後倡捐大修,歷時十個月,使城隍廟重新煥發了青春。
光緒十九年(1893年)知縣王承喧募捐頭門、二門、轅門大殿以及戲樓鼓亭等。
次年,又由漕運頒懸“保厘蒼赤”的匾額。
在此時期,城隍廟遊人日多,商貿日盛,餘地出租,造屋設鋪,為今日城隍廟集商業、遊覽、園林和宗教為一體的文化景觀奠定了基礎。
1922年、1924年,因管理不善,城隍廟相繼遭大火,使大殿等建築物受到很大損失。
1926年,邑廟董事會協同上海灘的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等頭面人物捐資重建。
現在的城隍廟大殿,即為其時重建的仿古大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