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花緣夢 - 第350節

麗潔微笑道:“你有那麼多老婆陪你,還這麼在乎我一個啊?” 大奇輕吻她一下說道:“就算全世界的女人都是我老婆,我也同樣在乎你!” 麗潔點點頭,微微一笑,她說道:“在你身邊做什麼工作呢?” 大奇說道:“做我的女秘。
” 慕萍說道:“老公,你不是已經有三個女秘了嗎?萍佳、素琴和玉樓不都是你的女秘嗎?” 大奇說道:“這次遊玩結束后,成仁基的工程很大。
我要四個秘書協助我才夠用。
” 慕萍笑道:“老公,你真行,讓四個如花似玉的美女做你的四大秘書!” 大奇笑道:“其實都是我老婆,秘書只是一個頭銜而已,虛的。
” 麗潔聽後點點頭道:“老公,潔兒一切聽你安排。
” 大奇說道:“你是空姐,我見過你穿航空制服的樣子,很好看。
我決定這次遊玩結束后,統一公司的女秘制服。
以後在上班時,你們四大美女統一穿空姐式樣的制服。
慕萍啊,祺雯會設計嗎?要和空姐的一樣,但又有一點點的不同。
” 慕萍說道:“‘殺雞焉用牛刀’,我都會設計,雯兒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 麗潔說道:“到時,我把我的航空制服拿到你那裡去,你照著樣子改進改進。
” 慕萍說道:“放心吧,我和雯兒、黎兒一起商量。
” 大奇呵呵一笑道:“好,就這麼定了。
來,我們三個再來一次。
潔兒,先從你開始。
” 麗潔和慕萍點點頭,在大奇的指示下雙雙擺成了馬爬狀。
大奇開心地微笑著跪在她們的身後,分別賣力地推送起二女來…… 到蘇州的第二天,大奇領著大夥逛起蘇州園林來。
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
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緻優雅。
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我國四大古典名園。
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後為明代監察御史王獻臣歸隱之居,取古人築室種樹,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的語意而名,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拙政園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份。
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東部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
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
中部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佔三分之一,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
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
西部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
主要景點有:卅六鴛鴦館、倒影樓、與誰同坐軒、水廊等。
滄浪亭。
滄浪亭地處城南三元坊,在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
全園布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
所謂自然,一是不矯揉造作,不亡加雕飾,不露斧鑿痕迹;二是表現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風景。
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園南去清晨夕暮,煙水瀰漫,極富山島水鄉詩意。
而園內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為主,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機勃勃,翠竹搖影於其間,藤蔓垂掛於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建築亦大多環山,並以長廊相接。
但山無水則缺媚,水無山則少剛,遂沿池築一復廊,蜿蜒曲折,既將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一片,不使孤單,又可通過復廊上一百餘圖案各異的漏窗兩面觀景,使園外之水與園內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為一體,此可謂借景的典範。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
” 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岩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係,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師子林”、“獅子林”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留園。
留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園中分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池為中心,風景明凈清幽;東部則廳堂宏麗軒敞,重樓疊閣;西部是土山楓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園風采。
全園建築布局結構嚴謹,尢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亦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網師園。
網師園,地處葑門內闊家頭巷,後門可達十全街。
全園佔地約八畝余,還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局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
網師園原稱“漁隱”清代宋宗元購之,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思”諧音,更名“網師園”怡園。
怡園,地處舊城區中心人民路中段。
在蘇州園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採諸園之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由於其布局緊湊,手法得宜,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全園面積約九畝,東西狹長。
園景因地制宜分為東西兩部,中以復廊相隔,廊壁花窗,溝通東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東以庭院建築為主,曲廊環繞亭院,綴以花木石峰,從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蘊豐富的國畫。
廊西為全園主景區,池水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及建築。
中部水面聚集,東西兩端狹長,並建曲橋、水門,以示池水迴環、涓涓不盡之意。
池北假山,全用優美湖石堆疊,山雖不高而有峰巒洞谷,與樹木山亭相映。
耦園。
耦園,地處婁、相二門間的小新橋巷,全園布局,頗為得法。
黃石假山作為全園主題,堆疊自然,位置恰當,陡峭峻拔,氣象雄渾,為蘇州園林黃石假山中較為成功的一座,此園因在住宅東西兩側各有一園,故名耦園。
古時兩人耕種稱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婦歸田隱居之意。
東園面積約四畝,以山為主,以池為輔,重點突出,配搭得當。
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一組重檐樓廳,這在蘇州園林中較為少見。
其東南角有小院三處,重樓復道,總稱“城曲草堂”西園面積更小,以書齋及織老屋為中心,前有月台,寬敞明亮,後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樹木又建書樓一座;其南亦有一院,為不規則形狀,西南角設假山,設置花木,間置湖石,顯得幽曲有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