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建後宮 - 第119節

楊琦也是有意結交這些士族勛貴,再加上這四人身居真才實學,都非韋明蕭幀之類的紈絝子弟,所以楊琦自然是鄭重對待的。
楊琦請四人入了客廳,袁清雪已施施然送上茶點。
四人都是謙謙君子恢恢氣度,自然起身作揖為謝,一口一句“嫂夫人有禮”,弄得袁美人面紅耳赤,急匆匆跑回屋裡。
“不好意思,內子生性內秀,不善言辭,還望諸位見諒。
”見袁清雪不注禮儀急匆匆跑回裡屋,楊琦趕忙起身請罪道。
四人也不說話,皆是一臉只有男人才懂的曖昧笑意,瞧得楊琦都有些不好意思,半響才聽柳楷哈哈笑道:“楊兄嬌妻美妾金屋藏嬌,倒是羨煞諸兄了!”杜如晦最是直接,也笑著說道:“此行雖千里之遙,然旅途有如此佳人相伴,楊兄定不會介意這北疆苦寒了。
”楊琦臉皮也厚,再加上他對於袁清雪的美貌也頗為自豪,所以一一笑著回應,只韋昭忽而冒出一句:“楊兄,你欲效班超之志,本是國家之幸,然馬邑地處北疆,為兄聽聞太守王仁恭和郡丞劉武周都是以軍功起家的布衣寒士,想來對楊兄這弘農楊氏的豪族子弟是排斥的,而且兩人向來不合內鬥不休,這才使得東突厥有機可趁,這兩年東突厥輕騎經常突破雁門關進關內‘打秋風’,害得邊疆百姓苦不堪言,王仁恭和劉武周雖熟諳兵法掌兵有道,卻還是有些捉襟見肘。
你既決心已定,為兄也沒什麼好說的,特意備了家父的書信一封,你到時面呈給太守王仁恭即可。
王仁恭當年是我祖父麾下戰將,可以說是我韋家的家將,與我韋家淵源頗深,家父敬重楊御史,又怨我那不爭氣的弟弟與楊兄結隙,故特意手書一封,望王仁恭到時不要處處與楊兄為難。
”楊琦渾身一顫,得知這個禮物不是一般的貴重,他在七夕詩會前後得罪了韋昭的弟弟韋明,卻不料韋家反而會轉過來幫他,這也太意外了。
楊琦趕忙起身行大禮,卻被崔虔一把攔下,道:“楊兄,不必如此,你我既已結交,自然是以異性兄弟相稱,我們四人看重楊兄的人品才學,卻不是想要楊兄你來拜謝的。
”楊琦也不是迂腐之人,便將這書信收好,珍重地放入長袍的貼身夾層內。
眾人一番敘談之後,因為楊琦今日要遠行,四人紛紛起身拜辭,楊琦得遇知己,心中快意,忍不住詩性大發,再一次投桃報李,用他招牌式的瘦金體書法寫了首王維的《少年游》送給諸人,四人看得連連讚歎。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五人也是意氣相投,此時一別,從此天涯海角各一邊,也不知何時才能重聚,楊琦此詩聊以送別,也算是留個紀念。
送走了崔虔等四人,楊琦回到家中,卻見袁清雪正暈紅著俏臉,汪著一雙美目注視著自己,他微微笑道:“雪兒,怎麼了?不認識為夫了么?”袁清雪一愣,旋即回過神來,想起先前看著俊俏夫君看得出神,不覺臉上火燒一般,低頭羞啐道:“哼!誰看你?東西都收拾好了,我們上路吧!”楊琦點頭,將行李搬到了早前就準備好的一駕油壁馬車之上,袁清雪坐於馬車之中,楊琦親自駕車,悠悠然別了永和坊的楊家大宅。
從永和坊出長安城,必經長安城西南的延平門,兩人駕車由西出了長安城,才走了沒多少路,卻遠遠看見一輛富麗堂皇的黃帷布油壁馬車正等在偏遠的岔路旁,見自己駕著車過來,便迎了上來。
駕車的是個面目清秀的小廝,楊琦看得眼熟,才認出正是那晚帶自己進入蒔花館旁邊小莊園的領路小廝,想來是蘇碧筠的貼身心腹。
“楊公子,我家小姐等候多時了。
”那小廝的聲音遙遙傳入耳中,楊琦微微點頭,袁清雪也聞聲從後面的車廂里,掀開了車帘子探頭出來,對著那小廝微微點頭致意。
楊琦和袁清雪二人早就知道凌采采和蘇碧筠諸女定會在此等候,所以也沒有驚訝,等到兩輛馬車靠的近些,楊琦便攙著袁清雪從馬車上下來,看著對面馬車上躍下一個個身姿撩人的窈窕倩影。
凌采采、蘇碧筠和墨蘭三女楊琦早已見過,此時這馬車中卻下來了七個妙齡女子,一個是蘇碧筠的貼身侍女,楊琦認得,另外三個卻是不認識的,其中一人和蘇碧筠的侍女一樣,站在一旁,服飾也是標準的侍女服,想來也是這裡某位大小姐的丫鬟了,另兩人中一人是與凌采采手挽著手,正睜著一雙橫波美目,饒有興緻地盯著楊琦瞧;另一人站在蘇碧筠身邊,也微側著頭打量著楊琦。
楊琦的眼神也跟著飄過去,忍不住心中一盪,此女竟也如此秀美,絲毫不遜凌采采和蘇碧筠之類的楚館紅伶。
她約莫二九年華,是個秀髮如雲,天生麗質的妙齡少女,清麗脫俗的玉容因第一次見到楊琦而略帶詫異,但那楚楚動人的神態依舊扣人心弦。
明如秋水的眸子里,閃動著一絲緊張,一絲羞澀。
腰束絹帶,織錦華服,盡現她窈窕動人,玲瓏有致的嬌軀,配以雲狀的髮髻、碧綠的簪釵,加上一襲薄如蟬翼,純白無暇的輕紗,更襯托出她玉潔冰清、高不可攀的典雅氣質和令人屏息的美麗。
唯一特別的是,她髮髻上配著一株白色珠花,顯示出此女正處於守孝期的身份。
毫無疑問,自然是楊琦名義上的正妻、燕家的大小姐燕惜了。
“惜姐姐,這下你瞧見了,可曾滿意?”見兩人默默對視,凌采采心中莫名湧出一陣酸楚,悄聲打趣道。
兩人聞言俱是一震,齊齊避開了目光,場面開始有些尷尬起來。
章節目錄 第五十七章 燕氏雙姝楊琦的目光轉到了蘇碧筠身邊的另外一名陌生女子身上,見她約莫只有十五、六歲的年紀,烏黑閃亮的秀髮織成兩條飄曳多姿,輕盈好看的小辮子直垂而下,把皙白勝雪的膚色襯托得玉骨冰肌,動人至極。
秋波流轉的翦水雙瞳,像懸挂在深黑夜空中閃亮的明星,充滿著俏皮活潑的不馴野性。
和先前的女子一樣,髮髻上配著白色的珠花,眉目間有些相似,儼然是一對姐妹,便是美名傳長安的燕氏雙姝了。
沉魚落雁的如花嬌靨猶帶三分稚氣,頰邊兩具若隱若現的粉紅小酒渦,在耳畔吊著的兩串價值不斐的翠玉耳墜和頸項間圍繞的珍珠項串的交相輝映下,洋溢著灼人的青春,愈發突顯出她的嬌美可愛。
當發覺楊琦目不轉睛地打量著她時,俏臉微紅,低垂皓首,卻沒有絲毫不悅之色。
此女名喚燕怡,是燕寶壽的早逝的弟弟燕寶靈所遺留下的孤女,自小父母早亡,由伯父一家帶大,比燕惜小了一年零六個月,卻是同樣以美貌和高才盛傳於長安城,世稱“燕氏雙姝”。
“你真的是那個寫‘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楊琦?”華服少女嬌軀輕顫,幽幽問道,她雖努力節制,語氣中依舊掩飾不住驚訝與緊張。
楊琦沒有回答,他的心神已經完全被燕氏姐妹倆春蘭秋菊、各擅勝場的傾國麗色深深吸引。
“姐姐在問你話呢。
”妹妹急燕怡顯然忘了身邊還有旁人,輕跺著小蠻足,撅起兩片帶露花瓣似的嬌嫩香唇,微嗔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