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趙武靈王時,林胡、樓煩便完全被趕到陰山以北去了。
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
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
而置雲中、鴈門、代郡。
趙武靈王不但佔據了黃河以西河、保、偏一帶,且將疆土擴展到黃河北岸的榆林及河套南北。
再後來,趙國的李牧更是“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
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漢武帝時期,也就是前127年,名將衛青擊胡之樓煩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餘萬。
於是漢遂取河南地。
從此,樓煩國亡,樓煩族融入匈奴與漢族。
隋一統全國后,於大業四年置,治所在山西靜樂縣,領靜樂、臨泉、秀容三縣。
現在楊琦所在的樓煩郡就是以前的樓煩古國所在,雖然強大的樓煩游牧帝國也和犬戎、匈奴一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而樓煩也已經逐漸融入了中央政權的管制,漢文化經過近千年的傳播,終於在樓煩境內根深蒂固,但樓煩依舊民風剽悍,建築風格也都是清一色的胡化風格,民俗尚未開化,文化程度也很中原地區相去甚遠。
樓煩郡在陰山山腳下,西側就是廣褒的大沙漠,時有陣陣狂風席捲著塵沙而至,鋪天蓋地的,讓人睜不開眼睛。
樓煩郡的自然環境對於楊琦和袁清雪這兩個自小居住在中原的外來人而言,確實是有著很大的難度,兩人並未久留,繼續車馬北上,在大沙塵暴的影響下,走走停停,又過了整整七天,約莫在九月下旬(古代用的都是陰曆,因此九月下旬已經是深秋,關外更是已然飄雪入冬,各位書友不要引起歧義,特此說明)的時候,終於很不容易地踏足馬邑郡內。
馬邑郡,在太原以北,位於山西雁北地區的西南端,其地東接恆山,西近黃河,雁門峙其前,桑乾繞其後,是晉北的天然屏障,為兵家必爭之地。
馬邑郡治所南起寧武,北至豐鎮,西起五寨、偏關,東至蔚州,郡治轄範圍在大隋諸郡中是翹楚。
其實遠在先秦時期,秦始皇的大將蒙恬就在雁門關外北逐匈奴,圍城養馬,這才造就了馬邑之名,然後在漢武帝時候,“馬邑之謀”揭開西漢王朝北伐匈奴的大幕。
到了現在,雁門關外的大片土地就屬於馬邑郡所轄,而郡衙所在的朔州,當時還叫做“善陽”,歷史上也不止一次出現過“兩邑合治”。
許多專家學者都有共識,那就是把馬邑當作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碰撞之地,謂為多民族融合的大舞台;有人考證后得出結論,說是早在戰國、秦漢時期,南起雁門關、北至殺虎口,人們就走出了一條“馬邑古道”,古道南延北伸,形成了中原和大漠以至中亞、歐洲互通的交通大動脈,並保持著類似於絲綢之路一般的暢通。
因為是軍事重鎮,所以現任的馬邑郡最高軍政長官、太守王仁恭便是軍旅出身弓馬嫻熟的將軍。
這王仁恭,天水人,小時剛毅修謹,工騎射,曾經屢跟越國公楊素打擊突厥、平息漢王諒舉兵謀反,建立功勛,後任信都太守,深得民眾喜愛。
在遼東戰場上,屢建功業,深得皇上信任,只因楊素之子楊玄感叛亂,他受到牽連罷官。
後來突厥屢為禍患,煬帝這才想到王仁恭這個宿將,下詔給他官復原職,做馬邑郡守。
楊琦一路都很低調,就算是到了馬邑郡內,也沒有大張旗鼓地去見王仁恭,而是先在開陽縣的一間客棧住下,先暗地裡觀察觀察馬邑郡的具體情況。
原來,這幾年來,啟民可汗久卧病榻,早已無力約束兒子始畢的勃勃野心,東突厥曾多次進攻馬邑,均被王仁恭擊敗。
只是王仁恭因為曾受懲罰,日漸心灰意冷,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道路隔絕,王仁恭一改過去愛民之心,受納貨賄,且不肯打開糧倉,賑恤百姓,終使得百姓離心,故才無力抗擊來犯突厥。
楊琦特意在民間住了幾天,給他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天大的錯誤,原來劉武周並非是馬邑郡郡丞,卻是出身馬邑豪族,家中累資巨萬且因參加遼東戰爭而有軍功在身,討伐高麗結束之後便回到家鄉榮升鷹揚縣尉,現在更是太守王仁恭的貼身護衛隊隊長,可謂是信任有加。
馬邑郡真正的郡丞楊琦雖然沒見過,但聽到他的名字時,卻是大腦一片空白,愣了很久才反應過來,這郡丞不是別人,正是後世被評為冷兵器時代華夏五千年四大名將之一的‘大唐軍神’李靖。
章節目錄 第六十二章 馬邑郡劉氏豪族李靖,字“藥師”,一說他原名就是李藥師,雍州三原人。
他的祖父做過西魏的殷州刺史,有公爵頭銜,父親做過隋朝的趙郡郡守,而他的舅舅就是隋朝四大名將之一的韓擒虎,封上柱國大將軍,當過隋帝國的國防部長。
不管怎麼看他都是出生官宦世家,**,但他早年父母雙亡,由舅舅韓擒虎撫養長大。
史載李靖“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材略”,說他長得英俊魁偉,從小就文武雙全,少年時就能和韓擒虎討論兵法,連名將舅舅也佩服不已。
這一點和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很像,不同的是他可不是僅僅會“談”兵法而已。
李靖十分自負,常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他胸有大志,不是池中之物。
李靖生於公元571年,現在是公元614年,算算年紀現在已經是45歲,人到中年卻還是鬱郁不得志,隋帝沒有識人之名,只讓這個身俱經天緯地之才的絕世名將做了個地方上的二把手,屈才不說,更是讓他心涼如水,他這才在兩年後趁著天下大亂投效李唐一展抱負。
楊琦現在住在馬邑郡最南端的開陽縣,離郡府所在地、治所善陽卻也不敢幾里之遙,他打聽清楚之後,想到自己現在是任職參將,所說是屬於軍隊系統,不受地方官員約束,但就職稱和官銜而言,還是要受到太守王仁恭和郡丞李靖的轄制,他也知道李靖現在對王仁恭這種貪婪受賄的行徑很是反感,既然如此,他就很自然地決定先去見一見這個後世的軍神。
郡丞是地方上的二把手,雖說只是小小的四品官,在馬邑郡和平常的老百姓而言,卻是高高在上的。
楊琦經常在住的客棧里打聽有關李靖和王仁恭的現狀,發現尋常百姓對李靖很是尊重,但對王仁恭卻是心灰意冷,客棧那個稍有學識的掌柜更是冷嘲熱諷,看來王仁恭的確在馬邑已經民心盡失,難怪會被嫡系手下劉武周所謀殺而百姓卻置若罔聞。
楊琦也發現百姓對這個隋王朝和煬帝也殊無好感,他終於理解了兩年之後劉武周能在這軍事重鎮一呼百應的原因,但他既然來了,身為楊家子弟,就當為大隋江山耗盡心力,這點楊琦永遠不會退縮。
在駐留了三天之後,楊琦西繼續帶著袁清雪前行,離開開陽縣,來到了善陽縣內,他到了善陽縣,並沒有打聽到有關李靖的消息,但卻在街坊鄰里那兒打聽到劉武周家就在善陽縣西郊的一家深宅大院里。
劉武周,并州馬邑人,家世豪富,生得虎背雄腰、儀錶堂堂,而且,能騎善射,堪稱勇武絕倫。
不過,自小頑劣,愛結交遊俠,整天是無所事事,打架鬥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