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建後宮 - 第28節

據有的野史筆記記載,馮小憐是一個天生的,吹彈可破,吐氣如蘭。
達到了最佳的黃金分割比例,曲線玲瓏,凹凸有致,增一分則肥,減一分則瘦。
在冬天軟如一團棉花,暖似一團烈火,懷抱就是叫人的溫柔鄉;而夏天則潤滑如玉,涼若冰塊。
而且她身俱上古合歡派的陰陽和合**,內挾秘技,宛若處子,與之交接承歡,無不曲盡其妙,使高緯這個久歷風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種新鮮無比的奇趣與快樂。
因此,高緯便愛不釋手,與大臣們議事的時候,也要把馮小憐抱在懷裡,或放在膝上,耳鬢廝磨,卿卿我我。
使議事的大臣們也覺不好意思,或在心裡意,策對語無倫次,說話不著邊際。
許多朝廷大事自此也荒廢下來。
高緯這人也是一個搞笑的傢伙,見這幫朝臣表面上一本正經,心裡早就涎水直流,乾脆來了一個美的展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大凡人有寶物,都想拿出來顯擺,這是人的炫耀心理在作祟。
馮小憐是天下第一美女,面對這樣一個可人兒,高緯不知道怎麼愛才好,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恨”,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常會說:我恨不得咬你一口,就是要用摧毀的方式表示這種扭曲的愛。
高緯對馮小憐就屬於這種情況。
他認為,像馮小憐這樣具有美艷風情的女子,有他獨享總是不美,也虧了馮小憐這一身妖冶的,就像天下至寶,總不能自己老藏在懷裡,要拿出來示人,要讓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賞到她的麗姿秀色。
於是他讓馮小憐脫光光,躺在朝堂的案几上,並時不時的作出各種動作,讓大臣們排著隊,來一個兩眼共霽色,秀色共氤氳。
聽著大臣們讚不絕口的諛詞,高緯高興得手舞足蹈,當場就來了一個片的現場直播。
而“橫陳”的典故也由此流傳下來。
“小憐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這邊君臣荒唐的歡聲笑語未歇,遠方驚天的鼙鼓就驟然響起來了。
北周武帝看到高緯這樣亂、昏庸,於是御駕親征,討伐不義,北齊的平陽很快就被北周佔領。
高緯一年後被扣上謀反的罪名處死,馮小憐落入北周人之手,再次給高緯戴了綠帽子。
楊琦的這首詩反諷意味十足,辛辣而又不失老道,台下的眾人看罷,終於沒了脾氣,想著今晚的文魁定然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楊琦了。
誰知楊琦似是還未曾罷休,繼續吟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好詩,好詩,子桓兄有子如此,真當含笑九泉矣!”王翰林聽得如痴如狂,忍不住大聲喝道。
一旁的燕寶壽如此穩重之人,也大聲贊道:“一介貧弱書生,能效班超投筆從戎之志,真乃朝廷之福也!”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過對邊疆景物和徵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
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中雖並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緻的描繪,只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
景物描寫只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彩。
把複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這首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
楊琦吟完,幽幽一嘆道:“寧為百夫長,勝過一書生。
”這句話說得很輕,台下的眾人卻是聽得一清二楚,不由得臉頰羞臊似火,第一次收到了如此大的打擊。
王翰林一邊撫須一邊笑道:“此次詩會雖為七夕詩會,然所作之詩完全超脫了風花雪月的桎梏,實屬難得。
老夫定要將今晚所作之詩呈報給聖上,聖上愛才,定會龍顏大悅。
”眾人聽得心裡一驚,這儼然已經確定了楊琦天子門生的地位,即便是不參加秋闈科考,楊琦踏入官場那也是早晚之事。
更何況楊琦出身弘農楊氏,乃是當今聖上的同宗同族,這點關係總是跑不了的。
正當眾人對著楊琦“羨慕嫉妒恨”的時候,楊琦臉上的表情卻依舊冷靜,並未有絲毫的欣喜,只淡淡道:“能為陛下分憂是為人臣子的責任,只是現下國內動亂,亂臣賊子聚眾起義,雖有張須陀將軍和來護兒將軍四處鎮壓,這百姓的民心還是動搖了。
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拋下對楊某人的私人恩怨,積極投軍報效朝廷,倒是建功立業,才是七尺男兒在世的正途。
”楊琦的話讓原本對他充滿恨意的韋明一下子愣住了,什麼話也沒說出來。
在座的其他人倒還好,他韋明出身將門世家,先祖韋孝寬更是上國柱大將軍,他雖然棄武從文,心中卻還是有些不甘的,見楊琦如此豪言壯語,隱隱也已有了投筆從戎的志向。
此時的大隋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一些小的起義軍也已經被張須陀和來護兒以雷霆手段鎮壓,但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百姓怨念深重,煬帝卻依舊我行我素,這也註定了大隋江山歷兩世而亡的悲劇命運。
楊琦一心想著逆天改命,先前是找不到突破口,現在有了朝中高官的推薦,又有了燕家和李家做後盾,他心裡才多少有些底氣,畢竟他和李世民早晚要一戰,多存了這個心思也是好的。
鎮壓起義軍是楊琦的好出入,但苦於手中無實權,軍中無勢力,更重要的是手下沒有一幫信得過的心腹軍隊,這讓楊琦很是苦惱。
雖然今晚他已經因為這級首詩名揚長安,但他揚的只是文名,在軍中眾人眼裡,他依舊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卻喜好紙上談兵的酸腐秀才,沒有威信就不會有人真心投誠,這點很是麻煩。
當然,長安目前並無兵亂,這也沒有給楊琦在沙場上表現他軍事才能和個人武力的機會。
楊琦知道,沒多久他就會見到煬帝,只是他不清楚煬帝這樣喜怒無常性格的人會不會因為同族楊玄感的叛變而遷怒於他,要真是這樣,那他此番鋒芒畢露的行為,還真是傻得可以。
詩會是結束了,可花魁大會尚未開始,蒔花館請來的一大堆公子卻似乎是受了楊琦的刺激,已經三三兩兩走得差不多了,那韋明還在走之前特意前來鄭重向楊琦道歉,這倒讓楊琦難免高看了他幾分。
因為眾人紛紛離開,蒔花館的當家人博陵崔閥又沒有什麼動靜,這一年的花魁大賽就這麼莫名其妙宣告結束,那信心滿滿的燕菲兒只得苦著個臉,駕著馬車回到了她的品玉閣去了,走之前還不忘看了楊琦一眼,眼神複雜,倒也不知她心中是何想法。
楊琦也隨著李義一起跟王翰林還有燕寶壽起身作別,走之前卻被一個面熟的婢女特意撞了一下,等到他反應過來時,手中已經多了一張紙條,而那婢女則是指了指樓上,嬉笑著走了。
楊琦趁著沒人注意,打開一看,上面寫著:中秋之期,申時三刻,碧筠與君相約老地方,不見不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